一种卧式减震器出轴容腔滑环隔离的防漏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80477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16 08:30
一种卧式减震器出轴容腔滑环隔离的防漏结构,其结构由外缸筒1、工作缸筒2、活塞杆3、导向套4、密封件5、压紧螺帽6、油封7、滑动挡圈8和弹簧9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在导向套4上设置了一个减压回流槽,并在其右边设置了密封件5;油封7与导向套4之间的容腔通过设置在导向套4上的小孔,再通过滑动挡圈8和弹簧9的控制与储油室单向连通;滑动挡圈8以其外圆套装在外缸筒1的内孔里,由弹簧9顶住它的左内端面与导向套4的左端面贴合,盖住了导向套4的左端面上的小孔;它们将油封7与导向套4之间的容腔与储油室隔离,确保了该容腔内的清洁和油封7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卧式减震器出轴容腔滑环隔离的防漏结构,其结构由外缸筒1、工作缸筒2、活塞杆3、导向套4、密封件5、压紧螺帽6、油封7、滑动挡圈8和弹簧9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在导向套4上设置了一个减压回流槽,并在其右边设置了密封件5;油封7与导向套4之间的容腔通过设置在导向套4上的小孔,再通过滑动挡圈8和弹簧9的控制与储油室单向连通;滑动挡圈8以其外圆套装在外缸筒1的内孔里,由弹簧9顶住它的左内端面与导向套4的左端面贴合,盖住了导向套4的左端面上的小孔;它们将油封7与导向套4之间的容腔与储油室隔离,确保了该容腔内的清洁和油封7的使用寿命。【专利说明】一种卧式减震器出轴容腔滑环隔离的防漏结构一、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卧式减震器出轴容腔滑环隔离的防漏结构。这种防止减震器活塞杆油封漏油的结构尤其适应于高速铁路的运营机车用减震器、也适应于城市地铁、轨道交通车辆和各种车辆的减震器。二、
技术介绍
:为了改善高速列车的行驶平顺性,提高乘坐的舒适性,我国在高速列车的悬架系统中广泛地采用了空气悬架系统。由于空气弹簧无侧向刚度,为了增加高速列车运行中由于其惯性质量引发的车厢侧向移动的阻尼和悬架的侧向刚度,在其悬架的结构上设置了水平安装的卧式减震器。水平安装的卧式减震器在使用中有着不同于垂直安装的减震器的使用要求。由于我国的高速铁路是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在应用中并没有将立式和卧式这两种减震器分开,而是采用了同一种结构形式的减震器。所以,在实际使用中经常发生卧式减震器出现早期漏油,其阻尼特性下降。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卧式减震器的侧向受力较立式减震器更大、更加方向多变,活塞杆与油封的磨损更快;二是由于减震器卧式安装,其储油腔的油液使活塞杆的出轴端油封下半腔一直处于油液的侵泡中,油液中的各类颗粒较大的杂质在随油液的晃动中进入或留滞在油封的前部,加速了活塞杆与油封的磨损。而立式减震器则无上述工况弊端。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研发出一种低成本,简单可靠的卧式减震器活塞杆出轴端的组合防漏结构。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由外缸筒1、工作缸筒2、活塞杆3、导向套4、密封件5、压紧螺帽6、油封7、滑动挡圈8和弹簧9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在导向套4上设置了一个减压回流槽,并在减压回流槽的右边设置了密封件5;油封7与导向套4之间的容腔通过设置在导向套4上的小孔,再通过滑动挡圈8和弹簧9的控制与储油室单向连通;滑动挡圈8以其外圆套装在外缸筒I的内孔里,由弹簧9顶住它的左内端面与导向套4的左端面贴合,盖住了导向套4的左端面上的小孔;它们组合了一个小液阻单向阀;这样就将油封7与导向套4之间的容腔与导向套4上的减压回流槽和储油室隔离。其工作原理是:在减震器工作时,经过活塞杆3与导向套4之间的间隙渗漏的油液流至导向套4上的减压回流槽后会自动流回外缸筒I和工作缸筒2间的储油室,使得密封件5的左右端的压差为零,阻止或大大减少了油液渗漏到油封7与导向套4之间的容腔,防止了油液中较大颗粒的杂质进入该容腔,保护了油封7;当油封7与导向套4之间的容腔充满了油液后,会自动经由设置在导向套4上的小孔推开滑动挡圈8流入储油室;减震器安装时,使导向套4左端面上的小孔处于垂直线的上方,当油液晃动时,储油室内的油液就会被滑动挡圈8阻挡无法进入油封7与导向套4之间的容腔通,确保了该容腔内油液的清洁和油封7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是针对现有的减震器的典型结构改型设计的,它针对现有的减震器的导向套上无减压回流槽,和导向套与活塞杆间无密封件,活塞杆与导向套间的泄漏直接作用在油封上等弊端,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前置减压回流和防止减震器工作缸和储油室的油液直接进入导向套4与油封7间容腔,确保油封使用寿命的新结构。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和成本基本与原有产品相同,安装和连接尺寸不变。四、【专利附图】【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原理图。五、【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是:在减震器工作时,经过活塞杆3与导向套4之间的间隙渗漏的油液流至导向套4上的减压回流槽后会自动流回外缸筒I和工作缸筒2间的储油室,使得密封件5的左右端的压差为零,阻止或大大减少了油液渗漏到油封7与导向套4之间的容腔,防止了油液中较大颗粒的杂质进入该容腔,保护了油封7 ;当油封7与导向套4之间的容腔充满了油液后,会自动经由设置在导向套4上的小孔推开密封滑动挡圈8流入储油室;减震器安装时,使导向套4左端面上的小孔处于垂直线的上方,当油液晃动时,储油室内的油液就会被密封滑动挡圈8阻挡无法进入油封7与导向套4之间的容腔通,确保了该容腔内油液的清洁和油封7的使用寿命。【权利要求】1.一种卧式减震器出轴容腔滑环隔离的防漏结构,其结构由外缸筒(I)、工作缸筒(2)、活塞杆(3)、导向套(4)、密封件(5)、压紧螺帽(6)、油封(7)、滑动挡圈(8)和弹簧(9)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在导向套(4)上设置了一个减压回流槽,并在减压回流槽的右边设置了密封件(5);油封(7)与导向套(4)之间的容腔通过设置在导向套(4)上的小孔,再通过滑动挡圈(8)和弹簧(9)的控制与储油室单向连通;滑动挡圈(8)以其外圆套装在外缸筒(O的内孔里,由弹簧(9)顶住它的左内端面与导向套(4)的左端面贴合。【文档编号】F16F9/36GK203395073SQ201320260728【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14日 【专利技术者】陈曦, 杨洁 申请人:长沙理工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卧式减震器出轴容腔滑环隔离的防漏结构,其结构由外缸筒(1)、工作缸筒(2)、活塞杆(3)、导向套(4)、密封件(5)、压紧螺帽(6)、油封(7)、滑动挡圈(8)和弹簧(9)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在导向套(4)上设置了一个减压回流槽,并在减压回流槽的右边设置了密封件(5);油封(7)与导向套(4)之间的容腔通过设置在导向套(4)上的小孔,再通过滑动挡圈(8)和弹簧(9)的控制与储油室单向连通;滑动挡圈(8)以其外圆套装在外缸筒(1)的内孔里,由弹簧(9)顶住它的左内端面与导向套(4)的左端面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曦杨洁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