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机油冷却滤清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580026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16 08:18
一种发动机机油冷却滤清系统,主要由机油和冷却液两种介质按各自的循环通道流通,起到将机油冷却滤清的效果。其特征是:冷却液路循环中包含有缸盖冷却液管路,缸体冷却液管路,调温器和机冷器等构成;机油循环中包含有油底壳,机油泵,单向阀,机冷器,机冷旁通阀,机滤腔,机滤芯,机滤旁通阀,放油阀等构成。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合理的利用冷却液的热能,可调的冷却机油,满足现在发动机精细控制的要求。(*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发动机机油冷却滤清系统,主要由机油和冷却液两种介质按各自的循环通道流通,起到将机油冷却滤清的效果。其特征是:冷却液路循环中包含有缸盖冷却液管路,缸体冷却液管路,调温器和机冷器等构成;机油循环中包含有油底壳,机油泵,单向阀,机冷器,机冷旁通阀,机滤腔,机滤芯,机滤旁通阀,放油阀等构成。采用本技术,合理的利用冷却液的热能,可调的冷却机油,满足现在发动机精细控制的要求。【专利说明】一种发动机机油冷却滤清系统
本技术属于内燃机的机油冷却滤清系统,具体是一种柴油发动机机油冷却滤 清系统。
技术介绍
发动机循环润滑机油温度过高过低都不利于机械运动副的润滑,过高加速机油的 老化以至润滑失效,过低加大运动副的摩擦力,降低机械输出效率,所以提出了对机油的冷 却控制要求。最初利用空气一机油的冷却方案,其体积大,冷却效率底,布置设计困难和使 用条件受限,外连接管路多导致可靠性也差。为解决上述不利因数,随后改进为冷却液一机油冷却方案,利用冷却液的较高热 传导系数,提高了冷却效率,体积有所减小,但仍存在外连管路,致使布置设计困难,使用过 程中泄漏隐患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环保法规要求日趋完善和严格,对发动机技 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有限空间内需极大提高发动机的性能指标,就必须对发动机各部 件系统进行精细化设计和精确控制等优化工作,做到有效利用发动机自身的资源,充分实 现发动机的相关功能,满足车辆的经济性、动力性、安全性以及环保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优化现有机油循环系统而提出一种发动机机油冷却滤清 系统,该系统同时还实现了对冷却液循环的有效控制,使整机的两种循环系统完美的组合 在一起,满足现代发动机的需要。本技术系现有系统的优化改进,该系统采用了关键的机油模块座,其包括机 冷器、机油滤清器、调温器、放油阀、三个机油通道阀门以及包含冷却液和机油通道的机油 模块座和机油模块盖,利用冷却液和机油在限定的通道中流动,带走发动机润滑机油的部 分热量,再通过机油滤清器过滤发动机润滑机油中的颗粒物等杂质,同时本技术还利 用调温器起到对发动机缸体冷却液温度和循环机油温度的调节作用。本技术中机油模块总成通过冷却液和机油腔直接与缸体对接相连,冷却液和 机油在机油模块座中管道流通,形成一个集成封闭管路系统。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发动机机油冷却滤清系统,主要包括将机油冷却滤清的机油循环管路和冷却 液循环管路两种循环通道,其特征是:冷却液循环管路包含有缸盖冷却液管路、缸体冷却液 管路、调温器和机冷器构件,机油循环管路包含有油底壳、机油泵、单向阀、机冷器、机冷旁 通阀、机滤腔、机滤芯、机滤旁通阀和放油阀构件;所述的缸盖冷却液管路和缸体冷却液管路分别连接在调温器的进口端,所述调温 器的出口端连接机冷器后接入外部的冷却液管路,当缸盖冷却液管路的温度达到开启调温 器的温度时,调温器将缸体冷却液分成两路,一路直接进入冷却液管道中参与循环,另一路进入机冷器中参与机油冷却后再进入冷却液管道中参与循环;所述的油底壳通过机油泵连接单向阀的进口端,所述单向阀的出口端连接机冷器 后接入机滤腔,机油进入机冷器和冷却液进行热交换后进入机滤腔。本技术的内容中:所述的缸盖冷却液管路的温度作用在调温器上控制缸体冷 却液管路的循环,使得发动机冷机状态缩短,有利于暖机和排放。本技术的内容中:所述的当缸盖冷却液管路的温度达到一定温度时,调温器 打开,将缸体冷却液管路分成两路,一路(小)直接进入冷却液管道中参与循环,一路(大)进 入机冷器中参与机油冷却,此路最终也进入外部的冷却液管道中共同参与循环,有效控制 机油的冷却量。本技术的内容中:所述的油底壳中的机油通过机油泵的工作打开单向阀进入 机冷器和冷却液进行热交换,然后进入机滤腔,单向阀控制了机油的倒流。本技术的内容中:所述的若机冷器阻力压差过大,机冷旁通阀打开,机油就可 通过机冷旁通阀直接进入机滤腔,弥补润滑机油流量的不足。本技术的内容中:所述的机滤腔的机油通过机滤芯滤清后进入主油道中参与 循环,使机油充分的过滤。本技术的内容中:所述的若机滤芯阻力压差过大,机滤旁通阀打开,机油就直 接进入主油道中参与循环,同样弥补润滑机油流量的不足。本技术的内容中:所述的更换机滤芯时,放油阀打开,使机滤腔中无法回流的 机油流回油底壳,防止机油泄露和未滤清机油进入油道。本技术与现有机油冷却滤清系统相比,具有下列特点:⑴采用本技术机油冷却滤清系统,保证了机油循环系统的冷却、滤清以及冷 却和滤清环节堵塞时的畅通。⑵采用本技术机油冷却滤清系统,对冷却液循环中的缸体冷却液管路起到了 调节作用。⑶采用本技术机油冷却滤清系统,功能结构完善简洁,易于实现,并有利于提 闻综合效能。本技术发动机机油冷却滤清系统即是为了满足现代发动机技术提升的需要, 在传统机油循环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了极大的优化改进,做到更有效的控制,适应更恶劣的 发动机润滑环境。本技术使用模块化布置设计,各种管路集成在机油模块座中,利用冷却液一 机油冷却新结构方案,大大提高了冷却效率。这些技术的应用,缩小了安装尺寸,减小了流 通压阻,避免了外连接管路工作可靠差等问题。同时本技术还集成了独立调温器,其对 发动机缸体冷却液温度和循环机油温度起到一定控制、调节作用,可加快发动机的暖机时 间,使发动机尽快进入最佳工作温度并有利于发动机的尾气排放。针对机油滤清功能部分, 考虑了更换滤芯时富裕机油的回流问题,避免机油的外流,污染环境。本技术功能结构齐全,完全可满足现代发动机循环机油的冷却和滤清要求, 并兼顾了整个发动机系统的控制和环保问题,极大发挥了本技术的综合效能,可广泛 应用于现代各类发动机。在具体的发动机匹配设计中,须对机冷器和机油滤清器功能参数 做相应调整。【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功能流程示意图,图中的虚线箭头是冷却液流向,实 线箭头是机油流向。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机油模块总成轴侧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机油模块总成另一个方向轴侧图。图中标号为:I一缸盖,2—机油滤清器,3、10—冷却液循环出口,4一缸体冷却液管 路,5一下缸体,6一机油泵,7一油底壳,8一机油模块座,9一机油模块盖,11 一机冷器,12一 缸盖冷却液管路。【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1-4,一种发动机机油冷却滤清系统,机油和冷却液两种介质按各自的循 环通道流通,起到将机油冷却滤清的效果。冷却液管路循环中包含有缸盖冷却液管路12,缸 体冷却液管路4,设置在机油模块座8中的调温器和机冷器11等构件;机油管路循环中包含有油底壳7,机油泵6,设置在机油模块座8中的单向阀,机冷 器11,设置在机油模块座8中的机冷旁通阀,设置在机油模块座8中的机滤腔,设置在机油 滤清器2中的机滤芯,设置在机油模块座8中的机滤旁通阀,设置在机油模块座8中的放油 阀等构件。所述的缸盖冷却液管路12的温度作用在调温器上控制缸体冷却液管路4的循环, 使得发动机冷机状态缩短,有利于暖机和排放。当缸盖冷却液管路12的温度达到一定温度时,调温器打开,将缸体冷却液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机油冷却滤清系统,包括机油循环管路和冷却液循环管路两种循环通道,其特征是:冷却液循环管路包含有缸盖冷却液管路、缸体冷却液管路、调温器和机冷器构件,机油循环管路包含有油底壳、机油泵、单向阀、机冷器、机冷旁通阀、机滤腔、机滤芯、机滤旁通阀和放油阀构件;所述的缸盖冷却液管路和缸体冷却液管路分别连接在调温器的进口端,所述调温器的出口端连接机冷器后接入外部的冷却液管路,当缸盖冷却液管路的温度达到开启调温器的温度时,调温器将缸体冷却液分成两路,一路直接进入冷却液管道中参与循环,另一路进入机冷器中参与机油冷却后再进入外部的冷却液管道中参与循环;所述的油底壳通过机油泵连接单向阀的进口端,所述单向阀的出口端连接机冷器后接入机滤腔,机油进入机冷器和冷却液进行热交换后进入机滤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清权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