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叉刀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578215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16 0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叉刀辅助装置,属于装卸机械配件领域,包括叉套,所述的叉套为楔形带有空腔的金属质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作业效果可靠,扩大了叉车适用范围,并可以根据货物的长度来制作,贴近实际,便于使用;叉套的内径尺寸可以根据叉刀的尺寸而定制,使其可以应用于任何叉车,便于推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叉刀辅助装置,属于装卸机械配件领域,包括叉套,所述的叉套为楔形带有空腔的金属质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作业效果可靠,扩大了叉车适用范围,并可以根据货物的长度来制作,贴近实际,便于使用;叉套的内径尺寸可以根据叉刀的尺寸而定制,使其可以应用于任何叉车,便于推广。【专利说明】一种叉刀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卸机械配件,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叉车的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叉车是指对成件托盘货物进行装卸、堆垛和短距离运输作业的各种轮式搬运车辆,广泛应用于港口、车站、机场、货场、工厂车间、仓库、流通中心和配送中心等,并可进入船舱、车厢和集装箱内进行托盘货物的装卸、搬运作业,是托盘运输、集装箱运输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叉车由动力部分、底盘、工作器件和电气设备四大部分构成。叉刀是叉车最常见的工作器件,目前通用的叉刀长度为1.2米,通常只能装载长度为2米以内的物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时常会遇到因货物长度超限的情况。此时如果扔用目前现有叉刀作业的话,为了避免货物在装运过程中前倾翻落,需要在货物的近叉车端增加配重或者站人,增加了装载配重的时间和不安全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扩展叉车适用范围的叉刀辅助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叉刀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叉套,所述的叉套为楔形带有空腔的金属质组件。上述叉套的材料为钢。上述的叉套内壁有防滑纹。上述的叉套下表面有加强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1、作业效果可靠,扩大了叉车适用范围,并可以根据货物的长度来制作,贴近实际,便于使用;2、叉套采用钢板焊接而成,质地坚固,承重能力强,叉套不会因货物过重而断裂,维修成本低;3、设备简单,成本低廉,便于拆卸,叉套的内径尺寸可以根据叉刀的尺寸而定制,使其可以应用于任何叉车,便于推广。【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装配使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包括叉套1,所述的叉套I为楔形带有空腔的金属质组件。所述叉套I的材料为钢。叉套I采用钢板焊接而成,质地坚固,承重能力强,叉套I不会因货物过重而断裂,使用效果好。叉套I的内径尺寸可以根据叉刀2的尺寸而定制。叉套I的长度可以根据货物的长度来制作,贴近实际,便于使用,弥补了叉车的叉刀2长度固定的缺陷。使用时如图2所示,将与叉刀2相匹配的叉套I套装在叉刀2上,即可使用。由于叉套I与叉刀2接触面积大,接触较为紧密,便于拆卸更换,使用灵活高效。作为优化方案,所述的叉套I内壁有防滑纹。所述的叉套I下表面有加强筋(图1中未显示)。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特定实施方案已经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它进行的各种显而易见的改变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叉刀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叉套,所述的叉套为楔形带有空腔的金属质组件;所述叉套的材料为钢;所述的叉套内壁有防滑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刀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叉套下表面有加强筋。【文档编号】B66F9/12GK203392811SQ201320341360【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15日 【专利技术者】王汉华, 王瑞刚, 苏超, 张 林, 赵波, 张健 申请人:日照港集团岚山港务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叉刀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叉套,所述的叉套为楔形带有空腔的金属质组件;所述叉套的材料为钢;所述的叉套内壁有防滑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汉华王瑞刚苏超张林赵波张健
申请(专利权)人:日照港集团岚山港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