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在上下楼梯的小车或轮椅上使用的车轮。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类梯形支架(1),所述支架(1)中部的套管(4)用于穿过小车或轮椅的车轴,四个端部分别安装一轮子(11),四个轮子(11)共同支撑起一圈绷紧的橡胶履带(20)。所述履带(20)的外表面有呈平行线分布的橡胶条纹(21),用于行进时抠紧楼梯台阶,内部嵌有钢丝,用于增加拉伸强度。在支架(1)底部的两个轮子(11)之间,安装一排间距较小的小轮子(10),用于在行进时支撑履带(20)。使用上述车轮上下楼梯台阶时,小车或轮椅重心的轨迹是一条直线,因而车身不会上下起伏,行进时更加平稳。(*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在上下楼梯的小车或轮椅上使用的车轮。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类梯形支架(1),所述支架(1)中部的套管(4)用于穿过小车或轮椅的车轴,四个端部分别安装一轮子(11),四个轮子(11)共同支撑起一圈绷紧的橡胶履带(20)。所述履带(20)的外表面有呈平行线分布的橡胶条纹(21),用于行进时抠紧楼梯台阶,内部嵌有钢丝,用于增加拉伸强度。在支架(1)底部的两个轮子(11)之间,安装一排间距较小的小轮子(10),用于在行进时支撑履带(20)。使用上述车轮上下楼梯台阶时,小车或轮椅重心的轨迹是一条直线,因而车身不会上下起伏,行进时更加平稳。【专利说明】ー种能上下楼梯的车轮
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具体的讲是涉及一种能在上下楼梯的小车或轮椅上使用的车轮。
技术介绍
人们将轮椅搬上楼时,很不方便;在提重物上楼时,也很费カ。而一般小车的轮子,只适宜在平地上运动,上楼时需要提起小车来完成。由此,人们设计了ー种可以上楼梯的车轮:所述车轮其实是由呈品字形排列的三个轮子组成,它们分别被安装在ー个类三角形支架的顶端,在所述支架的中心穿孔通过车轴。将小车的两个后轮更换为所述车轮后,拖动小车上楼梯台阶时,所述车轮会滚动向前形成ー爬楼的动作。但是在这三个轮子依次交替着地爬楼梯台阶时,小车重心的轨迹是一条波纹状的连续圆弧线,车身会上下起伏,所以依然不够平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用于小车或轮椅上的平稳上下楼梯的车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轮,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上宽下窄的类梯形支架,所述支架的四个端部分别安装ー轮子。所述支架的中部穿孔嵌入轴承,所述轴承的中间穿有套管,所述套管用于穿过小车或轮椅的车轴。进ー步地,所述轮子的中心两侧均嵌入轴承,所述轴承的中心穿过轮轴螺杆,和螺母锁紧固定所述轮子到所述支架上。四个所述轮子共同支撑起ー圈绷紧的橡胶履帯。进ー步地,所述履带的外表面有呈平行线分布的橡胶条纹,用于行进时抠紧楼梯台阶。所述履带的内表面的外边缘分布有两排橡胶小突起,用于行进时把所述履带卡到四个所述轮子上,使之不致滑落。所述履带的内部嵌有钢丝,用于增加拉伸强度。进ー步地,在所述支架的底部,前后两个所述轮子之间,安装一排小轮子,用于行进时支撑所述履带。所述小轮子的安装方法与所述轮子相同,只是外径比所述轮子小,之间的间距也较小,用于增强对履带的支撑。有益效果:将小车或轮椅的两个后轮更换为上述车轮后,平地运动和爬楼动作能顺畅自如的相互转换,并且上下楼梯吋,小车或轮椅重心的轨迹是一条直线,因而车身不会上下起伏,行进时更加平稳,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橡胶履带内嵌有钢丝,増加了拉伸强度,支架底部的一排小轮子间距较小,增强了对履带的支撑,因而提高了小车或轮椅的载重量。支架端部的四个轮子外径较大,因而内部的钢丝不易折断,延长了使用寿命。【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 A剖面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B— B剖面左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支架,2.—号固定外圈,3.—号轴承,4.套管,5.轴承盖,10.小轮子,11.轮子,12.二号固定外圈,13.二号轴承,14.轮轴螺杆,15.螺母,20.履带,21.条纹,22.小突起,23.钢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详细描述。如图1一 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上宽下窄的类梯形支架(1),所述支架(I)的中部焊接有剖面为T字形的一号固定外圈(2)。在所述一号固定外圈(2)的两侧均嵌入一号轴承(3),所述一号轴承(3)的中间穿有套管(4)。所述套管(4)用于穿过小车或轮椅的车轴。在所述一号轴承(3)的外表面,覆盖有轴承盖(5)。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I)的四个端部分别安装一轮子(11)。所述轮子(11)的中心设有剖面为T字形的二号固定外圈(12),所述二号固定外圈(12)与所述轮子(11) 一体压制成形。在所述二号固定外圈(12)的两侧均嵌入二号轴承(13),所述二号轴承(13)的中心穿过轮轴螺杆(14),和螺母(15)锁紧固定所述轮子(11)到所述支架(I)上。四个所述轮子(11)共同支撑起一圈绷紧的橡胶履带(20 )。本实施例中,所述履带(20 )的外表面有呈平行线分布的橡胶条纹(21),用于行进时抠紧楼梯台阶。所述履带(20)的内表面的外边缘分布有两排橡胶小突起(22),用于行进时把所述履带(20)卡到四个所述轮子(11)上,使之不致滑落。所述履带(20)的内部嵌有钢丝(23),用于增加拉伸强度。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支架(I)的底部,前后两个所述轮子(11)之间,安装五个小轮子(10),用于在行进时支撑所述履带(20)。所述小轮子(10)仅是外径比所述轮子(11)小一半,中心设置的二号固定外圈(12)、二号轴承(13)、轮轴螺杆(14)和螺母(15),均与所述轮子(11)相同规格配置,安装方法也相同。【权利要求】1.一种车轮,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架和多个轮子,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架是两个平行设置的上宽下窄的类梯形支架,中部设有穿车轴的套管,四个端部分别安装一轮子,四个所述轮子共同支撑起一圈绷紧的橡胶履带,在所述支架底部的两个轮子之间,安装一排间距较小的小轮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其特征是:所述支架的中部焊接有剖面为T字形的固定外圈,所述固定外圈的两侧均嵌入轴承,所述轴承的中间穿有套管,所述套管用于穿过小车或轮椅的车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其特征是:所述轮子的中心有一体成形的剖面为T字形的固定外圈,所述固定外圈的两侧均嵌入轴承,所述轴承的中心穿过轮轴螺杆,和螺母锁紧固定所述轮子到所述支架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其特征是:所述履带的外表面有呈平行线分布的橡胶条纹,内表面的外边缘分布有两排橡胶小突起,内部嵌有钢丝。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其特征是:所述小轮子的安装方法与所述轮子相同,只是外径比所述轮子小,之间的间距也较小。【文档编号】B62B5/02GK203391881SQ201320502178【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8日 【专利技术者】陈永亮 申请人:陈永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轮,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架和多个轮子,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架是两个平行设置的上宽下窄的类梯形支架,中部设有穿车轴的套管,四个端部分别安装一轮子,四个所述轮子共同支撑起一圈绷紧的橡胶履带,在所述支架底部的两个轮子之间,安装一排间距较小的小轮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亮,
申请(专利权)人:陈永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