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博尔公司专利>正文

塑坯预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5844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预热装置,用于对系列塑坯的每一个上的选定部分进行预热,以便在塑坯重热和吹塑之前有稳定的温度梯度。预热装置安装在重力滑道上可作调整,重力滑道可使系列塑坯在重力作用下通过预热装置下滑到重热吹塑机。预热装置包括连结到滑道上的外罩,致使每个塑坯的选定部分与一般环境隔开;及发热元件,安装在外罩内,致使从发热元件发出的热量当塑坯沿重力滑道下滑时能射向系列塑坯每个上的选定部分。(*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的对象是吹塑系统,其所使用的预成形型坯或塑坯在进行吹塑之前先在重热室内从环境温度重热到模塑温度。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的对象是供此吹塑系统的附加预热器,可在重热之前对塑坯作预处理,使各塑坯中达到的温度差在塑坯吹塑过程中用于塑造塑坯的树脂获得良好的分布。大多数重热工艺包括冷却周期,至少包括加热减少周期,为塑坯整个壁厚的温度均衡创造条件。塑坯从环境温度加热到吹塑温度所需典型时间远大于吹塑及冷却阶段所需花掉的时间。因此在现有技术的重热和平衡范围内,联系到重热设备的物理形状,塑坯获得要求的温度特性所需时间便对每台已知设备吹塑操作的最大线速度给予实际限制。线速度的任何增大都必须用相应地加长重热设备长度来补偿,以便使任何塑坯在重热工艺中的停留时间足以满足在吹塑之前获得必要的温度分布。有时,希望在各塑坯中获得某种温差,使吹塑制品获得某种需要的物理性能。此温差在重热工序中已经达到。在塑坯中产生温差的实例可从美国专利3,775,524;3,950,459;4,079,104;4,117,050;4,423,312;5,292,243;5,681,521;5,853,775及6,146,134中找到。通常,在吹塑工艺过程或由该工艺制成的产品中获得大的性能差异所需温差在3℃以上。在美国专利5,607,706及某些在此讨论的先有技术中已确认到,塑坯在重热加工之前存在的温差能影响塑坯的最终温度并能影响随后的吹塑工艺过程。但以前并未认识到,在正常的重热工艺之前有意识地在塑坯中引进温差可被有利地用来产生影响吹塑工艺所希望获得的温差。本工艺的实施可通过提供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预热装置获得,该装置安装在重热吹塑机的塑坯输入装置附近。本装置包括一外罩,当塑坯由传送机携带到重热吹塑机输入装置内时外罩包围此塑坯。外罩内设有发热元件,对准沿传送机传送过来的塑坯选定部分,可使塑坯在进入重热吹塑机的重热区之前具有温度梯度。在一优选实施方案中,预热装置连接重力滑道成为重热吹塑机重热部分的输入设备。预热装置在塑胚下滑过滑道时,对每一塑胚的选定部分进行预热,预热装置包括一外罩,其第一纵壁安装到重力滑道第一侧面上。外罩的第二纵壁与第一纵壁铰接并与重力滑道的第二侧面作可分离连接。发热元件连在纵壁上,因此发热元件将对沿滑道靠重力下滑的各塑坯的选定部分预热。发热元件最好作成红外发射板的形式,但可包括其它会与形成塑坯的树脂适当反应的热发射物。塑坯在进入重热吹塑机重热区之前通过预热而产生一定的温度梯度,这对制作有带脚盛料器特别有用,见美国专利5,603,423;6,085,924及6,276,546。在一优选实施方案中,在第一纵壁外侧表面上有许多介于此第一纵壁内外侧面间的孔的区域上,连接一通风室。通风室的开口连接一风扇,用于排出通风室的空气。这样使空气通过第一纵壁内的孔向外流,又使塑坯在沿滑道下滑时入流空气在各塑坯之间向下流动,从而确保适当冷却塑坯的各部分。气流还冷却滑道的导轨、发热元件及有关零件。屏蔽件位于发热元件附近以防对塑坯不希望预热的部分加热。屏蔽件可包括反射件,反射发热元件的红外及其它热辐射。聚焦元件也位于发热元件附近,将发热元件发出的红外及其它热辐射聚焦到塑坯打算预热的选定部分。外罩纵壁端部还可连接端头挡板,有助于控制预热器的热辐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特点是本设备能加到进入重热吹塑机的任何直线型塑坯送进机构上,只要拟预热塑坯区域未被进料机构挡住。此特点的优势是可使本专利技术被各种重热吹塑机所采纳而不需对重热吹塑机本身作任何调整。本专利技术另一特点是本装置能对在给定区域有温度梯度的塑坯进行温度预编程,不必修改重热吹塑机的重热部分的加热程序。这一特点的优势是重热吹塑机进行的制造工艺能有效地控制,不需对重热吹塑机本身作任何调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研究了附图所示优选实施方案之后将会明白其另外的特点和优点。图2是从附图说明图1预热装置相反侧观看的透视图,离视线最近的侧壁下方可进入预热装置内部。图3是本专利技术预热装置的塑坯输入滑道的部件分解透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预热装置的发热件和屏蔽组件及其支承件的部件分解透视图。图5是应用本专利技术预热装置进行预热操作的原理图。传统的重热吹塑系统10,如Sidel型号SBO-16/24,如图1和图2所示,它所包括的重力输入装置12用于接纳一系列事先形成的型坯或塑坯14。塑坯14一个一个地从输入装置12装到模芯支柱16上,如图1所示,模芯支柱16携带塑坯14经过重热室18,塑坯在其中由环境温度加热到适合于吹塑的温度。模芯支柱16然后将每个重热后的塑坯14输送到吹塑室20,进行成型操作,将塑坯14转变成另一物体22,如瓶子或其它盛具。模压物品22随后离开吹塑系统10继续处理或使用。塑坯14在一对彼此有一定距离的导轨24上运送到输入设备12,该导轨一般如图1所示是倾斜的,形成重力滑道26。这就是说,导轨24斜度调节到使塑坯14可基本上单靠重力的作用沿导轨24向下滑入输入装置12中。由于吹塑系统10的正常操作引起导轨24的少量震动也有助于降低滑道26的导轨24与塑坯14之间的摩擦。导轨24在图3中示出得更为详细,它由方形或矩形的管材21构成。向里指的对置的凸缘23固定在方形管段21的顶面19上,两片凸缘23的间隔距离大于塑坯14的直径,小于塑坯支环11的直径,如图5所示。短的搭接板15将相邻两凸缘23的端部连在一起,形成一条连续平面,通过支环11支承塑坯14。本专利技术的预热装置30如图1及图2所示,与重力道26相连的本预热装置30靠近重热吹塑机10的输入装置12和重热室18。当塑坯沿滑道26向下行走时预热装置30可预热每个塑坯14任何选定部分,只要此选定部分低于管段21的底面17。如图1及2所示,预热装置30包括外罩32,其纵壁34与重力滑道26的第一侧面25连接。外罩32的第二纵壁36铰接到第一纵壁34上且与重力滑道26的第二侧面27作可分开连接。纵壁34和36连接许多个发热组件38,当塑坯靠重力沿滑道26下滑时它们即可对各塑坯14的选定部分进行预热。第一纵壁34外侧面42上在包括许多个介于外侧面42和内侧面46之间的孔44的区域上连接一通风室40。如图3详示,外罩32的第一纵壁34包括水平部分31和垂直部分33。第一纵壁34的垂直部分33有许多垂直狭槽35,便于第一壁34的垂直调整。一组紧固件48将第一壁34与重力滑道26的第一侧面25在要求的垂直位置上固定。第一壁34的水平部分31的内侧边缘29有铰链50。外罩32的第二纵壁36的内侧边缘37包括铰链50的第二部分且铰接于第二纵壁34。第二壁36有一组类似的垂直狭槽35,可使外罩32相对于重力滑道26的第二侧面27作垂直调整。图4详细示出与纵壁34和36连接的诸多发热组件38。每个发热组件38包括一底座支承构件52,它通过几个固定器54与壁34和36连接。多个底座56固定于底座支承构件,底座56中有凹槽58,其中可安放电气连接元件60,这些电气连接元件60与发热元件62的端部相连并支承聚焦元件86。连接元件60通过适当的控制器与接如220VAC的电源的电线64连接,该控制器和吹塑机10一起工作。底座56还包括狭槽66,可供插入位于发热元件62之上或之下的反射屏蔽元件70的端部68。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预热装置与重热吹塑机的输入装置和重热室相配可对通过输入装置的塑坯选定部分进行预热,该预热装置包括:外罩,其第一纵壁固定到输入装置内的第一侧面,其第二纵壁与第一纵壁铰接且与输入装置的第二侧面作可分开连接,及发热 元件,连接到纵壁,当塑坯靠重力传送通过输入装置在进入重热吹塑机的重热段之前该发热元件能对塑坯的选定部分预热到一确定的温度梯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L沃根K梅尔西ER罗伯茨
申请(专利权)人:博尔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