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高速结晶盐壳覆盖区层析静校正初至拾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393942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6 0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针对高速结晶盐壳覆盖区层析静校正初至拾取方法,包括:利用探测区域的单炮记录近地表波场特征、微测井资料和正演模拟分析来确定高速结晶盐壳覆盖区近地表结构类型;对由高速层覆盖于低速层之上的近地表模型正演模拟得到的单炮记录,避开“高速顶帽子”初至,拾取其下高速顶界面的折射波至;最后利用拾取的高速顶界面的折射波至进行层析反演静校正。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专门针对高速结晶盐壳覆盖区的近地表层析静校正初至拾取,同时也适用于永冻层等所有高速层覆盖于低速层之上的近地表结构类型地区。通过该方法能正确地解决高速结晶盐壳覆盖区近地表对地震波场走时的影响,真实反映地下构造形态,为解释人员提高可靠的基础资料,在实际生产中具有很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属于油气勘探地震资料处理方法领域,特别适用于高速结晶盐壳覆盖区等高速 层覆盖在低速层之上的特殊复杂近地表类型的层析静校正初至拾取方法。 现有技术 在中国西部地区,表层低降速带厚度、速度变化大,近地表校正问题严重。近地表 问题不仅影响地震资料的信噪比,而且影响复杂构造形态的真实性,严重阻碍了解释人员 正确认识地下地质情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油气勘探的进程。 层析反演静校正方法由于计算准确、精度高、适应近地表速度厚度横向剧烈变化 等原因,是目前最为理想的一种近地表校正方法。它利用地震记录的初至波,采用非线性 层析反演技术,反演出准确的近地表速度模型,计算基准面静校正量。该方法不受地表起 伏变化及近地表结构横向变化的约束,能够提供高质量的长、短波长静校正量,达到消除 复杂近地表结构对地震数据的影响。 由于地球上绝大多数近地表结构是低速层覆盖在高速层之上的,因此目前所有的 近地表处理方法(该处理方法目前已经编制成专用的商业软件来实现)也正是基于这一近 地表假设条件之上的,而且层析反演静校正就是利用地震记录中最早到达的波即初至波来 实现近地表校正的。 在地震勘探中,常见的近地表结构是低降速层覆盖在高速层之上,从地表往下依 次为低速层、降速层和高速层,而且速度自上而下逐渐增大。因此,地震波一般在降速层激 发后,根据透射定律,波向上传播透射角不断减小;而在向下传播的过程中,透射角不断增 大,经过地层反射后,向上反射回来的地震波透射角不断减小,从而在地震记录上可以得到 完整的初至波信息。理论和事实证明,对于这种低速层覆盖在高速层之上的近地表结构类 型,利用初至波信息能够正确、准确、真实地反映地下近地表信息。 而高速结晶盐壳覆盖区的近地表结构相当特殊:①地面高程起伏很小,变化平缓; ②地表为泥、水或盐泥混合结晶,包含多套结晶盐壳,厚度变化大,盐壳主要以结晶盐与泥 沙胶结而成,孔洞较多;③盐壳中盐层的速度高,而泥层的速度低,盐壳之下泥沼厚度变化 较大,速度低。因此,不同于常见近地表结构的低速层覆盖在高速层之上,高速结晶盐壳覆 盖区表层为高速盐层覆盖于低速泥层之上,且二者速度相差较大,地震波激发后的波场传 播规律与常见的波场传播规律有很大不同。 目前所有的近地表处理方法假设的近地表条件都是低速层覆盖在高速层之上,因 为地球上绝大多数近地表结构都是如此。而高速结晶盐壳覆盖区由于特殊的沉积环境,恰 恰不符合这种假设条件。如果仍然按照以往的拾取方法拾取最早到达的波,那么很容易造 成构造假象,带来错误的解释结果。因此,原有的初至波拾取方法已不适用于高速结晶盐壳 覆盖区。并且针对高速结晶盐壳覆盖区这种高速盐层覆盖于低速泥层之上的特殊近地表结 构类型的初至拾取方法,目前未见任何相关研究文献。 既然现有的静校正方法都不适用于这种高速覆盖在低速层之上的特殊近地表类 型,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处理方法来解决高速结晶盐壳覆盖区长波长静校正问题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正是针对高速结晶盐壳覆盖区这种高速层覆盖于低速层之上的特 殊近地表结构类型,通过对各种地球物理信息的处理、分析和对比,寻找其变换规律及成因 本质,为适应高速结晶盐壳覆盖区特殊近地表结构而提供了一种专门针对高速结晶盐壳覆 盖区的层析静校正初至拾取方法。即不同于常规的拾取最早到达的初至波,而是拾取高速 结晶盐壳覆盖区下伏高速顶界面的折射波至,从而准确消除高速结晶盐壳覆盖区近地表对 地震资料的影响,真实反映地下地质构造。 本专利技术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包括: 首先,利用探测区域的单炮记录近地表波场特征、微测井资料和正演模拟分析来确定 高速结晶盐壳覆盖区近地表结构类型; 其次,对由高速层覆盖于低速层之上的近地表模型正演模拟得到的单炮记录,避开"高 速顶帽子"初至,拾取其下高速顶界面的折射波至; 最后利用拾取的高速顶界面的折射波至进行层析反演静校正。 上述方案中,所述近地表波场特征分析主要围绕:针对高速结晶盐壳覆盖区波场 特征复杂,近道初至波表现有"高速、先至"的特征;根据斜率的差异可知,近道比远道的初 至波速度高,这说明浅层地层速度比下伏地层速度高;初至波相邻两道时差大,最大可达 300~400毫秒,其表现特征为单炮记录近道高速初至波传播到一定距离后突然中断,如同 单炮记录上近道戴了一顶"高速顶帽子";所述微测井资料分析是根据高速结晶盐壳覆盖 区表层通常为高速盐和低速泥多套交互层的特性,由于表层为高速盐层,激发层速度相对 较低,二者速度差异大,根据地震波传播理论,地震波激发后在向上传播的过程中,向上透 射角不断增大,很容易达到临界角,发生全反射,从而导致地震记录中远道初至波信息的缺 失,而近道似乎戴了一顶"高速顶帽子";所述正演模拟分析是根据野外表层结构调查数据, 建立了地表为高速盐壳的高速层覆盖于低速层之上的近地表速度模型,下伏多套水平层状 反射地层的速度模型;然后由速度模型正演模拟得到单炮记录,将正演模拟单炮记录与实 测资料相对比,在近道都存在一个非常相似的"高速顶帽子"。 所述的模型参数为:盐壳速度2500米/秒,厚度5~10米,下伏泥沼速度1500米 /秒,厚度50~100米,地层速度依次为深度1000米,速度2000米/秒;深度2000米,速 度3000米/秒;深度3000米,速度4000米/秒。 本专利技术是专门针对高速结晶盐壳覆盖区的近地表层析静校正初至拾取,同时也适 用于永冻层等所有高速层覆盖于低速层之上的近地表结构类型地区。通过该方法能正确地 解决近地表对地震波场走时的影响,真实反映地下构造形态,为解释人员提高可靠的基础 资料,在实际生产中具有很好的效果。【附图说明】 图1为高速结晶盐壳覆盖区单炮记录。 图2为商速结晶盐壳覆盖区波场分析不意图。 图3为图4的近地表结构模型正演得到的单炮记录。 图4为高速层覆盖于低速层之上的的近地表结构速度模型。 图5为高速结晶盐壳覆盖区地震激发波场分析示意图。 图6为由图4的近地表模型正演得到的单炮记录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初至拾取方法进行 初至拾取后,进行层析静校正前(左图)、后(右图)的叠加剖面对比图。 图7为NMH地区高速盐沼覆盖区近地表结构示意图。 图8中左图为NMH地区本次专利技术的正确的初至拾取方法,右图为错误的初至拾取 方法,二者对比图。 图9上图为NMH地区应用本次专利技术的正确的初至拾取方法(图8左图)进行层析反 演静校正后得到的实际处理叠加剖面,下图为错误的初至拾取方法(图8右图)进行层析反 演静校正后得到的实际处理叠加剖面,二者效果对比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应用实例对本专利技术组进一步说明。 (1)确定高速结晶盐壳覆盖区近地表结构类型。 要正确拾取初至信息,必须确定所研究区域的近地表结构类型。对于高速结晶盐 壳覆盖区,可以从其单炮记录近地表波场特征、微测井资料、正演模拟等多方面综合分析来 确定其近地表结构类型。 ①高速结晶盐壳覆盖区近地表波场特征分析 高速结晶盐壳覆盖区波场特征复杂(见图1)。近道初至波表现有"高速、先至"的特征; 根据斜率的差异可知,近道比远道的初至波速度高,这说明浅层地层速度比下伏地层速度 高;初至波相邻两道时差大,最大可达300~400毫秒,其表现特征为单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52/CN105093320.html" title="针对高速结晶盐壳覆盖区层析静校正初至拾取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针对高速结晶盐壳覆盖区层析静校正初至拾取方法</a>

【技术保护点】
针对高速结晶盐壳覆盖区层析静校正初至拾取方法包括:首先,利用探测区域的单炮记录近地表波场特征、微测井资料和正演模拟分析来确定高速结晶盐壳覆盖区近地表结构类型;其次,对由高速层覆盖于低速层之上的近地表模型正演模拟得到的单炮记录,避开“高速顶帽子”初至,拾取其下高速顶界面的折射波至;最后利用拾取的高速顶界面的折射波至进行层析反演静校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林光高丽王磊陈会芬梁鸿贤孙治国李凌云傅金荣董建国龙正书孙朋朋张传强关键武天祥王静轩王敬阁揭景荣孙淑琴马季徐宏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