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空变的初至波剩余静校正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808800 阅读:4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7 07: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速度空变的初至波剩余静校正方法,在单炮上进行线性校正、初至拾取,把记入初至波时间的数据分选到共中心点道集域,按线号与共中心点道集号的顺序和线间隔参数,根据共中心点道集上的初至时间做线性速度拟合,得到速度分析点速度,进行空变线性速度校正,对校正后的初至时间求解炮点与接收点的剩余静校正量进行静校正。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适用于资料信噪比差,初至时间不易拾取,没有可靠的折射层数据的情况,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效率比常规折射波,层析静校正效率高,能节省大量时间,抗噪能力强,应用效果稳定,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球物理勘探地震数据处理方法,属于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静校正的技术范畴,具体来说是一种。
技术介绍
陆上地震数据采集中需要对地震资料静校正处理,目前常规初至波静校正方法是在原始单炮上进行线性校正,然后进行初至拾取,初至时间记入道头,同时输出一个初至文件。有了初至时间文件,就可进行常规的初至波静校正,常规初至波静校正一般是折射波静校正或层析静校正,对于折射波静校正,要求在炮集上拾取来自同一折射层的初至时间,根据折射初至时间和折射波旅行时公式直接计算高速层速度和延迟时,这种方法要求比较苛亥IJ,要求有折射波,初至容易拾取,对于复杂地表低信噪比资料情况,这种要求难以满足。对于层析静校正,除了拾取准确初至时间外,更重要的是运行效率问题与反演精度问题。 尤其是在陆上地震数据采集中,由于地表复杂及地下地质结构等原因,采集的地震数据信噪比极低,特别是表层横向速度变化大,导致初至复杂,没有稳定折射,反射信号也及弱,常规初至波静校正方法达不到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简捷、精度高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I)采集地震数据,对原始单炮数据进行数据分析,确认需要做初至波静校正;步骤I)所述的数据分析是将原始单炮数据与地表高程一同显示,分析高程与初至时间的对应关系,高程变化大,地表速度横向变化大的资料,初至变化就大,信噪比低,需要做初至波静校正。2)在单炮上进行线性校正、初至拾取,将拾取结果记入道头,保留记有初至时间的地震数据;步骤2)所述的校正和初至拾取是给出一个固定的线性速度对初至进行线性校正,根据初至附近的噪音分布确定初至拾取的方式。所述的初至拾取的方式是当初至前噪声比较少,初至波能量强,选择批量拾取方式;当噪声大,初至波能量弱,初至不清楚,通过交互手段拾取。3)把记入初至波时间的数据分选到共中心点道集域,按线号与共中心点道集号的顺序和线间隔参数,得到CMP道集;步骤3)所述的共中心点道集为大面元道集。4)根据共中心点道集上的初至时间做线性速度拟合,得到速度分析点速度;步骤4)所述的拾取在初至时间上进行速度拟合是在数据的初至部位任选一条直线,采用直线拟合的方法求出直线的线性速度,然后进行交互线性校正,如果校平,保存每个空变点的速度。5)对步骤2)保留记有初至时间的地震数据进行空变线性速度校正;步骤5)所述的空变线性速度校是用线性速度校正公式X/V进行校正,式中X是偏移距,V是步骤4)速度拟合后的空变点速度。6)对进行空变线性速度校正后的初至时间用高斯-塞德尔迭代方法求解炮点与接收点的剩余静校正量;步骤6)求解炮点与接收点的剩余静校正量采用以下方法初至时间为T'iJk = SJVGfKkXij其中Si为第i个炮点的静校正量,&为第j个接收点的静校正量,Gk为第k个CMP的构造项值,是CMP道集内静校正量的直流分量,Kk为第k个CMP的剩余线性速度;然后利 用最小二乘法求解这个方程,所拾取的初至波旅行时Tuk与模型旅行时T' uk之间的差的平方和最小,通过迭代得到炮点与接收点剩余静校正量。7)用上步求出的炮点与接收点剩余静校正量对原始数据进行静校正。本专利技术可适用于资料信噪比差,初至时间不易拾取,没有可靠的折射层数据的情况下,如地表起伏大,横向速度变化大,静校正量求取困难的地方。本专利技术的效率比常规折射波,层析静校正效率高,能节省大量时间,抗噪能力强,应用效果稳定,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I是原始单炮与高程曲线显示;图2是带有初至时间的单炮;图3是线性速度分析点位置图;图4是线性速度拾取;图5是线性速度校正试验;图6是静校正之后的单炮显示。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I)采集地震数据,对原始单炮数据进行数据分析,确认需要做初至波静校正;图I所示的数据是将原始单炮数据与地表高程(顶部曲线)一同显示,通过分析高程与初至时间的对应关系,发现高程变化大,高差达到200米地表速度横向变化大的资料,初至变化就大,信噪比低,需要做初至波静校正。2)在单炮上进行线性校正、初至拾取,将拾取结果记入道头,保留记有初至时间的地震数据,初至拾取的初至时间只要是初至波即可,初至拾取是根据资料情况选择,如图I的初至前噪声比较少,初至波能量强,故选择批量拾取方式。图2是批量拾取的结果,图中点代表的是初至时间,将初至时间记入道头中。初至拾取程序给出一个固定的线性速度对初至进行线性校正,根据初至附近的噪音分布情况选择初至拾取方法,如果初至前噪声比较少,初至波能量强,选择批量拾取即可。3)把记入初至波时间的单炮数据分选到共中心点道集域,按线号与共中心点道集号的顺序和线间隔参数,得到共中心点(CMP)道集;图3交点所示的位置为共中心点道集位置。按线号与CMP号的顺序读入,根据用户给出的线间隔参数与CMP间隔参数进行分选,即可得到需要的CMP道集。所述的CMP道集为大面元道集。4)根据共中心点道集上的初至时间做线性速度拟合,得到每个分析点速度。在初至时间上进行速度拟合是在数据的初至部位任选一条直线,采用直线拟合的方法求出直线的线性速度,然后进行交互线性校正,如果校平,保存每个空变点的速度。5)对步骤2)保留记有初至时间的地震数据用空变点线性速度进行校正,空变点之间的速度线性插值。如图4、图5。步骤5)所述的空变线性速度校正是用线性速度校正公式X/V进行校正,式中X是偏移距,V是步骤4)速度拟合后的空变点速度。步骤4)线性速度分析时并不是对所有数据进行线性速度分析,而是在用户给定 的道集上进行,本步要对所有数据进行线性校正,作为第6步的输入。6)对进行空变线性速度校正后的初至时间用高斯-塞德尔迭代方法求解炮点与接收点的剩余静校正量;步骤6)求解炮点与接收点的剩余静校正量采用以下方法初至时间为T'iJk = Si+Rj+G.+K.Xij其中Si为第i个炮点的静校正量,&为第j个接收点的静校正量,Gk为第k个CMP的构造项值,是CMP道集内静校正量的直流分量,Kk为第k个CMP的剩余线性速度;然后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这个方程,所拾取的初至波旅行时Tuk与模型旅行时T' uk之间的差的平方和最小,通过迭代得到炮点与接收点剩余静校正量。最小二乘法求解这个方程过程为^ = S ^fijk ~ Tijk ) — Min ijk分别对SpR^GpKk求偏导「 n SE SE SE SE 八— = — = — = — = 0 8S SR SG 8K可以把上式写成如下形式 汰-彳-D-才1)身DxJ^(V) _ k =Nk 妒-D-才 D-#)}*&.K(v) = _ k 'N^jXl -Kfxj^(v) = uk,_ ' _N1R(V) _ Uk1I_ ]—其中(V)为第v次迭代结果,(v-1)为第V-I次的迭代结果,即第V次的上一次迭代结果。7)用上步求出的炮点与接收点剩余静校正量对原始炮集数据进行静校正。本专利技术可适用于资料信噪比差,初至时间不易拾取,没有可靠的折射层数据的情况下,如地表起伏大,横向速度变化大,静校正量求取困难的地方。与图I对比,图6静校正效果很好。本专利技术的效率比常规折射波,层析静校正效率高,能节省大量时间。本专利技术采用大道集拟合初至速度,抗噪能力强,应用效果稳定,使用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速度空变的初至波剩余静校正方法,特点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采集地震数据,对原始单炮数据进行数据分析,确认需要做初至波静校正; 2)在单炮上进行线性校正、初至拾取,将拾取结果记入道头,保留记有初至时间的地震数据; 3)把记入初至波时间的数据分选到共中心点道集域,按线号与共中心点道集号的顺序和线间隔參数,得到CMP道集; 4)根据共中心点道集上的初至时间做线性速度拟合,得到速度分析点速度; 5)对步骤2)保留记有初至时间的地震数据进行空变线性速度校正; 6)对进行空变线性速度校正后的初至时间用高斯-塞德尔迭代方法求解炮点与接收点的剩余静校正量; 7)用上步求出的炮点与接收点剩余静校正量对原始数据进行静校正。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特点是步骤I)所述的数据分析是将原始单炮数据与地表高程一同显示,分析高程与初至时间的对应关系,高程变化大,地表速度横向变化大的资料,初至变化就大,信噪比低,需要做初至波静校正。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特点是步骤2)所述的校正和初至拾取是给出ー个固定的线性速度对初至进行线性校正,根据初至附近的噪音分布确定初至拾取的方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超颖杜书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