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合薄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21204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1 18: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在应用于光学构件等的表面保护薄膜的情况下在将表面保护薄膜剥离时可以防止未防静电的被粘物的静电并且显示优良的粘合特性的粘合薄膜、以及表面保护薄膜。一种粘合薄膜,其具有基材层并且在所述基材层的至少单面具有粘合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层含有(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碱金属盐和交联剂,相对于所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100重量份,含有2重量份以下的所述交联剂,所述粘合薄膜的粘合力(被粘物:丙烯酸类树脂板,在23℃×50%RH的条件下经过30分钟后)在0.3m/分钟的拉伸速度下为0.5N/25mm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在应用于光学构件等的表面保护薄膜的情况下在将表面保护薄膜剥离时可以防止未防静电的被粘物的静电并且显示优良的粘合特性的粘合薄膜、以及表面保护薄膜。一种粘合薄膜,其具有基材层并且在所述基材层的至少单面具有粘合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层含有(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碱金属盐和交联剂,相对于所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100重量份,含有2重量份以下的所述交联剂,所述粘合薄膜的粘合力(被粘物:丙烯酸类树脂板,在23℃×50%RH的条件下经过30分钟后)在0.3m/分钟的拉伸速度下为0.5N/25mm以上。【专利说明】粘合薄膜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防静电性的粘合薄膜。本专利技术的粘合薄膜可以用于容易产生静电的塑料制品等。其中,特别是作为以保护液晶显示器等中使用的偏振板、波长板、相位差板、光学补偿薄膜、反射片、增亮薄膜、扩散片等光学构件表面的目的使用的表面保护薄膜有用。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涉及粘合薄膜。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对光学构件例如表面具有凹凸的(表面不平滑的)扩散片等被粘物的粘合特性(粘附性)优良并且抑制剥离时的剥离静电电压的粘合薄膜。一般而言,表面保护薄膜通过粘合剂层贴合到被粘物(被保护物)上,为了防止被粘物的加工、运送时产生的划痕或污垢的目的而使用。例如,扩散片等光学构件中使用的表面保护薄膜为了在粘贴后装货保护或防止被粘物的加工、运送时产生的划痕或污垢的目的而使用,当实现了一系列的目的时,表面保护薄膜不再需要,最终被剥离除去。构成表面保护薄膜的基材或粘合剂以及隔片多数由塑料材料构成,因此电绝缘性高,在摩擦或剥离时产生静电。由于该剥离时产生的静电,有时尘埃附着到表面保护薄膜上而污染扩散片或其它光学构件,或者引起异物混入等粘贴状态的不良缺陷,或者密封在被粘物内部的液晶或电子电路受到损伤。因此,为了防止上述不良,对表面保护薄膜实施各种防静电处理。迄今为止,作为抑制这些静电的带电的尝试,公开了在粘合剂中添加低分子的表面活性剂、使表面活性剂从粘合剂中转印到被粘物(被保护物)上从而防止静电的方法(例如,参考专利文献I)。但是,在所述方法中,添加的低分子的表面活性剂容易渗出到粘合剂表面,在应用于表面保护薄膜的情况下,担心会污染被粘物。因此,将添加有低分子的表面活性剂的粘合剂应用于扩散片等光学构件用途的表面保护薄膜的情况下,存在损害光学特性的问题。另外,在如扩散片等在表面具有凹凸的(表面不平滑的)被粘物上粘贴表面保护薄膜后,在装货或运送时,存在表面保护薄膜从被粘物上剥离的问题,要求高粘合力。如上所述,并没有能够以良好的平衡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在防静电性、粘合特性和再剥离性重要的
,应对进一步改良表面保护薄膜的要求成为课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16546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鉴于上述事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在应用于光学构件等的表面保护薄膜的情况下,在将表面保护薄膜剥离时可以防止未防静电的被粘物的静电并且显示优良的粘合特性的防静电性粘合薄膜、以及表面保护薄膜。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在具有基材层并且在所述基材层的至少单面具有粘合剂层的粘合薄膜中,使所述粘合剂层含有(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碱金属盐和交联剂,含有特定量的所述交联剂,使所述粘合薄膜的粘合力为特定数值以上,由此,可以得到粘合特性优良、剥离时可以防止未防静电的被粘物的静电并且可以减少对被粘物的污染的防静电性粘合薄膜,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的粘合薄膜,其具有基材层并且在所述基材层的至少单面具有粘合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层含有(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碱金属盐和交联剂,相对于所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100重量份,含有2重量份以下的所述交联剂,所述粘合薄膜的粘合力(被粘物:丙烯酸类树脂板,在23°C X50%RH的条件下经过30分钟后)在0.3m/分钟的拉伸速度下为0.5N/25mm以上。另外,本专利技术中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是指丙烯酸类聚合物和/或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另外,(甲基)丙烯酸酯是指丙烯酸酯和/或甲基丙烯酸酷。本专利技术的粘合薄膜,优选剥离静电电压(被粘物:丙烯酸类树脂板,23°C X50%RH的条件下)的绝对值在IOm/分钟的剥离速度下为0.5kV以下。本专利技术的粘合薄膜,优选所述碱金属盐为锂盐。本专利技术的粘合薄膜,优选所述粘合剂层含有聚酯多元醇化合物。本专利技术的粘合薄膜,优选其为光学构件用保护薄膜。本专利技术的粘合薄膜,优选其为扩散片用保护薄膜。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粘合薄膜,粘合特性优良,并且在剥离时可以防止未防静电的被粘物的静电。特别地,对表面具有凹凸的(表面不平滑的)扩散片等光学构件(被粘物)的粘合特性(粘附性)优良,并且可以抑制剥离时的剥离静电电压,在由于静电而带电成为严重问题的光学、电子部件相关的
,可以得到具有防静电性的粘合薄膜或表面保护薄膜,非常有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粘合薄膜具有基材层并且在所述基材层的至少单面具有粘合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层含有(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碱金属盐和交联剂,相对于所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100重量份,含有2重量份以下的所述交联剂,所述粘合薄膜的粘合力(被粘物:丙烯酸类树脂板,在23°C X 50%RH的条件下经过30分钟后)在0.3m/分钟的拉伸速度下为0.5N/25mm以上。本专利技术中的粘合剂层的特征在于含有(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另外,作为所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优选含有具有碳原子数I~14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类単体作为构成成分。使用(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从操作的容易性、粘合力和再剥离性的观点考虑是优选的。本专利技术中可以使用具有碳原子数I~14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更优选具有碳原子数4~14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例如,可以列举(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等。其中,可以优选使用(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正壬酯、(甲基)丙烯酸异壬酯、(甲基)丙烯酸正癸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正十二烷酯、(甲基)丙烯酸正十三烷酯、(甲基)丙烯酸正十四烷酯等。这些丙烯酸类单体可以单独使用,另外也可以两种以上混合使用。上述具有碳原子数I~14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的配合量在单体成分中优选50重量%以上,更优选60~100重量%,进一步优选70~98重量%。配合量在上述范围内时,能够适当调节与碱金属盐的良好相互作用以及良好的粘合特性(粘附性),因此优选。作为上述具有碳原子数I~14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以外的其它可聚合单体,可以在不损害本专利技术效果的范围内使用用于调节(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或剥离性的可聚合单体等。另外,这些单体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作为在单体成分(全部)中的配合量,其它可聚合单体优选小于50重量%。作为上述其它可聚合单体,可以适当使用例如:含磺酸基单体、含磷酸基单体、含氰基单体、乙烯基酯单体、芳香族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田真理子请井夏希花木一康
申请(专利权)人: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