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器控制装置、以及变速器控制装置的输出特性调整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517955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1 15:56
提供一种使用了具有廉价结构且能更换线性螺线管单品的供电电流控制装置的变速器控制装置。线性螺线管(107n)构成为使电磁线圈(71n)、压力传感器(72n)和用于校正压力检测特性的固有偏差变动的标签电阻(73n、74n)形成为一体,在控制模块(120M)中预先存放有压力传感器(72n)的标准特性,在运转开始时,读取标签电阻(73n、74n)的电阻值,对所采用的压力传感器(72n)的压力检测特性进行校正,对电磁线圈(71n)的励磁电流进行控制以获得作为目标调整油压,即使由于油温变化而使线性螺线管(107n)的开阀特性发生变动,也能进行控制以使调整后的油压为一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提供一种使用了具有廉价结构且能更换线性螺线管单品的供电电流控制装置的变速器控制装置。线性螺线管(107n)构成为使电磁线圈(71n)、压力传感器(72n)和用于校正压力检测特性的固有偏差变动的标签电阻(73n、74n)形成为一体,在控制模块(120M)中预先存放有压力传感器(72n)的标准特性,在运转开始时,读取标签电阻(73n、74n)的电阻值,对所采用的压力传感器(72n)的压力检测特性进行校正,对电磁线圈(71n)的励磁电流进行控制以获得作为目标调整油压,即使由于油温变化而使线性螺线管(107n)的开阀特性发生变动,也能进行控制以使调整后的油压为一定。【专利说明】变速器控制装置、以及变速器控制装置的输出特性调整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装载于车辆的变速器进行控制的变速器控制装置,尤其涉及对产生与变速器控制装置中的供电电流对应的调整油压输出的多个线性螺线管的改良、对与该线性螺线管对应的供电电流控制装置的改良、以及变速器控制装置的输出特性的调整方法。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用于决定装载于车辆上的变速器的变速比(gear ratio)的变速器控制装置包括:多个线性螺线管,为了决定变速比而与变速杆的选择位置、车速、及加速踏板的踩踏程度相关联地向该多个线性螺线管进行有选择的供电,且该多个线性螺线管产生与供电电流对应的调整油压输出;以及供电电流控制装置,该供电电流控制装置对该线性螺线管的所述供电电流进行控制。由于用于决定车辆用变速器的变速比的变速器控制装置必须和内置于变速器中的多个线性螺线管进行组合调整,因此,将该变速器控制装置构建为为整体不可分的系统,进行将变速器控制装置和变速器相结合的机电一体化。在专利文献I中记载有以下内容,在作为现有示例被引用的图16所示的变速器控制装置中,一并控制多个线性螺线管121的集中型控制装置即电子控制单元122包括:一个微型计算机123、多个线性螺线管、以及与这些线性螺线管分别对应的多个驱动控制装置124,在变速器的制造步骤中,为了对具有温度依赖特性的线性螺线管121进行温度校正,因此,进行调整对应的驱动控制装置124的特性参数的操作。此外,在该专利文献I的图6中,包括将线性螺线管3和线性螺线管控制电路4构成为一体的多个线性螺线管模块1,各个线性螺线管模块I中的分散型控制装置即线性螺线管控制电路4与电子控制单兀62内的一个微处理器63的输出端口分别相连接。在各个线性螺线管模块I的制造步骤中,将构成为一体的线性螺线管3和线性螺线管控制电路4为组合状态的特性调整参数写入到线性螺线管控制电路4内的特性参数存储元件6中(参照专利文献I的图1)。由此,在变速器的制造步骤中,构成为无需对线性螺线管3和线性螺线管控制电路4的每个组合的特性参数进行调整操作。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的图1、图9中,公开了一种流量控制装置,该流量控制装置为了高精度地控制从由开闭阀46a?46c所选择的节流孔48a?48c流出的压力流体的流量,在上游位置配置线性螺线管阀64和压力传感器78,设定与所选择的流孔的有效截面积对应的上游压力,并对线性螺线管64的励磁电流进行控制以使由控制器设定的上游压力和由压力传感器78检测出的检测压力一致。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0 - 242806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7 - 26539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I)对现有技术问题的说明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现有变速控制装置中的线性螺线管模块I是将线性螺线管3和线性螺线管控制电路4构成为一体后的模块,在其组合状态下,进行用于校正线性螺线管3的温度依赖特性的调整,因此,在变速器整体的组合阶段中,无需进行与多个线性螺线管3对应的调整操作。但是,在单个线性螺线管、或单个线性螺线管控制电路之中的任一个发生异常的情况下,若仅更换其中一个,则需要对线性螺线管模块进行组合调整来进行改写特性参数存储元件的存储信息的操作,因此,存在维修更换现场中需要有昂贵的调整设备和能进行调整操作的技术人员的问题。因而,实际状况是不得不将线性螺线管和线性螺线管控制电路作为一体进行更换,因此,存在更换元器件的价格较高、不经济、且不利于节省资源的问题。此外,专利文献2公开的现有流量控制装置利用基底构件18和可挠性薄膜阀体26来高精度地控制例如气体等流体的流量,其中,基底构件18包括构成流体流路的多个金属板的层叠体,且利用线性螺线管向可挠性薄膜阀体26加压,但是由于压力传感器78的压力检测特性的固有偏差变动、线性螺线管的电流一阀体按压力的固有偏差变动、以及流量控制机构结构上的固有偏差变动,控制器难以进行精确的压力控制,需要在装载有线性螺线管阀和压力传感器的流量控制装置与控制器之间进行控制特性的调整操作。因而,在控制器或包含线性螺线管和压力传感器的流量控制装置之中的任一个发生异常而要将任一个更换成合格品的情况下,存在的问题有:需要维修更换现场有高价的调整设备和能进行调整操作的技术员。(2)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线性螺线管和与其相适应的供电电流控制装置的变速器控制装置,该线性螺线管和供电电流控制装置是在因单个线性螺线管发生异常或单个供电电流控制装置侧发生异常而要将其中一个更换成合格品的情况下,无需进行两者的组合再调整、操作性得以改善的线性螺线管和供电电流控制装置。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即使更换线性螺线管或供电电流控制装置的单品,也能抑制油温对特性变动的影响,且不会损失对操作性改善的效果。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在于极力抑制为了实现上述第一目的和第二目而产生的成本上升、且不会损失对操作性改善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目的在于提供变速器控制装置的输出特性调整方法,该方法通过与多个标签电阻进行组合来高精度地校正与所采用的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检测特性相关的固有偏差变动。本专利技术的第五目的在于提供变速器控制装置的输出特性调整方法,该方法利用I个标签电阻进行与折线特性相同的校正。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变速器控制装置包括:多个线性螺线管,该多个线性螺线管作用于内置在车辆用变速器中的油压调整阀,并产生与供电电流对应的调整油压输出;以及供电电流控制装置,该供电电流控制装置对供给各个所述线性螺线管的所述供电电流进行控制,该变速器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线性螺线管构成为将电磁线圈、检测出经所述调整油压输出调整后的调整后油压的压力传感器、以及I个或多个标签电阻形成为一体,其中,该I个或多个标签电阻具有作为参数数据的电阻值,该参数数据用于对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动作特性相关的固有偏差变动进行校正, 所述供电电流控制装置包括:驱动电路和控制模块,其中,该驱动电路利用供电电压和控制电压进行动作,该供电电压是连接在车载电池与多个所述线性螺线管整体或各个线性螺线管之间的供电用开关元件的输出电压,该控制电压是由所述车载电池供电的恒压电源的输出电压,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用于测定所述标签电阻的电阻值的测定电路;以及分别串联连接于所述线性螺线管的另一端的控制用开关元件,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微处理器,该微处理器产生用于控制所述控制用开关元件的导通状态的指令信号;RAM存储器,该RAM存储器与该微处理器协作;程序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速器控制装置,包括:多个线性螺线管,该多个线性螺线管作用于内置在车辆用变速器中的油压调整阀,并产生与供电电流对应的调整油压输出;以及供电电流控制装置,该供电电流控制装置对供给各个所述线性螺线管的所述供电电流进行控制,该变速器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线性螺线管构成为将电磁线圈、检测出经所述调整油压输出调整后的调整后油压的压力传感器、以及1个或多个标签电阻形成为一体,其中,该1个或多个标签电阻具有作为参数数据的电阻值,该参数数据用于对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动作特性相关的固有偏差变动进行校正,所述供电电流控制装置包括:驱动电路和控制模块,其中,该驱动电路利用供电电压和控制电压进行动作,该供电电压是连接在车载电池与多个所述线性螺线管整体或各个线性螺线管之间的供电用开关元件的输出电压,该控制电压是由所述车载电池供电的恒压电源的输出电压,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用于测定所述标签电阻的电阻值的测定电路;以及分别串联连接于所述线性螺线管的另一端的控制用开关元件,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微处理器,该微处理器产生用于控制所述控制用开关元件的导通状态的指令信号;RAM存储器,该RAM存储器与该微处理器协作;程序存储器,该程序存储器与所述微处理器协作;非易失性数据存储器,该非易失性数据存储器设置在该程序存储器的部分区域中或分割地设置;以及多通道AD转换器,将所述控制电压作为基准电压施加到该多通道AD转换器,所述程序存储器存放有作为标签电阻读取转换单元的控制程序,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驱动电路协作,且对所述电磁线圈的通电电流进行控制,使得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出的所述调整后油压与目标设定油压相等,所述标签电阻读取转换单元进行如下动作:根据从所述测定电路流入到所述标签电阻的测定电流和施加到所述标签电阻的测定电压之间的比 率,来计算出所述标签电阻的电阻值,基于计算出的所述电阻值,计算或选定用于对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检测特性的固有偏差变动进行校正的参数数据,并将其存放到所述数据存储器或所述RAM存储器,在接通电源开关后开始运转时,执行所述标签电阻读取转换单元的动作,即使对所述线性螺线管进行维修更换,也能根据更换后的线性螺线管中添加的标签电阻的电阻值,来调整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检测特性。...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神崎将造有米史光西崎广义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