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两管端部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51696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在管挤压中连接两个端部的装置,其中所述端部(2)的至少其中一个是已挤出的管(1)。按本发明专利技术规定,该装置可与端部力锁合和形锁合地相连接。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挤压生产线,其包括至少一个挤出机、一模具和至少一个真空罐。在此按本发明专利技术规定,在启动时或在更换型材后,借助按权利要求1至15之一所述的装置,实现熔体条和已挤出的型材的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在管挤压中连接两个端部的装置,其中所述端部的至少其中一个是已挤出的管。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挤压生产线,该生产线包括至少一个挤出机、一模具和至少一个真空罐。
技术介绍
如果希望在管挤压中更换直径,其中必要的是切断熔体条,并更换定径装置。为了继续挤出过程,必须将在模具上伸出的熔体条与一个在出料输送机中的管件相连,以便能从模具中抽出从模具中伸出的熔体条。熔体条与一个所谓的启动件的连接通常借助焊接技术完成。
技术实现思路
这种焊接是相对耗费时间的,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置,该装置以少量的手动操作实现这样的连接。结合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该目的通过以下措施实现,即所述装置可与端部力锁合和形锁合地连接。按照扩展结构规定,该装置这样地设计,使得围绕该装置的包络线的圆周可以被扩大。也就是建议一种装置,该装置在其初始状态可以被毫无问题地插入到管段中,也就是小于其内径(小包络线),并且在通过适当的措施相应正确地定位后这样地扩张,使得实现一种与管内壁形锁合和/或力锁合的连接(大包络线)。一种建议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一定位芯轴,在该定位芯轴上设置一个圆柱形的内部部件,它在一侧具有一个螺纹段,在另一侧为可活动的翼片部件。按照扩展结构规定,翼片部件的角度是可改变的,例如,这可以通过翼片部件的弹簧加载来实现。可选择地,在定位芯轴和可活动的翼片部件之间设置一个套管,该套管尽可能地包围圆柱形内部部件。借助所述螺纹段,螺母可朝定位芯轴拧紧,由此套管相对于翼片部件的相对位置可以改变,并且因此影响翼片部件相对于圆柱形内部部件的角度。因此在开始时,通过拧紧螺母借助套管将翼片部件竖起,并且因此紧紧抓住管的内侧。翼片部件的角度调整优选地这样地进行,使得它们像倒钩一样逆着装置从管中抽出的方向竖起,并且因此类似一箭头尖端,这也使向管内部的推进简化。该装置优选地在螺纹段上设有一拉环,以便例如通过钢丝绳将它与一个牵引装置连接。为了将该装置在已挤出的管中更好地对中,定位芯轴具有一个外径尽可能与已挤出的管的内径相应的部分。有利地,对于每个待加工的管储备相应的定位芯轴。因此该装置可以通过翼片部件与已挤出的管相连。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定位芯轴与一延长件连接,在该延长件上再设置一对应件,在对应件的周围可以放置还是浆膏状的熔体。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一个可充气的物体通过内压加载。因此可充气的物体在其初始形式下可以毫无问题地插入管内部,然后相应地通过内压加载,由此包络线被扩大,可充气的物体的外表面贴靠到管内壁上,并且由此形成一种形锁合的连接。按扩展结构规定,在可充气的物体的外表面上设置经由端部的内径可以与它相连的元件。这可以是具有不同粒度的表面涂层或者特殊的元件如抓爪或顶芯,它们在物体充气时同样以抓爪的形式钩住管的内表面。根据内压的配置,可以考虑的是,由此甚至形成一种管端部的变形。可充气的物体有利地设有一气门,通过该气门所述物体可被充气,在达到要求的启动过程后,通过所述气门压力可以再次卸载,以便移除该装置。在此可以规定,可以控制和调整内压力,其中这甚至可以通过挤出设备的机器控制装置来实现。该装置尤其适合在挤压生产线上使用,该生产线包括至少一个挤出机、一模具和至少一个真空罐,其中在启动时或者在更换型材之后,实现熔体条和已挤出的型材的连接。由此通过拉环,两个按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相互连接,使得如开头所描述的那样,通过出料输送机可以从模具中抽出熔体条。附图说明在附图中示意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中图1示出第一实施例的横截面,图2示出第二实施例的横截面,图3示出一种与已挤出的管的连接方案,图4示出管与作为启动管的另一个管的连接,图5示出管与熔体条的连接,图6示出另一个实施方式,图7示出在使用的状态下按照图6的实施方式。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左侧示出一个实施例的横截面,其中点划线11表示包络线,在右边的部分中分别示出该装置的头部。图1a示出小包络线11,其中翼片部件6只是最小地竖起。在图1b中,翼片部件6在明显更高地竖起,使得包络线11更大。由此可以把该装置插入到一个已挤出的管的内部,竖起翼片部件6,并因此扩大包络线11,由此实现,翼片部件6贴靠在已挤出的管的内壁上,并实现一种形锁合和/或力锁合的连接。图2示出另一个实施例,其中在这里还以点划线表示包络线11,图2a示出一个可充气的物体12,该物体与元件13连接,其中这里元件13的尖端紧贴在包络线11上。在可充气的物体12充气之后,由此包络线11被扩大,元件13朝向管1的内部压紧。在图3中再给出优选的实施例,该实施例示出按图1的横截面,其中这里点划线11还表示包络线,该包络线在这种情况下围绕翼片部件6。翼片部件6与一个圆柱形内部部件4连接,其中翼片部件在内部部件中可活动地设置。圆柱形内部部件4被一个套管7最大程度地包围,其中圆柱形内部部件4通到一螺纹段5,在螺纹段的端部设置一个拉环10。借助一个位于螺纹段5上的螺母8,定位芯轴3可以沿着圆柱形内部部件推移,由此套管7将翼片部件6竖起,并且朝管2的端部的内部压紧,形成力锁合的连接。为了定位芯轴在管1的端部2上更好地对中,定位芯轴3具有一个圆柱形的部分9,该部分尽可能地与相应的管1的内径相应。图4示出按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一种应用,其中两个已挤出的管1通过所述装置连接。在已挤出的管1中,该装置安装在管的端部2上,其中只示出在管外部可看出的定位芯轴3,螺母5紧贴在该定位芯轴上,由此,如上面所述翼片部件6朝管1的内部压紧。两个拉环10在这里通过一U形环(Schekel)连接,使得通过挤压生产线中的出料输送机可以继续输送两个管1中的一个,并由此带动另一个管1。如果在两侧中的一侧上,没有储备对接管(Rohrstumpf),而只是浆膏状的熔体,该装置可以在一侧与已挤出的管1类似图4地使用,其中在另一侧可以省去以翼片部件6的夹紧,从而得出类似于图5所示出的应用。这里再次示出一个已挤出的管1连同被装入的按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其中只能看到定位芯轴3以及螺母8、螺纹段5和拉环10。在另一侧上,在一个对应件14周围放置浆膏状的熔体17,使得在这里通过没有示出的出料输送机经由拉环10和连接两个拉环10的绳,熔体条也可以在一个定径套管中继续移动。在图6中再示出另一种实施方式。示出的是已制成的管1,在其中插入一个连接件3。一个两部分的延长件15与它相连,其中在延长件部分15a上安装在真空槽中紧贴隔板的密封件16。延长件部分15b和对应件14直接连接。在对应件14周围成形熔体17,熔体可以借助未示出的出料输送装置经由整个装置从挤压模具中抽出。就是说,在管线中断之后,已制成的管1从真空槽的第一腔中抽出,并去除端部密封件。接着,更换定径装置,延长件15的前端部分15a连同连接件3装入到第二定径装置18中,并且安装密封件16。在更换之后,插入延长件15的后端部分15b和对应件14。通过在拉杆上(带有螺纹,类似于螺纹段5)和螺母(见图3)的螺纹,相互地旋紧所有的部件,同时,一个尖端(如图3中示出的类似的实施方式)楔入到管1中(如图3中的翼片6)。接着,推到延长件15上的密封件16固定在隔壁上。现在,熔体14可以放置在对应件14周围(在延长件15的凹部,由此形成一切口),在冷却后借助缆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在管挤压中连接两个端部的装置,其中所述端部(2)中的至少一个是已挤出的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可与该端部力锁合或形锁合地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L哈克尔J多布罗夫斯基W黑德尔H沃尔特林
申请(专利权)人:辛辛那提挤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AT[奥地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