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更换定径装置的方法及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51695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在制造塑料型材时在真空槽(2)中更换定径装置(1、4)的方法,其中来自挤出机(6)的熔体条(11)经由挤压模具(5)输送给定径装置(1、4),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中断挤出过程,b)在定径装置(1、4)之前切断熔体条(11),c)用第二定径装置(4)更换第一定径装置(1),d)将已挤出的型材(7)和熔体条(11)连接,e)继续挤出过程。按本发明专利技术规定,在方法步骤a)至c)至少其中一个之前这样地预装配第二定径装置(4),使得可以简单地与供给管线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也涉及一种用于运行挤压生产线的方法,在该方法中根据位于工作位置上的定径装置(1、4)调整挤压模具(5)的物料间隙。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集成的定径装置(1、4)的真空槽,该定径装置至少设置在挤出机(6)和挤压模具(5)之后,在此,按本发明专利技术规定,设置在连接件(12)上并且与导向元件(14)连接的第一定径装置(1)可以用同样设置在连接件(12)上的第二定径装置(4)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在塑料型材的制造过程中更换真空槽中的定径装置的方法,其中从挤出机中出来的熔体条经由挤压模具输送给定径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中断挤出过程,b)在定径装置前切断熔体条,c)用第二定径装置更换第一定径装置,d)将已挤出的型材与熔体条相连接,e)继续挤出过程。
技术介绍
在当今的挤出方法中,上述的方法是在挤出运行中改变型材尺寸时的典型过程。特别是在管挤出的尺寸更换时,此过程在越来越短的周期内是必要的。因此,在工业中寻找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尽可能快地将一个型材尺寸更换到另一个型材尺寸。例如文献EP 1 508 425 A2建议,在挤出过程中进行定径装置的更换,其中不同的定径套筒通过一特殊连杆从储备中取出并且可插入到定径腔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法和一种装置,以便尽可能快地实现从一个待定径的型材尺寸到另一个型材尺寸的更换。特别是在管挤出过程中力争,在生产中断时,挤出设备的确定管直径的部分用少量的技术花费快速地更换或改变,而在生产阶段时无需使用复杂的和技术上易受影响的调整方案,但是相对于传统过程在速度和可靠性方面实现改进。方法技术上的解决方案的特征在于,至少在方法步骤a)至c)之一之前,第二定径装置这样地预装配,使得可以与供给管线简单地连接。在此尽可能使用一中心供给块(Versorgungsblock),特别是定径装置的水管和真空管连接在该供给块上。该供给块具有一用于总设备的标准接口,在步骤c)之后通过此接口用供给块的简单的元件与总设备的供给管线相连接。在一定情况下可附加地要求,也更换挤压模具的确定形状的部分,但这并不是对于管的每一次尺寸的改变都是必要的。这也允许根据挤压模具在使用与尺寸相匹配的定径装置时,通过与管的输出速度的匹配,通过挤出条的拉伸或镦粗进行调节。按扩展结构规定,在步骤b)之后,进行中间步骤b1)将型材沿挤出方向继续输送一段第一距离,和b2)将真空槽沿挤出方向移动一段第二距离。一方面从定径装置中输送型材,另一方面在挤压模具和真空槽之间提供如此大的空间,使得定径装置可从真空槽中抽出。在用第二定径装置更换第一定径装置以后,真空槽和继续输送的型材逆着挤出方向移动一段第二距离,从而尽可能重新达到出口状态。有利地,依照步骤c)更换定径装置通过以下单个步骤来完成c1)从真空槽中逆着挤出方向拉出第一定径装置,其中第一定径装置与连接件相连接,c2)所述连接件在尽可能与挤出方向垂直的平面上的运动,直到同样与连接件相连接的第二定径装置以其对称轴线与挤出方向尽可能相一致,c3)沿挤出方向移动第二定径个装置直到一相对于真空槽的规定位置,其中分步骤c2)和c3)并不是必须依次进行,而也可以同时进行。借助于定径装置的更换顺序可以实现的是,在采用第一定径装置生产期间在挤压生产线外部已经准备第二定径装置并且对于在更换的时间点以手动的方式更换第一定径装置,而无需昂贵的控制装置。挤出过程的中断因此在断裂部分相对于如今的过程减少,因为仅仅需要少量的手动操作。有利地,将连接件旋转180度,这样按照步骤c2)的运动是旋转。但也可以考虑的是,例如仅旋转60度,并且因此在连接件处设置三个或者六个不同的定径装置。根据实施方式,也可以替代旋转进行平移或者是旋转和平移的组合。为了继续进行挤出过程必要的是,切断已挤出的熔体条并且将继续输送的型材重新与其连接。在这里建议,使用一连接夹,该连接夹夹紧继续输送的型材并且由熔体条包围绕。可选择的是,可以使用一特别的启动部件,该启动部件同样与继续输送的型材以及熔体条连接。特别有利的是,连接件与设置在真空槽上的导向元件相连接,并且定径装置的移动通过导向元件运行。不言而喻地,导向装置也可以设置在挤出机上或者在一个单独的固定在地板的支架上。因此在真空槽内以一种相对简单的形式和方式定位定径装置也是可能的,因为保证精确的纵向导向。为了吸收挤出过程中较小的制造波动以及为了达到管直径小的变化,两个定径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在定径直径上可调节地构成。真空槽和定径装置与供给管线如冷却水管和真空管相连接。在定径装置更换时,必须将其与第一定径装置分离并且在更换之后重新与第二定径装置相连接。因此规定,在分步骤c2)之前将供给管线脱接并且在分步骤c2)之后重新将其连接。这可以通过一个特别的装置实现,尽可能将所有必要的供给管线都设置在该装置中,所述管线可以通过快速闭锁件开启和重新关闭。当使用多腔真空槽时,必须在各个腔室之间设置密封件。在更换型材尺寸时也必须更换密封件。因此按照扩展结构规定,在按照分步骤c2)的运动之前用于后接腔室的密封件设置在启动部件上,其中在运动之前启动部件已经插入到第二定径装置内。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可以考虑的是,不只是更换定径装置而是更换真空槽或者真空槽的一部分,其中元件的移动最好是横向于挤出装置进行。用于更换定径装置的方法也适合用于控制整个挤压生产线,其中这里结合权利要求15中的前序部分规定,根据位于工作位置的定径装置调整挤压模具的物料间隙(Massespalt)。为了实现改变的更好与第二定径装置匹配的熔体条,在生产中断时以及用于新的管尺寸的启动过程时调节挤压模具的物料间隙。此外不仅管直径而且管的壁厚都会受到影响。为此例如通过控制装置件的终端开关给挤出设备发出信号,该定径装置位于工作位置上。然后控制装置将挤压模具的物料间隙设定为一事先存储在控制装置内的值。用于传送所使采用的定径装置的其它技术解决方案是可以考虑的,其中在这里也包括手动操作信号开关。关于所述装置的解决方案的特征在于,设置在连接件上的且与导向元件相连接的第一定径装置可用同样也设置在连接件上的第二定径装置更换。因此在这种类型的真空槽中可相对快速地进行定径装置的更换。有利地导向元件设置在真空槽上,以便保证精确的线性导向。按扩展结构规定,所述定径装置的至少其中一个在定径直径上可调节地构成,因此在挤出过程中的生产波动可相对简单地被吸收。这样构成的真空槽尤其适用于在管挤出的挤压生产线上使用。附图说明在附图中示意地示出按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中图1示出挤压生产线的一部分;图2示出带有更换装置的真空槽;图3示出熔体条与已挤出的管的连接方案;图4示出按图3的实施方式的备选方案。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1中示意地示出一挤压生产线,此挤压生产线以一挤出机6开始,在该挤出机后连接一挤压模具5,一熔体条11从挤压模具中伸出并填入第一定径装置1中。该定径装置1设置在一个真空槽2中。被定径的型材7离开真空槽2,通过出料输送机继续输送。其它的后继设备例如锯和堆垛机通常连接在出料输送机之后,但它们在此未示出。为了进行在此提出的第一定径装置1的更换,必要的是,将真空槽2和定径装置1前的型材7与熔体条11切断,且在真空槽内继续输送一段预定的第一距离8,以便于使第一定径装置为空的。此外要求,将真空槽2沿挤出方向推到一段预定的第二距离9,以便于在真空槽2前形成至挤压模具5的至少这么多的空间,使定径装置可从真空槽2中移除。在按图2真空槽的示意图中清晰地示出了定径装置的更换。在此示出了真空槽2,在其上设置一导向元件14。该导向元件14与一连接件12连接。在连接件12上设置定径装置1和4,其中定径装置1通过沿与挤出方向3相反的方向的纵向移动从真空槽2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在塑料型材的制造过程中,更换在真空槽(2)中的定径装置(1、4)的方法,其中熔体条(11)从一挤出机(6)经由一挤压模具(5)输送给定径装置(1、4),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中断挤出过程,    b)在定径装置(1、4)前切断熔体条(11),     c)用第二定径装置(4)更换第一定径装置(1),    d)将已挤出的型材(7)与熔体条(11)相连接,    e)继续挤出过程,    其特征在于,至少在方法步骤a)至c)其中一个之前,第二定径装置(4)这样地预装配,使得可以与供给管线简单地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L哈克尔J多布罗夫斯基W黑德尔K桑德恩
申请(专利权)人:辛辛那提挤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AT[奥地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