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氏拟青霉的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458609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18 2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宛氏拟青霉(Paecilomyces?variotii)的检测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检测方法是使用由下述(a)或(b)的碱基序列表示的核酸来进行宛氏拟青霉(Paecilomyces?variotii)的鉴定,(a)序列号1~4和22~33中任意一个所记载的β-微管蛋白基因的部分碱基序列或其互补序列,(b)由序列号1~4和22~33中任意一个所记载的碱基序列中的1个或多个碱基缺失、置换或附加而成的并且能够用于宛氏拟青霉检测的碱基序列或其互补序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宛氏拟青霉(Paecilomyces?variotii)的检测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检测方法是使用由下述(a)或(b)的碱基序列表示的核酸来进行宛氏拟青霉(Paecilomyces?variotii)的鉴定,(a)序列号1~4和22~33中任意一个所记载的β-微管蛋白基因的部分碱基序列或其互补序列,(b)由序列号1~4和22~33中任意一个所记载的碱基序列中的1个或多个碱基缺失、置换或附加而成的并且能够用于宛氏拟青霉检测的碱基序列或其互补序列。【专利说明】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9年5月29日、申请号为200980126162.7、专利技术名称为宛氏拟青霉的检测方法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宛氏拟青霉(Paecilomyces variotii)的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宛氏拟青霉(Paecilomyces variotii)是自然界分布广泛的不完全真菌。宛氏拟青霉在其生长周期中形成由双重细胞壁组成的被称为厚垣孢子的无性孢子。已知宛氏拟青霉的厚垣孢子抗压 性能极高,即使在杀灭一般真菌的热和试剂的杀菌条件下也可以生存、增殖,是霉菌产生的原因所在。因此,宛氏拟青霉在食品工业和化妆品工业中被视作危害菌而受到重视。为此,在确立防腐、防霉的体制中,宛氏拟青霉的检测、鉴定是极为重要的。宛氏拟青霉的检测和鉴定法都以通过培养进行形态学上的种分类为主。由于该方法需要持续培养至发生形态学特征,即使最短也需要14天以上的长时间。此外,由于形态学上的鉴定需要极高的专业性,有根据不同鉴定人鉴定的结果不同的危险性,因而存在鉴定结果的可靠性的问题。因此,需要确立一种解决了快速性和可靠性问题的检测、鉴定方法。作为快速并且可靠性高的菌类检测方法,已知有将基因的特定碱基序列作为目的的扩增法(例如PCR法和LAMP法)(例如,日本特表平11-505728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61152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304763号公报、以及日本特开2007-174903号公报)。然而,这些现有技术中并没有阐明宛氏拟青霉的特异性基因区域。因此,存在难以特异性并且迅速地检测宛氏拟青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特异性、简便且迅速地检测在食品工业和化妆品工业等中被视作危害菌的宛氏拟青霉的方法。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能够适用于该方法的DNA、引物组、寡核苷酸以及检测试剂盒。如上所述难以检测出宛氏拟青霉的原因之一在于,使用现有公知引物用PCR法可能得出假阳性或者假阴性的结果。本专利技术人认为其原因在于,目前的宛氏拟青霉的基因数据库较弱,不能正确地知道宛氏拟青霉的按种保存的基因区域,因而难以设计用于特异性且迅速地检测、识别宛氏拟青霉的高灵敏度的引物等。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人对于可以特异性检测、识别宛氏拟青霉的新的DNA区域进行了潜心研究。其结果发现:在宛氏拟青霉的β_微管蛋白基因中存在着一个区域,该区域是具有能够明显区别于其它菌类有的特异性碱基序列的区域(以下,也称为“可变区”)。此外,还发现以该可变区作为靶点,就能够对上述宛氏拟青霉进行特异性且迅速地检测。基于上述认识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宛氏拟青霉(Paecilomyces variotii)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以下述(a)或(b)的碱基序列表示的核酸,对宛氏拟青霉(Paecilomyces variotii)进行鉴定。(a)序列号I-4和22-33中任意一个所记载的β -微管蛋白基因的部分碱基序列或其互补序列;(b)由序列号I-4和22-33中任意一个所记载的碱基序列中I个或多个碱基缺失、置换或附加而成的并且能够用于宛氏拟青霉检测的碱基序列或其互补序列。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用于宛氏拟青霉(Paecilomyces variotii)检测的上述(a)或(b)的喊基序列表不的DNA。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宛氏拟青霉(Paecilomyces variotii)检测用寡核苷酸,其能够和上述(a)或(b)的碱基序列表示的核酸进行杂交,并且能够作为用于特异性检测宛氏拟青霉(Paecilomyces variotii)的核酸探针或者核酸引物发挥功能。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宛氏拟青霉(Paecilomyces variotii)检测用寡核苷酸对或寡核苷酸组,该寡核苷酸对或寡核苷酸组由选自下述(e)和(f)的寡核苷酸对、下述(e)和(g)的寡核苷酸对以及下述(e)、(f)和(g)的寡核苷酸组中的至少I对或I组表示;(e)由序列号7中记载的碱基序列表示的寡核苷酸、或者由与该碱基序列具有70%以上的同源性并且能够作为核酸引物使用的碱基序列表示的寡核苷酸,(f)由序列号8中记载的碱基序列表示的寡核苷酸、或者由与该碱基序列具有70%以上的同源性并且能够作为核酸引物使用的碱基序列表示的寡核苷酸,(g)由序列号9中记载的碱基序列表示的寡核苷酸、或者由与该碱基序列具有70%以上的同源性并且能够作为核酸引物使用的碱基序列表示的寡核苷酸。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含有上述寡核苷酸对或寡核苷酸组的宛氏拟青霉(Paecilomyces variotii)检测试剂盒。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引物组,其是在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法检测宛氏拟青霉(Paecilomyces variotii)中使用的引物组,其含有以下引物:由序列号10中记载的碱基序列表示的寡核苷酸组成的引物、由序列号11中记载的碱基序列表示的寡核苷酸组成的引物、由序列号12中记载的碱基序列表示的寡核苷酸组成的引物、由序列号13中记载的碱基序列表示的寡核苷酸组成的引物、由序列号14中记载的碱基`序列表示的寡核苷酸组成的引物、以及由序列号15中记载的碱基序列表示的寡核苷酸组成的引物。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引物组,其是在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法检测宛氏拟青霉(Paecilomyces variotii)中使用的引物组,其含有以下引物:由序列号10中记载的碱基序列表示的寡核苷酸组成的引物、由序列号11中记载的碱基序列表示的寡核苷酸组成的引物、由序列号12中记载的碱基序列表示的寡核苷酸组成的引物、以及由序列号13中记载的碱基序列表示的寡核苷酸组成的引物。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引物组,其是在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法检测宛氏拟青霉(Paecilomyces variotii)中使用的引物组,其含有以下引物:由序列号16中记载的碱基序列表示的寡核苷酸组成的引物、由序列号17中记载的碱基序列表示的寡核苷酸组成的引物、由序列号18中记载的碱基序列表示的寡核苷酸组成的引物、由序列号19中记载的碱基序列表示的寡核苷酸组成的引物、由序列号20中记载的碱基序列表示的寡核苷酸组成的引物、以及由序列号21中记载的碱基序列表示的寡核苷酸组成的引物。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引物组,其是在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法检测宛氏拟青霉(Paecilomyces variotii)中使用的引物组,其含有以下引物:由序列号16中记载的碱基序列表示的寡核苷酸组成的引物、由序列号17中记载的碱基序列表示的寡核苷酸组成的引物、由序列号18中记载的碱基序列表示的寡核苷酸组成的引物、以及由序列号19中记载的碱基序列表示的寡核苷酸组成的引物。另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宛氏拟青霉(Paecilomyces?variotii)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使用由下述(a)或(b)的碱基序列表示的核酸来进行宛氏拟青霉(Paecilomyces?variotii)的鉴定,通过将下述(e)的寡核苷酸以及(f)的寡核苷酸和/或(g)的寡核苷酸用作核酸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法,对被检测体的β?微管蛋白基因的碱基序列的全部或一部分进行扩增,确认有无扩增产物,判断确认有扩增产物的被检测体中存在宛氏拟青霉,?(a)序列号1~4和22~33中任意一个所记载的β?微管蛋白基因的碱基序列或其互补序列,?(b)由序列号1~4和22~33中任意一个所记载的碱基序列中的1~3个碱基缺失、置换或附加而成的并且能够用于宛氏拟青霉检测的碱基序列或其互补序列,?(e)由序列号7中记载的碱基序列表示的寡核苷酸、或者由与该碱基序列或其互补序列中的1个碱基缺失、置换或附加而成的并且能够作为核酸引物使用的碱基序列表示的寡核苷酸,?(f)由序列号8中记载的碱基序列表示的寡核苷酸、或者由与该碱基序列或其互补序列中的1个碱基缺失、置换或附加而成的并且能够作为核酸引物使用的碱基序列表示的寡核苷酸,?(g)由序列号9中记载的碱基序列表示的寡核苷酸、或者由与该碱基序列或其互补序列中的1个碱基缺失、置换或附加而成的并且能够作为核酸引物使用的碱基序列表示的寡核苷酸。...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细谷幸一中山素一德田一矢口贵志弘佑介
申请(专利权)人:花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