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版印刷机的印刷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455682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18 18: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网版印刷机的印刷单元,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网版框、网版架、滚筒和印刷刀头,网版架的后托板上设置有网版调整锁紧装置;网版架的四个角均设置有网版压紧装置;印刷刀头包括刮印刀、设置在刮印刀上的刀架上和设置在刀架上的刀头箱,以及刮印刀保压装置、刮印刀角度调节锁紧装置、刮印刀位置调节装置和刮印刀切换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斜台式网版架,使得要清洗网布的时候只需要用手将网版架斜向抬起,气弹簧将支撑住网版架,进而使清洗网布更加简单方便。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减压阀、储油座、油缸和油阀座等组成封闭油路,以及外部气源和减压阀组成控制气路,来控制刀架,使得刀架的稳定性大大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网版印刷机的印刷单元,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网版框、网版架、滚筒和印刷刀头,网版架的后托板上设置有网版调整锁紧装置;网版架的四个角均设置有网版压紧装置;印刷刀头包括刮印刀、设置在刮印刀上的刀架上和设置在刀架上的刀头箱,以及刮印刀保压装置、刮印刀角度调节锁紧装置、刮印刀位置调节装置和刮印刀切换装置。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斜台式网版架,使得要清洗网布的时候只需要用手将网版架斜向抬起,气弹簧将支撑住网版架,进而使清洗网布更加简单方便。同时本专利技术通过减压阀、储油座、油缸和油阀座等组成封闭油路,以及外部气源和减压阀组成控制气路,来控制刀架,使得刀架的稳定性大大提升。【专利说明】网版印刷机的印刷单元
本专利技术属于印刷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网版印刷机的印刷单元。
技术介绍
印刷机是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现代印刷机一般由装版、涂墨、压印、输纸等机构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先将要印刷的文字和图像制成印版,装在印刷机上,然后由人工或印刷机把墨涂敷于印版上有文字和图像的地方,再直接或间接地转印到纸或其他承印物(如纺织品、金属板、塑胶、皮革、木板、玻璃和陶瓷)上,从而复制出与印版相同的印刷品。印刷机的专利技术和发展,对于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印刷机在印刷过程中,会有跳刀现象,加了保压装置后,可以有效的防止此现象的发生,使印刷图案达到最佳效果。但是,以往的保压装置基本都采用气缸来进行保压,由于气路会有漏气现象,使气缸保压不稳,最终印刷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印刷效果更好、操作更加方便的网版印刷机的印刷单元。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网版印刷机的印刷单元,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网版框、网版架、滚筒和印刷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版架包括由前架梁、后架梁、左架梁和右架梁拼接组成的网版支架,以及设置在前架梁内侧的前托板和设置在后架梁内侧的后托板,所述后托板上设置有网版调整锁紧装置;所述框架的四个角均设置有网版压紧装置;所述网版框包括由前板、后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拼接组成的网版框架,所述网版支架支撑设置在网版框架的内部;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底部设置有与滚筒两端的齿轮相配合的齿条,所述左架梁和右架梁的一端分别通过绞轴安装在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左侧板与左架梁之间设置有气弹簧;所述气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左架梁的外侧面,另一端固定在左侧板的内侧面;所述印刷刀头包括刮印刀、设置在刮印刀上的刀架上和设置在刀架上的刀头箱,以及刮印刀保压装置、刮印刀角度调节锁紧装置、刮印刀位置调节装置和刮印刀切换装置;所述刮印刀保压装置包括两个油缸、油阀座、储油座、减压阀和气压表,所述刀架的上部设置有两个油缸;所述油缸包括一缸体,所述缸体内设置有可往复运动的活塞和活塞杆,缸体上设置有进油口和出油口 ;所述油缸的活塞杆与刀架连接,进油口和出油口均与油阀座连通;所述油阀座与储油座连通,油阀座和储油座均固定设置在刀头箱内部,所述储油座通过气体管路与外部气源相连,所述气体管路上设置有减压阀,减压阀位于刀头箱的上表面上;气压表设置在所述气源与储油座连通的气体管路上。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网版压紧装置包括包括气缸、固定板、两个支撑板、作用臂、联动臂、压紧臂和压头;所述气缸的缸体和两个支撑板均安装在固定板上,所述压紧臂的第一端通过螺栓紧固连接有压头,压紧臂的第二端通过转轴安装在两个支撑板上,并位于两个支撑板之间;所述作用臂包括两个支臂,所述两个支臂的第一端分别固定在气缸的活塞杆的末端两侧,两个支臂的第二端与两个支撑板通过转轴连接;所述联动臂包括两个联动子臂,以及连接两个联动子臂的横臂,两个联动子臂分别设置在作用臂的两个支臂的内侧,两个联动子臂的第一端均与活塞杆固定,两个联动子臂的第二端分别通过转轴安装在压紧臂的中部,横臂压紧在压紧臂的上方,所述压紧臂的第一端设置有腰形安装槽,所述螺栓穿过腰形安装槽紧固在压紧臂上,所述压头的底部设置有尼龙垫。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网版调整锁紧装置包括后梁调节板、两个锁紧气缸、两个锁紧气缸盖第一手轮、第一丝杠、顶块、第二手轮、第二丝杠、第三手轮、第三手轮传动机构和第三丝杠,所述后梁调节板上设置有两个通孔,两个锁紧气缸分别安装在两个通孔的下方,所述锁紧气缸的活塞杆穿过所述通孔与一锁紧气缸盖连接,所述锁紧气缸盖的尺寸大于所述通孔的尺寸;第一丝杠与第二丝杠方向相互垂直;第二丝杠与第三丝杠方向平行;所述第一手轮与第一丝杠连接,第一丝杠通过第一顶轴座安装在后梁调节板上,所述第一丝杠的末端与顶块连接;所述第二手轮与第二丝杠连接,第二丝杠通过第二顶轴座安装在后梁调节板上,所述第二丝杠的末端与顶块连接;所述顶块与后架梁连接,与后架梁联动;所述第三手轮安装在后梁调节板上,并位于第二手轮的左侧,第三手轮通过第三手轮传动机构与第三丝杠相连,所述第三丝杠的末端与后架梁连接;所述第三手轮传动机构包括上同步轮、过桥同步轮、胀紧套、同步带和下同步轮,第三手轮与上同步轮相连,用于驱动上同步轮转动,所述上同步轮通过上同步轮座安装在后梁调节板的上表面,所述下同步轮通过下同步轮座安装在后梁调节板的下表面;上同步轮、过桥同步轮、胀紧套和下同步轮通过同步带进行连接传动,所述第三丝杠的端部与下同步轮连接。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刮印刀角度调节锁紧装置包括左右两块圆弧板和左右两个锁紧手柄,刀架的两端设置有呈圆弧形的刻度盘,所述圆弧板固定安装在刮印刀上,两块圆弧板分别位于刀架上两个刻度盘的外侧,两个锁紧手柄分别设置在刀架的两端,用于锁紧圆弧板与刻度盘的位置;所述圆弧板上设置有圆弧形通槽,所述锁紧手柄穿过所述圆弧形通槽,伸出圆弧板之外;所述刻度盘的端面上设置有滑槽,所述圆弧板与刻度盘相临近的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滑槽匹配的滑块;所述滑块与圆弧板为一体结构。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刮印刀位置调节装置包括调整手轮、手轮轴、连接座、摆头和油缸座,所述调整手轮可转动的安装在刀头箱上,手轮轴设置在调整手轮的内部,由调整手轮驱动其做上下运动;所述连接座固定在手轮轴的下端,与手轮轴联动;摆头固定在连接座上,并与油缸座相连,油缸安装在油缸座上,所述油缸的活塞杆通过关节轴承与刮印刀架相连。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刮印刀切换装置包括凸轮、连杆、两个直线轴承座和直线轴,所述连杆上设置有一旋转中心,所述连杆呈L型;所述连杆的一端与凸轮抵接,另一端与直线轴的底端面抵接;所述凸轮设置在机架的外部;所述直线轴安装在直线轴承座上,印刷刀头安装在直线轴的顶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网版印刷机的印刷单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与传统的只能水平拉出的网版架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网版架和网版框之间设置气弹簧,使得要清洗网布的时候只需要用手将网版架斜向抬起,气弹簧将支撑住网版架,进而使清洗网布更加简单方便。2、与传统的保压装置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减压阀、储油座、油缸和油阀座等组成一封闭油路,以及外部气源和减压阀组成一控制气路,来控制刀架,使得刀架的稳定性大大提升,从而也提升了刮印刀的稳定性。3、与传统的采用手动或普通气缸的网版压紧装置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气缸、作用臂、联动臂、压紧臂和压头的配合,组成了一气缸夹紧器,实现了对网版的压紧;该网版压紧装置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网版印刷机的印刷单元,包括机架(1),以及设置在机架(1)上的网版框(2)、网版架(3)、滚筒(4)和印刷刀头(5),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版架(3)包括由前架梁(31)、后架梁(32)、左架梁(33)和右架梁(34)拼接组成的网版支架,以及设置在前架梁(31)内侧的前托板(35)和设置在后架梁(32)内侧的后托板(36),所述后托板(36)上设置有网版调整锁紧装置(7);所述框架的四个角均设置有网版压紧装置(6);所述网版框(2)包括由前板(21)、后板(22)、左侧板(23)和右侧板(24)拼接组成的网版框架,所述网版支架支撑设置在网版框架的内部;左侧板(23)和右侧板(24)的底部设置有与滚筒(4)两端的齿轮相配合的齿条,所述左架梁(33)和右架梁(34)的一端分别通过绞轴安装在左侧板(23)和右侧板(24)上,左侧板(23)与左架梁(33)之间设置有气弹簧(25);所述气弹簧(25)的一端固定在左架梁(33)的外侧面,另一端固定在左侧板(23)的内侧面;所述印刷刀头(5)包括刮印刀(51)、设置在刮印刀(51)上的刀架(52)上和设置在刀架(52)上的刀头箱(58),以及刮印刀保压装置、刮印刀角度调节锁紧装置、刮印刀位置调节装置和刮印刀切换装置;所述刮印刀保压装置包括两个油缸(53)、油阀座(54)、储油座(55)、减压阀(56)和气压表(57),所述刀架(52)的上部设置有两个油缸(53);所述油缸(53)包括一缸体,所述缸体内设置有可往复运动的活塞和活塞杆,缸体上设置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油缸(53)的活塞杆与刀架(52)连接,进油口和出油口均与油阀座(54)连通;所述油阀座(54)与储油座(55)连通,油阀座(54)和储油 座(55)均固定设置在刀头箱(58)内部,所述储油座(55)通过气体管路与外部气源相连,所述气体管路上设置有减压阀(56),减压阀(56)位于刀头箱(58)的上表面上;气压表(57)设置在所述外部气源与储油座连通的气体管路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成勇余作将张翔夏顺青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劲豹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