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版精密供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57960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2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印刷版精密供给装置,其能够高精度地供给印刷版,使印刷版的前端与记录鼓的表面紧贴,且使印刷版的前端与记录鼓的旋转轴平行,以避免印刷版发生浮起。一种印刷版精密供给装置,具有:托盘,其具有平坦的表面,用于输送印刷版,记录鼓,其为圆筒状,并能够卷绕安装印刷版;托盘能够将印刷版以规定角度沿与托盘的表面平行的印刷版供给平面向记录鼓输送,规定角度为印刷版供给平面与水平面所形成的角度,在记录鼓上配置有多个定位销,多个定位销中的至少两个定位销固定于与记录鼓的旋转轴平行的直线上,印刷版供给平面与记录鼓相交,在向记录鼓供给印刷版时,直线位于印刷版供给平面与记录鼓的交线的下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印刷版精密供给装置,更详细地说,涉及图像记录设备的印刷版精密供给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地,彩色印刷材料是通过大量处理来生产的,比如曝光处理(其起到图像记录处理的作用)、印刷处理等。在曝光处理之前,彩色印刷材料的原始图像被分离成多种颜色,典型地是Y (黄色)、M (洋红色)、C (青色)和K (黑色,Srblack”)。由此产生各个颜色的图像数据。这样的图像数据被供应到用于曝光处理的图像记录设备。该图像记录设备具有记录鼓,在该记录鼓的外表面上安装印刷版,该印刷版起到图像记录材料的作用,其例如由招制成。在曝光处理中,图像记录设备使在记录鼓外表面上安装的印刷版受到曝光处理,·以便基于由此供应的图像数据,在印刷版上形成每个分离色的图像。换而言之,在原始图像被彩色分离成Y、M、C和K的情况下,图像记录设备在四个印刷版上描绘四种不同颜色的图像。印刷处理中所用的印刷机将油墨涂敷于已被曝光的印刷版上,每种油墨具有与相关联的印刷版对应的颜色,从而在最终的彩色印刷材料上叠加各图像。在现有的图像记录设备中,通常采用一个托盘,该托盘既能够向记录鼓输入要曝光的印刷版,又能够接收曝光完的印刷版。并且,在从托盘向记录鼓输入印刷版时,印刷版供给面与记录鼓相切,并且,在该切线上配置有多个定位销,也就是说,供给的印刷版与定位销直接接触。这样就存在如下问题,即,若供给的印刷版与定位销直接接触,则印刷版的前端在记录鼓的轴向上发生弯曲,并且无法矫正该弯曲,该印刷版的前端在弯曲的状态下直接被前端夹具夹紧固定在记录鼓上。若在该状态下卷绕印刷版,则印刷版的前端会发生浮起尤其是中央部发生浮起,从而导致曝光品质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刷版精密供给装置,其能够高精度地供给印刷版,使印刷版的前端与记录鼓的表面紧贴,且使印刷版的前端与记录鼓的旋转轴平行,以避免印刷版发生浮起。技术方案I为一种印刷版精密供给装置,具有托盘,其具有平坦的表面,用于输送印刷版,记录鼓,其为圆筒状,并能够卷绕安装所述印刷版;所述托盘能够将所述印刷版以规定角度沿与所述托盘的表面平行的印刷版供给平面向所述记录鼓输送,所述规定角度为所述印刷版供给平面与水平面所形成的角度,在所述记录鼓上配置有多个定位销,所述多个定位销中的至少两个定位销固定于与所述记录鼓的旋转轴平行的直线上,所述印刷版供给平面与所述记录鼓相交,在向所述记录鼓供给所述印刷版时,所述直线位于所述印刷版供给平面与所述记录鼓的交线的下方。技术方案2是如技术方案I所述的印刷版精密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版精密供给装置还具有开闭门,所述开闭门形成为“ < ”状并能够转动,并且具有平板状的第一引导部和平板状的第二引导部,在供给所述印刷版时开闭门打开,所述第一引导部的表面与所述托盘的表面处于同一平面。技术方案3是如技术方案I或2所述的印刷版精密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定角度为60度。技术方案4是如技术方案3所述的印刷版精密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向所述记录鼓供给所述印刷版时,与所述记录鼓相切且切线为所述直线的切面与所述印刷版供给平面平行,并且该切面和所述印刷版供给平面的之间的水平距离为3mm 5mm ο技术方案5是如技术方案I所述的印刷版精密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记录鼓上设置有前端夹具,在所述印刷版的前端与所述定位销接触时,所述前端夹具将所述印刷版的前端固定在所述记录鼓上。技术方案6是如技术方案2所述的印刷版精密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导部用于引导曝光完的所述印刷版的后端以将所述印刷版排出。技术方案7是如技术方案I所述的印刷版精密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挤压辊,在供给所述印刷版以及排出所述印刷版时,所述挤压辊接近所述记录鼓以引导所述印刷版。技术方案8是如技术方案I所述的印刷版精密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托盘上安装有多个辊,并且,所述辊能够旋转。技术方案9是如技术u方案4所述的印刷版精密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距离为3. 6mm。若采用本技术的印刷版精密供给装置,则能够精密地从托盘向记录鼓供给印刷版,使印刷版的前端与记录鼓的表面紧贴,且使印刷版的前端与记录鼓的旋转轴平行,以避免印刷版发生浮起。附图说明图I是示意性地表示本技术的图像记录设备的立体图。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本技术实施方式的图像记录设备的主视图。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本技术实施方式的图像记录设备的拆下前板后观察到的主视图。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本技术实施方式的图像记录设备的侧视图。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本技术实施方式的图像记录设备的拆下侧板后观察到的侧视图。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本技术实施方式的图像记录设备的拆下箱体后观察到的示意性立体图。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本技术实施方式的安装了前端夹具和后端夹具的记录鼓的示意性主视图。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本技术实施方式的图像记录设备的记录鼓的示意性侧视图。图9A是示意性地表示以往的从托盘向记录鼓供给印刷版的结构的概略侧视图;图9B是从图9A中的M方向观察到的图;图9C是从图9A中的N方向观察到的图。图10是示意性地表示本技术实施方式的从托盘向记录鼓供给印刷版的印刷版精密供给装置的概略侧视图。图11是示意性地表示将图10中的印刷版供给平面向左侧水平移动5mm后的概略侧视图。图12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印刷版的前端与定位销接触并被前端夹具夹 紧固定的状态下的侧视图。图13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一个比较例的图。图14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另一个比较例的图。图15是示意性地示出了在记录鼓进行高速旋转对印刷版进行曝光时各结构的概略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I 箱体2 托盘21 辊3记录鼓31定位销32前端夹具33后端夹具34 沟槽35旋转轴36旋转编码器4开闭门41第一引导部42第二引导部5挤压辊6曝光头7 风扇8 支架具体实施方式参考附图,对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图像记录设备进行说明。图I是表示本技术的图像记录设备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技术实施方式的图像记录设备的主视图。图3是表示本技术实施方式的图像记录设备的拆下前板后观察到的主视图。图4是表示本技术实施方式的图像记录设备的侧视图。图5是表示本技术实施方式的图像记录设备的拆下侧板后观察到的侧视图。图6是表示本技术实施方式的图像记录设备的拆下箱体后观察到的示意性立体图。图7是表示本技术实施方式的图像记录设备的安装了前端夹具和后端夹具的记录鼓的示意性主视图。图8是表示本技术实施方式的图像记录设备的记录鼓的示意性侧视图。图9A是表示以往的从托盘向记录鼓供给印刷版的结构的概略侧视图;图9B是从图9A中的A方向观察到的图;图9C是从图9A中的B方向观察到的图。图10是表示本技术实施方式的从托盘向记录鼓供给印刷版的印刷版精密供给装置的概略侧视图。图11是表示将图10中的印刷版供给平面向左侧水平移动5mm后的概略侧视图。图1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印刷版的前端与定位销接触并被前端夹具夹紧固定的状态下的侧视图。图1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一个比较例的图。图1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另一个比较例的图。参照图I至图14,对本技术的图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印刷版精密供给装置,具有:托盘,其具有平坦的表面,用于输送印刷版,记录鼓,其为圆筒状,并能够卷绕安装所述印刷版;所述托盘能够将所述印刷版以规定角度沿与所述托盘的表面平行的印刷版供给平面向所述记录鼓输送,所述规定角度为所述印刷版供给平面与水平面所形成的角度,在所述记录鼓上配置有多个定位销,所述多个定位销中的至少两个定位销固定于与所述记录鼓的旋转轴平行的直线上,所述印刷版供给平面与所述记录鼓相交,在向所述记录鼓供给所述印刷版时,所述直线位于所述印刷版供给平面与所述记录鼓的交线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舜祺
申请(专利权)人:美迪亚印刷设备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