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磨损测量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433459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11 2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磨损测量方法和系统,其方法包括步骤:建立用于模拟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流动特性的欧拉双流体模型;根据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结构参数建立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全尺寸模型;对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全尺寸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建立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网格模型;获取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对应的气体参数、颗粒参数、边界条件参数、初始风速;根据这些参数以及欧拉双流体模型、网格模型模拟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内的气-固两相的流动过程;通过模拟获得炉膛内气-固两相的速度场分布规律,根据速度场分布规律确定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炉内磨损量。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降低测量成本,缩短测量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磨损测量方法和系统,其方法包括步骤:建立用于模拟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流动特性的欧拉双流体模型;根据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结构参数建立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全尺寸模型;对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全尺寸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建立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网格模型;获取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对应的气体参数、颗粒参数、边界条件参数、初始风速;根据这些参数以及欧拉双流体模型、网格模型模拟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内的气-固两相的流动过程;通过模拟获得炉膛内气-固两相的速度场分布规律,根据速度场分布规律确定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炉内磨损量。通过本专利技术,可以降低测量成本,缩短测量周期。【专利说明】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磨损测量方法和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
,特别是涉及一种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磨损测量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生物质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从实验室规模到大规模的商业化应用仅仅用了短短十几年时间,对于燃烧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而言,其工业化进程更是迅速异常,正因为如此,在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运行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比较常见故障有炉内磨损、布风板泄漏、制粉系统和除灰渣系统故障等。由于炉内磨损(受热面、耐火材料、风帽等)造成的事故接近事故停炉总数的比率相当高,并且在已投运的一些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受热面磨损爆管事故也时有发生。因此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防磨措施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的可用率。高倍率循环灰的流动使炉内磨损更加严重,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炉内磨损问题是困扰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炉内磨损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成功与否。因此,对于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磨损的研究就显得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着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参数的选择和运行工况的设计,影响着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实际运行。但若采用传统的实验手段进行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磨损测量的方式,周期长、投资高、难以准确地描述生物质循环流化床的炉内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磨损测量方法和系统,可以降低测量成本,缩短测量周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磨损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用于模拟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流动特性的欧拉双流体模型;根据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结构参数建立所述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全尺寸模型;对所述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全尺寸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建立所述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网格模型;获取所述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对应的气体参数、颗粒参数、边界条件参数、初始风速;根据所述欧拉双流体模型、网格模型、气体参数、颗粒参数、边界条件参数、初始风速模拟所述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内的气-固两相的流动过程;通过所述模拟的流动过程,获得炉膛内气-固两相的速度场分布规律;根据所述速度场分布规律确定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炉内磨损量。一种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磨损测量系统,包括:第一建立模块,用于建立用于模拟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流动特性的欧拉双流体模型;第二建立模块,用于根据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结构参数建立所述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全尺寸模型;划分模块,用于对所述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全尺寸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建立所述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网格模型;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对应的气体参数、颗粒参数、边界条件参数、初始风速;模拟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欧拉双流体模型、网格模型、气体参数、颗粒参数、边界条件参数、初始风速模拟所述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内的气-固两相的流动过程;第一处理模块,通过所述模拟的流动过程,获得炉膛内气-固两相的速度场分布规律;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速度场分布规律确定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炉内磨损量。依据上述本专利技术的方案,其是建立用于模拟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流动特性的欧拉双流体模型,根据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结构参数建立所述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全尺寸模型,对所述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全尺寸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建立所述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网格模型,获取所述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对应的气体参数、颗粒参数、边界条件参数、初始风速,根据所述欧拉双流体模型、网格模型、气体参数、颗粒参数、边界条件参数、初始风速模拟所述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内的气-固两相的流动过程,通过所模拟的流动过程,获得炉膛内气-固两相的速度场分布规律,再基于该速度场分布规律确定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炉内磨损量,由于建立了欧拉双流体模型以及全尺寸模型,可以在进行了网格划后,根据获取的各相关参数(气体参数、颗粒参数、边界条件参数、初始风速)进行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内的气-固两相的流动过程进行模拟,得到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炉内磨损量,通过改变相关参数,可得出不同参数条件下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炉内磨损量,对指导生物质循环流化床运行提供了依据,且不需要进行现场试验,省去了试验装置开支,相比传统的试验方法降低了测量成本,缩短了测量周期。【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磨损测量方法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全尺寸模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全尺寸模型对应的网格模型的示意图;图4为床层压力变化沿炉膛高度分布示意图;图5为炉膛前墙固相颗粒体积分数的分布示意图;图6为炉膛后墙固相颗粒体积分数的分布示意图;图7为炉膛前后墙Y向速度随轴向高度方向的分布示意图;图8为前后墙壁面处相对磨损量随轴向尺寸的分布示意图;图9为过渡区左右墙侧附近固相速度沿Y轴向的分布示意图;图10为过渡区左右墙侧附近固相速度沿X轴向的分布示意图;图11为过渡区(y / Y = 0. 45)左右墙Y轴向相对磨损量的分布示意图;图12为过渡区(y / Y = 0. 45)左右墙X轴向相对磨损量的分布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磨损测量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 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阐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现方式不限于此。参见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磨损测量方法实施例的流 程示意图。如图1所述,本实施例中的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磨损测量方法包括如下 步骤:步骤S101 :建立用于模拟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流动特性的欧拉双流体模 型;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炉内流动特性直接影响着其炉内磨损量,因此有必要建 立用于模拟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流动特性的计算模型;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采用的用于模拟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磨损的计算模型 为欧拉双流体模型;欧拉双流体模型将颗粒相处理为类似流体的连续相(拟流体),即认为 颗粒相是与真实流体相互渗透的拟流体,包含的控制方程如下:1)连续性方程:气相的连续性方程如⑴式所示;【权利要求】1.一种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磨损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建立用于模拟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流动特性的欧拉双流体模型;根据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结构参数建立所述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全尺寸模型;对所述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磨损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建立用于模拟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流动特性的欧拉双流体模型;根据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结构参数建立所述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全尺寸模型;对所述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全尺寸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建立所述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网格模型;获取所述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对应的气体参数、颗粒参数、边界条件参数、初始风速;根据所述欧拉双流体模型、网格模型、气体参数、颗粒参数、边界条件参数、初始风速模拟所述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内的气?固两相的流动过程;通过所述模拟的流动过程,获得炉膛内气?固两相的速度场分布规律;根据所述速度场分布规律确定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炉内磨损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波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