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厚春专利>正文

空心建筑构件挤压成型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38312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心建筑构件的挤压成型模。旨在解决已有成型模所制构件存在的强度低,尺寸形状精度差的问题。本成型模,包含有进口2、出口3、喇叭形的内腔4的外模1,在外模的内腔中有芯模10,芯模有朝向进口方成人字形的舌条座11,有与舌条座相连且沿外模内腔的轴向延伸至出口、其断面与空心建筑构件的空心断面形状相吻合的至少一根舌条12。具有能制出高强度、高尺寸形状精度、各种几何形状的构件的优点。(*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建筑构件的制造设备,特别是制造中空轻型的空心建筑构件的挤压成型模。空心建筑构件是一种建筑用的轻型构件,已有的空心建筑构件如轻质墙板的制造,是用行走式挤出成型机,采用类似于手工工艺中的成组立模浇注成型法制出,所使用的行走式成型模由两侧的侧横板和两侧模板之间的圆柱形芯模构成,其成型模尤如去除两端模板的通常的手工成组立模。制造时将成型模固定在挤出成型机的挤出口,随着成型机的行走,由螺旋轴将浆料输送至两侧模内,并由机器上设置的振动设备振捣,而直接在地面上浇注成型,待其固化后人工抽出芯模。这种轻质墙板的制造,实际上是浇注成型,而不是挤压成型。因此所采用的行走式成型模存在如下的问题。1、行走式成型模只有两侧模板而没有上下模板,是一种断面为非封闭形的模具,不能承受较大的挤压力,因此制造时所采用的挤压力较小,致使墙板的质密性较差,强度低,表面的平整度差。2、行走式成型模由于只能采用浇注成形方式制造构件,为保证成型模底腔能充分地充填进料浆,其芯模就不得不采用圆柱形的形状,因此构件的孔洞率小、自重也较重。3、行走式成型模由于只能采用浇注成形方式制造构件,因此构件的断面形状不能太复杂,且构件的尺寸和形状精度低,从而给组装工程带来较大的困难。为制造高强度、高精度、自重轻的空心建筑构件,已研制出建筑构件的挤压成型机,如中国专利局公布的本专利技术人设计的CN 90212525.7的“石棉水泥浆料挤压机”。然而,这类建筑构件的挤压成型机的挤压成型模至今尚未成为实用。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采用挤压法成型高强度、高精度、空心结构的建筑构件的空心建筑构件挤压成型模。本技术根据塑性材料的滑移场理论,采用横断面为封闭形、内腔为圆滑收缩的喇叭形的外模,并在外模的内腔中设置由人字形的舌条座、和与构件的空心断面形状相吻合的舌条所构成的芯模来实现其目的。本技术的空心建筑构件挤压成型模(参见附图),包含有能与挤压机挤出口相接的进口(2)、和与空心建筑构件外形相吻合的出口(3)的外模(1),在外模的内腔中有芯模(10),上述外模的内腔(4)呈从进口圆滑地收缩到出口的喇叭形,上述芯模有朝向进口方成人字形的舌条座(11),有与舌条座相连且沿外模内腔的轴向延伸至出口、其断面与空心建筑构件的空心断面形状相吻合的至少一根舌条(12)。上述的外模(1)的内腔壁与进口口面的夹角α为22°≤α≤65°,上述的舌条座(11)的人字角β为100°≤β≤179°,舌条座的断面呈棱形,其棱角γ为20°≤γ≤100°。上述的外模(1)有沿轴线剖分的上模(5)和下模(6),有联接上模和下模的联接螺栓(7)和定位销(8),在上模和下模的剖分部有与芯模(10)的安装沉台(14)相配合的沉台座(9)。本技术的上述结构,使其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效果。一、本技术的横断面为封闭形、内腔为从进口圆滑地收缩到出口的喇叭形的外模结构,和舌条座为人字形、舌条为沿外模内腔的轴向延伸至出口、断面形状与构件的空心断面形状吻合的芯模结构,能与挤压成型机相配合,承受大的挤压力,能按塑性材料的滑移场理论,使建筑浆料产生塑性压力变形,且顺畅地成型挤出,实现挤压成型工艺,具有能制出质地紧密、高强度、高尺寸精度、高形状精度的建筑构件的优点,具有能制出各种几何形状的构件断面、和各种几何形状的空心断面的构件的优点,且由于制出的空心断面的形状突破了已有的圆形断面形状,因此具有能提高构件孔洞率的优点,从而能进一步降低制造构件的原材料消耗,进一步减轻建筑构件的自重。二、本技术经计算和试验所确定的外模的内腔壁与进口面的夹角为22°≤α≤65°,舌条座的入字角为100°≤β≤179°,舌条座的断面呈棱形且棱角为20°≤γ≤100°的数值结构,能保证挤压成型工艺的顺利进行,制出高质量的建筑构件产品。三、本技术的外模的剖分组合结构,和芯模在外模中的卡装结构,使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更换芯模方便的优点。下面,再用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说明。附图的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 是本技术的一种空心建筑构件挤压成型模的结构示意图。图2 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 是图1的B-B剖视图。图4 是图1的芯模的结构示意图。图5 是图4的俯视图。图6 是图5的C-C剖视图。图7 是使用图1的本技术的空心建筑构件挤压成型模制造的空心隔墙板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1本技术的一种空心建筑构件挤压成型模,如附图所示。由外模、芯模构成。上述外模1,呈喇叭形,有能与挤压机挤出口相联接的圆形的进口2,和与图7的空心隔墙板的外形相吻合的长方形的出口3。外模的内腔4呈从进口圆滑地收缩到出口的喇叭形。外模的内腔壁与进口口面的夹角α为22°≤α≤65°。外模由沿轴线剖分的上模5和下模6,用联接螺栓7和定位销8联接组装构成。在上模和下模的剖分部的适当部位,开制有沉孔形的沉台座9。上述芯模10,有朝向进口2方向成人字形的舌条座11,舌条座的人字角β为100°≤β≤179°,舌条座的断面呈棱形,其棱角γ为20°≤γ≤100°。上述α、β、γ角的数值根据制造建筑构件的浆料的材质和物理机构性能确定。芯模有与舌条座11相连且沿外模内腔轴向延伸至出口的多根舌条12,舌条的数量与空心隔墙板的空心孔洞13的数量相等,舌条的断面形状与空心隔墙板的空心孔洞的断面形状相同,且舌条沿进口2向出口3方向的断面尺寸逐渐放大,并使芯模10在外模1的出口3口面的形状和尺寸与空心隔墙板的断面形状和尺寸相吻合。在芯模的两侧端有安装芯模用的安装沉台14,安装沉台的形状和尺寸与上述外模1的沉台座9相配合,从而依靠安装沉台将芯模牢牢地卡装在外模的内腔中。使用时,将本实施例的空心建筑构件挤压成型模配装在建筑构件挤压机上,并选用适当的浆料,便能挤压制出如图7所示的空心隔墙板型材,待固化后即成空心隔墙板产品。权利要求1.空心建筑构件挤压成型模,包含有能与挤压机挤出口相接的进口(2)、和与空心建筑构件外形相吻合的出口(3)的外模(1),在外模的内腔中有芯模(10),其特征在于上述外模的内腔(4)呈从进口圆滑地收缩到出口的喇叭形,上述芯模有朝向进口方成人字形的舌条座(11),有与舌条座相连且沿外模内腔的轴向延伸至出口、其断面与空心建筑构件的空心断面形状相吻合的至少一根舌条(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建筑构件挤压成型模,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外模(1)的内腔壁与进口口面的夹角α为22°≤α≤65°,所说的舌条座(11)的人字角β为100°≤β≤179°,舌条座的断面呈棱形,其棱角γ为20°≤γ≤10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心建筑构件挤压成型模,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外模(1)有沿轴线剖分的上模(5)和下模(6),有联接上模和下模的联接螺栓(7)和定位销(8),在上模和下模的剖分部有与芯模(10)的安装沉台(14)相配合的沉台座(9)。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空心建筑构件的挤压成型模。旨在解决已有成型模所制构件存在的强度低,尺寸形状精度差的问题。本成型模,包含有进口2、出口3、喇叭形的内腔4的外模1,在外模的内腔中有芯模10,芯模有朝向进口方成人字形的舌条座11,有与舌条座相连且沿外模内腔的轴向延伸至出口、其断面与空心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空心建筑构件挤压成型模,包含有能与挤压机挤出口相接的进口(2)、和与空心建筑构件外形相吻合的出口(3)的外模(1),在外模的内腔中有芯模(10),其特征在于上述外模的内腔(4)呈从进口圆滑地收缩到出口的喇叭形,上述芯模有朝向进口方成人字形的舌条座(11),有与舌条座相连且沿外模内腔的轴向延伸至出口、其断面与空心建筑构件的空心断面形状相吻合的至少一根舌条(12)。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厚春马厚成冯永林
申请(专利权)人:马厚春马厚成冯永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