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嘧啶核苷类抗菌素的增效杀菌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289750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0-30 1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嘧啶核苷类抗菌素的增效杀菌组合物,含有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杀菌组合物,活性成分A选自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活性成分B选自以下任意一种组合物:霜脲氰、二氰蒽醌、缬霉威、百菌清,且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重量比为1∶80~60∶1。本发明专利技术组合物可用于防治多种农作物上的锈病、白粉病、疫病、斑点落叶病、炭疽病、黑星病、赤星病、黑斑病、黑痘病、枯萎病、纹枯病、叶斑病、霜霉病、灰霉病、稻瘟病、叶霉病、白腐病、疮痂病、细菌性角斑病、霜疫霉病;具有杀菌谱广、用药量小、耐雨水冲刷、增效明显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含嘧啶核苷类抗菌素的增效杀菌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药
,涉及一种含嘧啶核苷类抗菌素的增效杀菌组合物在作物病害上的应用。技术背景嘧啶核苷类抗菌素(agriculturalantiobiotic120)别名:农抗120;抗霉菌素120;120农用抗菌素。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是一种高效、广谱生物杀菌剂,具有预防保护和内吸治疗双重功效;本品的保护成分能在植物和果实表面上形成一层致密的高分子保护膜,对多种病原菌有强烈的抑制和阻碍作用;治疗成分能通过枝干传导到达果实内部,直接阻碍病原蛋白质的合成,导致其死亡。本品保护致密,内吸性强,连续使用不易产生抗药性,即使在多雨季节使用,仍可保持较强的内吸药效。霜脲氰(cymoxanil)化学名称:2-氰基-N-[(乙胺基)羰基]-2-(甲氧基亚胺基)乙酰胺,分子式:C7H10N4O3,霜脲氰具有接触和局部内吸作用,可抑制孢子萌发,对葡萄霜霉病、疫病等有效,与保护性杀菌剂混用以延长持效期。二氰蒽醌(dithianon)化学名称:2,3-二腈基-1,4-二硫代蒽醌,分子式:C14H4N2O2S2,该药为主要用于多种叶部病害的保护性杀菌剂,防治大白菜霜霉病,对大白菜安全。本剂遇碱分解,不能与矿物油喷雾剂混用。缬霉威(iprovalicarb)化学名称:[2-甲基-1-[1-(4-甲基苯基)-乙基氨基甲酰基]-丙基]-氨基甲酰异丙酯,分子式:C18H28N2O3,缬霉威为氨基酸酯类衍生物,具有独特的全新仿生结构使其作用机理区别于其他防治卵菌纲的杀菌剂。其作用机理为作用于真菌细胞壁和蛋白质的合成,能抑制孢子的侵染和萌发,同时能抑制菌丝体的生长,导致其变形、死亡。针对霜霉科和疫霉属真菌引起的病害具有很好的治疗和铲除作用。百菌清(chlorothalonil)化学名称:四氯间苯二腈(2,4,5,6-四氯-1,3-苯二甲腈),分子式:C8C14N2,能与真菌细胞中的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中的半胱氨酸的蛋白质结合,破坏细胞的新陈代谢而丧失生命力。其主要作用是预防真菌侵染,没有内吸传导作用,但在植物表面有良好的粘着性,不易受雨水冲刷,有较长的药效期。
技术实现思路
嘧啶核苷类抗菌素、霜脲氰、二氰蒽醌、缬霉威、百菌清单剂长期使用可能带来抗性发生、药效下降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杀菌组合物含有活性成分A、活性成分B,以及适量的表面活性剂和载体。一种含嘧啶核苷类抗菌素的增效杀菌组合物,含有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重量比为1∶80~60∶1,所述的活性成分A选自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活性成分B选自霜脲氰、二氰蒽醌、缬霉威、百菌清中之一种,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优选的重量比为1∶40~30∶1;更优选为嘧啶核苷类抗菌素与霜脲氰的重量比为1∶20~10∶1,嘧啶核苷类抗菌素与二氰蒽醌的重量比为1∶20~10∶1,嘧啶核苷类抗菌素与缬霉威重量比为1∶30~20∶1,嘧啶核苷类抗菌素与百菌清的重量比为1∶20~2∶1。所述的含嘧啶核苷类抗菌素的增效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防治禾谷类作物、果树、蔬菜、观赏植物上病害的用途;所述的病害包括:锈病、白粉病、疫病、斑点落叶病、炭疽病、黑星病、赤星病、黑斑病、黑痘病、枯萎病、纹枯病、叶斑病、霜霉病、灰霉病、稻瘟病、叶霉病、白腐病、疮痂病、细菌性角斑病、霜疫霉病。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重量比为1∶80~60∶1。通常组合物中活性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总重量的0.5%~90%,较佳的为5%~80%。根据不同的制剂类型,活性组分含量范围有所不同。通常,液体制剂含有按重量计0.5%~70%的活性物质,较佳地为5%~50%;固体制剂含有按重量计5%~80%的活性物质,较佳地为10%~80%。本专利技术的增效杀菌组合物中至少含有一种表面活性剂,以利于施用时活性组分在水中的分散。表面活性剂含量为制剂总重量的5%~30%,余量为固体或液体稀释剂。本专利技术的增效杀菌组合物所选用的表面活性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可以选自分散剂、湿润剂、粘结剂或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根据不同剂型,制剂中还可以含有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崩解剂、抗冻剂等。本专利技术的增效杀菌组合物可以由使用者在使用前经稀释或直接使用。其配制可由通常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加工方法制备,即将活性物质与液体溶剂或固体载体混合后,再加入表面活性剂如分散剂、稳定剂、湿润剂、粘结剂、消泡剂等中的一种或几种。本专利技术的增效杀菌组合物,可以按需要加工成任何农药上可接受的剂型,其中较优剂型为: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悬乳剂、水乳剂、微乳剂、微囊悬浮剂、微胶囊悬浮-悬浮剂。组合物制成可湿性粉剂时包含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1%~70%、活性成分B1%~70%、分散剂2%~10%、湿润剂2%~10%、填料余量。组合物制成水分散粒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1%~70%、活性成分B1%~70%、分散剂3%~12%、湿润剂1%~8%、崩解剂1%~10%、粘结剂0~4%、填料余量。组合物制成悬浮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0.5%~50%、活性成分B0.5%~50%、分散剂2%~10%、湿润剂2%~10%、消泡剂0.01%~2%、增稠剂0.05%~2%、抗冻剂0~8%、去离子水加至100%。组合物制成悬乳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0.5%~50%、活性成分B0.5%~50%、分散剂2%~10%、消泡剂0.01%~2%、溶剂0%~15%、增稠剂0.05%~2%、乳化剂2%~12%、抗冻剂0~8%、稳定剂0~3%、去离子水加至100%。组合物制成水乳剂时包含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0.5%~50%、活性成分B0.5%~50%、溶剂0~30%、乳化剂1%~15%、抗冻剂0~8%、增稠剂0.05%~2%、消泡剂0.01%~2%、去离子水补足余量。组合物制成微乳剂时包含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0.5%~50%、活性成分B0.5%~50%、溶剂0~30%、乳化剂3%~20%、抗冻剂0~8%、增稠剂0.05%~2%、消泡剂0.01%~2%、稳定剂0~4%,去离子水补足余量。组合物制成微囊悬浮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0.5%~50%、活性成分B0.5%~50%、高分子囊壁材料2%~10%、分散剂1%~10%、有机溶剂0~10%、乳化剂1%~7%、pH调节剂0.1%~5%、去离子水加至100%。组合物制成微囊悬浮-悬浮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0.5%~50%、活性成分B0.5%~50%、高分子囊壁材料2%~12%、表面活性剂3%~15%、有机溶剂1%~15%、乳化剂1%~6%、消泡剂0.01%~2%、增稠剂0.05%~2%、pH调节剂0.1%~5%、去离子水加至100%。本专利技术的可湿性粉剂主要技术指标:本专利技术的水分散粒剂主要技术指标:本专利技术的悬浮剂主要技术指标:本专利技术的悬乳剂主要技术指标:本专利技术的水乳剂主要技术指标:本专利技术的微乳剂主要技术指标:本专利技术的微囊悬浮剂主要技术指标:本专利技术的微囊悬浮-悬浮剂主要技术指标: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嘧啶核苷类抗菌素、霜脲氰、二氰蒽醌、缬霉威、百菌清复配后,具有明显的增效和持效作用;(2)对禾谷类作物、果树、蔬菜、观赏植物上的锈病、白粉病、疫病、斑点落叶病、炭疽病、黑星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嘧啶核苷类抗菌素的增效杀菌组合物,含有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重量比为1∶80~60∶1,所述的活性成分A选自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活性成分B选自霜脲氰、二氰蒽醌、缬霉威、百菌清中之一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嘧啶核苷类抗菌素的增效杀菌组合物,有效活性成分为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重量比为1︰80~60︰1,所述的活性成分A为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活性成分B为霜脲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嘧啶核苷类抗菌素的增效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重量比为1︰40~30︰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嘧啶核苷类抗菌素的增效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嘧啶核苷类抗菌素与霜脲氰的重量比为1︰20~10︰1。4.根据权利要求1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