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合板生产新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27261 阅读:4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胶合板生产新工艺,是将单板用针滚机进行双面滚压后,再用可倾冲压机沿着单板端头切成齿形。将一块没经处理的单板作为面层,铺在案板上为第一层,然后将上述具有齿形端头的单板双面涂胶,沿第一层板对接缝的垂直方向平铺,齿与齿互为啮合形式对接,为中间层,其后的中间层分别依第一中间层单板的对接缝垂直方向平铺,末一层铺设同第一层。然后在15-17MPa、95-110℃温度下热压15-25分钟制成板基,再在板基上双面涂胶罩面后,进入热压机,在18MPa、95-105℃下热压3-5分钟,即为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可解决成品板易翘曲和易变形的弊端,提高成品板的抗拉强度,同时也增加了成品板的弯曲强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胶合板的生产工艺,特别是涉及采用单板制备工艺的胶合板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原有胶合板的生产工艺过程是首先选取优质的单板做为面层,单面涂胶平铺在制板案子上使平铺的单板总长达到所需长度,单板与单板之间的对接缝要紧密,为第一层(面层);双面涂胶的单板沿第一层单板对接缝的垂直方向平铺,为中间层;其后的中间几层单板均依照前一中间层单板对接缝垂直方向平铺;末一层(面层)同于第一层。末层铺好后即为单成品板基,半成品板基放入热压机内热压成结实、平整的成品板基,成品板基砂光、罩面再第二次热压、砂光,按所需要的规格进行裁边,制成成品胶合板。上述的胶合板生产工艺,存在以下不足和缺陷1、制成胶合板所用的单板是一个大的单元化长纤维,长纤维制成的胶合板易翘曲,板易变形。2、成品胶合板内部的应力分布不均匀。3、成品胶合板抗拉伸强度小,易断裂。4、制板过程中,中间层单板的对接部位板易重叠而离缝,造成整个板面不平。5、因重叠离缝,造成胶合强度分布不均匀。6、从端头看,单板有重叠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胶合板存在的不足,采用将大单元化的长纤维断成小单元短纤维;改变单板直缝对接为齿与齿啮合对接工艺,使成品板内应力分布均匀,不翘曲、不变形、板面平整、胶合力强的胶合板生产新工艺。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胶合板生产新工艺,包括单板制备、铺板、热压、成品板基处理、罩面、砂光工艺过程。单板制备,单板制备需两次工艺处理,一是将单板用针滚机进行双面滚压,使单板的双面上分别压有多个针眼。二个将滚压成带有针眼的单板用可倾冲压机沿着单板的端头冲切成齿形。铺板,选取优质未经工艺处理的单板做面层,面层的单板单面涂胶,平铺在制板的案子上,做到单板之间对接缝紧密,为第一层;经工艺处理后制备的单板双面涂胶,沿着第一层单板对接缝的垂直方向平铺,单板之间的对接以其端头齿与齿互为啮合形式对接为中间层;其后的中间几层单板均依照前一中间层单板的对接缝重直方向平铺,单板之间以端头齿与齿啮合对接;末一层同于第一层,末一层铺完后即为半成品板基。热压,将半成品板基放入热压机,在压强15-17Mpa、温度95-110℃下热压15-25分钟,取出后为成品板基。成品板基处理,将成品板基不平的部位和单板对接缝处用腻子抹平,进行砂光并砂平板基。罩面,经处理的成品板基双面涂胶进行罩面,罩面后第二次放入热压机,在压强18Mpa、温度95-105℃下热压3-5分钟,完成罩面。砂光及裁边,完成罩面的板基经电子砂光机砂光,再按所需的规格裁边,即为成品胶合板。上述的单板制备工艺是将单板用针滚机进行双面等距滚压成针眼且单板不被滚针眼扎透,即为盲孔。上述的单板制备工艺是用可倾冲压机沿着与滚压针眼轨迹方向相垂直的单板端头冲切成齿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改变单板的物理性能,该项工艺是将大单元化的长纤维通过针滚机将单板双面等距压成针眼但板不被扎透,这样实现将大单元化的长纤维断成小单元短纤维,外观看类似针扎的板,达到象断且不断的效果,从而解决成品板易翘曲和易变形的弊端,同时也解决了内应力分布不均的问题,充分发挥了胶的胶合力,提高成品板的抗拉强度。另一个特点是用可倾冲压机将单板端头冲切成齿形,将带齿形单板对接为齿啮合,此项工艺对接的单板紧密、平整缝隙极小,使得成品板的板面平整,在单板对接处没起棱现象,侧观端头没有重叠和离缝现象,同时也增加了成品板的弯曲强度。具体实施方式胶合板生产新工艺,包括单板制备、铺板、热压、成品板基处理、罩面、砂光及裁边,以五层胶合板制备为例。单板制备,单板来自上道工序,在本工艺中单板制备需两道工艺处理,一是将选好的单板用针滚机进行双面等距离滚压,压上多个针眼,将大单元化的长纤维断成小单元短纤维,改变大单元长纤维的易翘曲、变形的物理性质。二个将滚压成带有针眼的单板用可倾冲压机沿着单板上与针滚机滚压的轨迹方向垂直的端头冲切成齿形。铺板,选取优质未经工艺处理的单板做为面层,用单面滚胶机进行单面涂胶,平铺在制板的案子上,使平铺的单板总长达到所需长度,做到单板之间对接缝紧密,为第一层,即面层;用双面滚胶机给经工艺处理后制备好的单板双面涂胶,沿着第一层单板对接缝的垂直方向平铺,单板之间的对接以其端头上齿与齿互为啮合形式对接,铺满为止,为中间层;其后的二个中间层单板均依照前一中间层单板的对接缝垂直方向平铺,单板之间亦用端头上齿与齿啮合对接,铺满为止;末一层同第一层,末一层铺好后即为半成品板基。热压,将铺好的半成品板基放入热压机(市购产品)内热压,使板基压合结实和平整,板基在热压机内,在压强16Mpa、温度100℃下热压22分钟,取出后为成品板基。成品板基处理,将成品板基不平的部位和面层单板接缝处用腻子抹平,待腻子干了之后,用普通砂光机进行砂光并砂平板基。罩面,成品板基处理后经双面滚胶机涂胶,以板膜进行罩面,罩面后第二次放入热压机,在压强18Mpa、温度100℃下热压4分钟,完成罩面。砂光及裁边,完成罩面的成品板基经电子砂光机(市购产品)砂光,再按所需的规格裁边,即为成品胶合板。权利要求1.胶合板生产新工艺,包括单板制备、铺板、热压、成品板基处理、罩面、砂光及裁边工艺过程,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单板制备工艺过程是将单板用针滚机进行双面滚压,使单板的双面上分别压扎有多个盲孔;再将滚压成带有盲孔的单板用可倾冲压机沿着单板的端头冲切成齿形;B、所述的铺板,是选取优质未经工艺处理的单板做为面层,用单面滚胶机进行单面涂胶,平铺在制板的案子上,使平铺的单板总长达到所需长度,做到单板之间对接缝紧密,为第一层;用双面滚胶机给经工艺处理后制备好的双面带盲孔的单板双面涂胶,沿着第一层单板对接缝的垂直方向平铺,单板之间的对接以其端头上齿与齿互为啮合形式对接,铺满为止,为中间层;其后的中间层单板分别依照前一中间层单板的对接缝垂直方向平铺,单板之间亦用端头上齿与齿啮合对接,铺满为止;末一层铺设同第一层,末一层铺好后即为半成品板基;C、所述的热压,是将半成品板基放入热压机,在压强15-17Mpa、温度95-110℃下热压15-25分钟,取出后为成品板基;D、所述的罩面,是将经处理的成品板基双面涂胶进行罩面,罩面后第二次放入热压机,在压强18Mpa、温度95-105℃下热压3-5分钟,完成罩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合板生产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板制备工艺是将单板用针滚机进行双面等距滚压成多个盲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合板生产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板的端头冲切成齿形,是用可倾冲压机沿着与滚压针眼轨迹方向相垂直的单板端头冲切成齿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合板生产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压过程的压强为16Mpa,温度为100℃,热压时间为22分钟。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合板生产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罩面过程的压强为18Mpa,温度为100℃,热压时间为4分钟。全文摘要胶合板生产新工艺,是将单板用针滚机进行双面滚压后,再用可倾冲压机沿着单板端头切成齿形。将一块没经处理的单板作为面层,铺在案板上为第一层,然后将上述具有齿形端头的单板双面涂胶,沿第一层板对接缝的垂直方向平铺,齿与齿互为啮合形式对接,为中间层,其后的中间层分别依第一中间层单板的对接缝垂直方向平铺,末一层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胶合板生产新工艺,包括单板制备、铺板、热压、成品板基处理、罩面、砂光及裁边工艺过程,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单板制备工艺过程是将单板用针滚机进行双面滚压,使单板的双面上分别压扎有多个盲孔;再将滚压成带有盲孔的单板用可倾冲压机沿着单板的 端头冲切成齿形; B、所述的铺板,是选取优质未经工艺处理的单板做为面层,用单面滚胶机进行单面涂胶,平铺在制板的案子上,使平铺的单板总长达到所需长度,做到单板之间对接缝紧密,为第一层;用双面滚胶机给经工艺处理后制备好的双面带盲孔的单板 双面涂胶,沿着第一层单板对接缝的垂直方向平铺,单板之间的对接以其端头上齿与齿互为啮合形式对接,铺满为止,为中间层;其后的中间层单板分别依照前一中间层单板的对接缝垂直方向平铺,单板之间亦用端头上齿与齿啮合对接,铺满为止;末一层铺设同第一层,末一层铺好后即为半成品板基;C、所述的热压,是将半成品板基放入热压机,在压强15-17Mpa、温度95-110℃下热压15-25分钟,取出后为成品板基;D、所述的罩面,是将经处理的成品板基双面涂胶进行罩面,罩面后第二次放入热压 机,在压强18Mpa、温度95-105℃下热压3-5分钟,完成罩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波
申请(专利权)人:葫芦岛茂华木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