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长红专利>正文

变频馒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255736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0-16 2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馒头机,具体是一种变频馒头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馒头机送面速度不可调、易产生回流面团、以及成型速度不稳定的问题。变频馒头机包括机架部分、送面部分、成型部分;所述机架部分包括箱形机架;所述送面部分包括送面箱、送面驱动电机、变频器、送面绞龙、送面辅轴、送面锥筒、第一传动链轮、第二传动链轮、第一传动链条、第三传动链轮、第四传动链轮、第二传动链条;所述成型部分包括成型箱、成型驱动减速电机、成型传动轴、第一成型辊、第二成型辊、第五传动链轮、第六传动链轮、第三传动链条、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第三传动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食堂、旅馆、饭店、招待所等各类场所。(*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频馒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部分、送面部分、成型部分;所述机架部分包括箱形机架(1);所述送面部分包括送面箱(2)、送面驱动电机(3)、变频器(4)、送面绞龙(5)、送面辅轴(6)、送面锥筒(7)、第一传动链轮(8)、第二传动链轮(9)、第一传动链条(10)、第三传动链轮(11)、第四传动链轮(12)、第二传动链条(13);送面箱(2)安装于箱形机架(1)的外顶面后部;送面驱动电机(3)安装于箱形机架(1)的内腔后部;变频器(4)安装于箱形机架(1)的内腔后部,且变频器(4)的输出端与送面驱动电机(3)的电源输入端连接;送面绞龙(5)的两端分别贯穿支撑于送面箱(2)的前、后侧壁中部;送面辅轴(6)的中部贯穿支撑于送面箱(2)的前侧壁上部;送面锥筒(7)的后端面固定于送面箱(2)的前侧外壁,且送面锥筒(7)的内腔与送面箱(2)的内腔密封连通;送面锥筒(7)套设于送面绞龙(5)的前端;第一传动链轮(8)套固于送面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上;第二传动链轮(9)套固于送面绞龙(5)的后端,且第二传动链轮(9)位于送面箱(2)的外部;第一传动链条(10)啮合于第一传动链轮(8)和第二传动链轮(9)上;第三传动链轮(11)套固于送面绞龙(5)的中部,且第三传动链轮(11)位于送面箱(2)的内腔;第四传动链轮(12)套固于送面辅轴(6)的后端,且第四传动链轮(12)位于送面箱(2)的内腔;第二传动链条(13)啮合于第三传动链轮(11)和第四传动链轮(12)上;所述成型部分包括成型箱(14)、成型驱动减速电机(15)、成型传动轴(16)、第一成型辊(17)、第二成型辊(18)、第五传动链轮(19)、第六传动链轮(20)、第三传动链条(21)、第一传动齿轮(22)、第二传动齿轮(23)、第三传动齿轮(24);成型箱(14)安装于箱形机架(1)的外顶面后部;成型箱(14)的后侧外壁与送面锥筒(7)的前端面固定,且成型箱(14)的内腔与送面锥筒(7)的内腔密封连通;成型驱动减速电机(15)安装于箱形机架(1)的内腔前部;成型传动轴(16)的两端分别贯穿支撑于成型箱(14)的前、后侧壁上部;第一成型辊(17)的两端分别贯穿支撑于成型箱(14)的前、后侧壁中部;第二成型辊(18)的两端分别贯穿支撑于成型箱(14)的前、后侧壁下部;第一成型辊(17)与第二成型辊(18)相互平行;第五传动链轮(19)套固于成型驱动减速电机(15)的输出轴上;第六传动链轮(20)套固于成型传动轴(16)的后端,且第六传动链轮(20)位于成型箱(14)的外部;第三传动链条(21)啮合于第五传动链轮(19)和第六传动链轮(20)上;第一传动齿轮(22)套固于成型传动轴(16)的前端;第二传动齿轮(23)套固于第一成型辊(17)的前端,且第二传动齿轮(23)与第一传动齿轮(22)啮合;第三传动齿轮(24)套固于第二成型辊(18)的前端,且第三传动齿轮(24)与第二传动齿轮(23)啮合;第一传动齿轮(22)、第二传动齿轮(23)、第三传动齿轮(24)均位于成型箱(14)的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长红
申请(专利权)人:赵长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