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决铸造铝合金针孔问题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250602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0-16 17: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解决铸造铝合金针孔问题的生产工艺。其技术方案是包括以下方法:(1)按照需要生产的材质进行备料,准备坩埚、压力釜、浇包和熔炼母料;(2)加入铝锭熔炼,使用保温棉覆盖炉口,进行保温,挑出模壳冷却到工艺要求的温度,浇注完成在最短的时间内,然后加压;对于薄壁件保压时间在10min以上,一般壁厚件保压时间要达到25-30min,特别厚大的铸件保压时间可延长到1h,达到保压时间后打开压力釜。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铝液完全凝固的时间内进行保压处理,在较高的气压下使得氢不会从铸件表面析出聚集成气孔,简化了操作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但质量并没有降低,仍可达到一些军用产品的高性能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解决铸造铝合金针孔问题的生产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方法:(1)按照需要生产的材质进行备料,准备坩埚、压力釜、浇包和熔炼母料;(a)浇包的准备:在使用前先用压缩空气提前清理坩埚中杂质,去除干净浇包上的氧化皮和熔渣等杂质,然后用刷子蘸涂料,涂料由10?20%无水氧化锌粉+3?5%水玻璃+余量为水搅拌制成,将浇包内外与铝合金液接触的表面涂抹均匀;然后将浇包先放在焙烧炉门下方烘烤,表面涂料略干后,将浇包置于焙烧炉中,涂料颜色变为浅黄色即可;(b)压力釜的准备:使用前在底部用耐火砖垒出一个平面,以便于模壳放置,然后空运转,检测压力釜是否有漏气,设备没有问题,开始熔炼;(c)坩埚的准备:熔炼时使用石墨坩埚,先用压缩空气提前清理坩埚中杂质,然后将坩埚放置在在中频感应炉内,通电烘炉,设定中品感应炉功率为15?20KW,将坩埚经过600?650℃焙烧1.5?2h,去除水分,直至坩埚呈暗红色;(2)加入铝锭熔炼,将温度调整至工艺温度要求,熔炼过程中用不锈钢条刮掉液体表面的杂质,化验成分合格后,使用压缩空气吹净炉嘴附近的杂物,然后使用保温棉覆盖炉口,进行保温,同时避免液体表面与空气接触造成氧化;挑出模壳冷却到工艺要求的温度,依据具体的产品结构而定,壁厚小于15mm的薄壁件,一般模壳温度降至700℃左右进行浇注,壁厚大于15mm的厚壁铸件,模壳温度当降低至400?500℃进行浇注,然后将铝液倒入底注包,用底注包对模壳进行浇注;浇注完成在最短的时间内,普通铸件时间不超过15秒,厚大铸件不超过1分钟,将浇注完成的模壳放入圆筒状压力釜中,当压力釜空间不允许再放入模壳时关闭压力釜,然后加压到0.6MPa,此时观察压力表是否正常,压力不能超过1MPa,否则铸件会产品变形;对于薄壁件保压时间在10min以上,一般壁厚件保压时间要达到25?30min,特别厚大的铸件保压时间可延长到1h,达到保压时间后打开压力釜,将模壳挑出来,待完全冷却后对模壳进行清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继东陈亚辉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嘉扬精密金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