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速溶茶粉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1713 阅读:6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速溶茶粉的制备方法,采用低温(20-30℃),中温(40-70℃)和高温(85-100℃)三段分别提取茶叶中不同沸点的香气成分和滋味物质,使茶提取液中的香气组分和滋味物质更加接近原料茶叶,再经过滤、酶解、浓缩、干燥等工艺制成的速溶茶粉,达到与用传统方法直接冲泡相同的效果。特别适用于利用各种名优茶叶为原料生产优质的速溶茶粉,如龙井、铁观音、祁门红茶和白毫银针名优茶叶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速溶茶粉的制备方法,特别是采取分段多级提取和酶解工艺生产速溶茶粉的方法。
技术介绍
速溶茶粉具有易于冲泡,方便饮用等特点,改变了人们千百年来遵循的饮茶习惯和模式,极大地方便了人们饮茶。目前,速溶茶粉通用的制造方法是将茶叶用热水进行一次浸提,经离心或过滤处理,再用反渗透浓缩或真空浓缩后,进行喷雾干燥或真空冷冻干燥制成。虽然该生产工艺经改进,提高了速溶茶的溶解性,香气和滋味物质的保留率增加,但与传统方式的直接冲泡茶叶相比,香气、滋味方面仍有较大的差异。各种名优茶叶中,如绿茶中的龙井,乌龙茶中的铁观音茶,红茶中的祁门红茶和白茶中的白毫银针等,其冲泡需要严格的程序和方法,用现有的制备方法制成的速溶茶粉,其香气和味道与传统方式冲泡相比,差距就更加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速溶茶粉的制备方法,能保留茶叶中大部分香气和味道,且在冷热水中均易于溶解,特别适用于利用各种名优茶叶制备优质的速溶茶粉。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以茶叶为原料,经分段多级提取、过滤、酶解、浓缩、干燥等工艺完成,具体步骤为:茶叶粉碎后,先用少量的去离子水浸润,以便于茶叶成分的溶出并可缩短提取时间;在茶叶中加入20-30℃的水进行第一次提取,茶叶与水的重量比为1∶4-6,提取时间为20-30分钟,过滤后制得第一提取液和残茶叶;在前述的残茶叶中加入40-70℃的水进行第二次提取,茶叶与水的重量比为1∶10-15,提取时间为10-15分钟,用滤网过滤后制得第二提取液和残茶叶;在前述的残茶叶中加入85-100℃的水进行第三次提取,茶叶与水的重量比为1∶4-6,提取时间为5-10分钟,用滤网过滤后获得第三提取液;-->将前述的第二提取液和第三提取液混合,并加入复合酶进行酶解,该复合酶为含有单宁酶、果胶酶、纤维素酶和蛋白酶的混合酶,酶解温度为40-50℃,酶解时间为10-30分钟,再经超滤,然后用反渗透膜将滤液浓缩至20-25Brix(百利度),浓缩温度为20-40℃,制得浓缩液;最后将前述的浓缩液和第一提取液混合,经真空冷冻干燥制成速溶茶粉。所述的原料茶最好为各种名优绿茶、乌龙茶、红茶、白茶或花茶中的一种,可保证制得的速溶茶粉具有优良的品质。本专利技术中,前述的过滤不仅限于滤网过滤,可采用其他公知的方式如离心分离、常压或减压过滤等。超滤膜的选择应根据原料和操作条件进行选择,一般采用截留分子量10万道尔顿的超滤膜。在进行干燥前,浓缩液应先进行超高温瞬时杀菌,杀菌温度120-140℃,时间为3-5秒。由于茶叶香气成分对温度十分敏感,提取温度越高、时间越长,香气物质的损失越大,且茶叶的香气物质在高温下提取会溶解发生裂变等反应,使香气成分发生劣变,影响茶的香气,而滋味物质稳定性相对较好,需要较高的提取温度。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结合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花茶等香气的不同特征,分别采用低温(20-30℃),中温(40-70℃)和高温(85-100℃)三段分别提取不同沸点的香气成分和滋味物质,使茶提取液中的香气组分和滋味物质更加接近原料茶叶,使制成的速溶茶粉达到与用传统方法直接冲泡相同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过程中采用复合酶对滤液进行处理,可减轻苦味,提高得率,改善冷溶性。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取龙井绿茶叶1公斤,粉碎后加入少量的去离子水浸润,再加入5公斤的去离子水在20℃条件下低温提取20分钟,提取液经高速离心后,得第一提取液。在低温提取后的残茶叶中再加入40℃的去离子水10公斤中温浸提15分钟,过滤除渣,得第二提取液。在中温提取后的残茶叶中加入70℃的水5公斤提取5分钟,过滤除渣,得第三提取液。合-->并第二提取液和第三提取液,在45℃条件下加入复合酶处理20-30分钟,然后进行碟式离心,再用截留分子量10万的超滤膜进行超滤澄清处理,然后用反渗透膜进行浓缩至20Brix(百利度),将制得的浓缩液与第一提取液合并,通过UHT超高温瞬时杀菌(120-130℃,3-5秒)进行杀菌处理,然后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制得绿茶粉样品250克。茶粉冲泡后,具有典型浓郁的龙井绿茶特征。实施例二:取铁观音茶叶1公斤,粉碎后加入少量的去离子水浸润,再加入5公斤的去离子水在30℃条件下低温提取20分钟,提取液经高速离心后,得第一提取液。在低温提取后的残茶叶中再加入60℃的去离子水10公斤中温浸提15分钟,过滤除渣,得第二提取液。在中温提取后的残茶叶中加入90℃的水5公斤提取5分钟,过滤除渣,得第三提取液。合并第二提取液和第三提取液,在45℃条件下加入复合酶处理20-30分钟,然后进行碟式离心,再用截留分子量10万的超滤膜进行超滤澄清处理,然后用反渗透膜进行浓缩至20Brix(百利度),将制得的浓缩液与第一提取液合并,通过UHT超高温瞬时杀菌(125-130℃,3-5秒)进行杀菌处理,然后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制得乌龙茶粉样品250克。茶粉冲泡后,具有典型浓郁的铁观音乌龙茶特征。实施例三:取祁门红茶叶1公斤,粉碎后加入少量的去离子水浸润,再加入5公斤的去离子水在30℃条件下低温提取20分钟,提取液经高速离心后,得第一提取液。在低温提取后的残茶叶中再加入60℃的去离子水10公斤中温浸提15分钟,过滤除渣,得第二提取液。在中温提取后的残茶叶中加入90℃的水5公斤提取5分钟,过滤除渣,得第三提取液。合并第二提取液和第三提取液,在45℃条件下加入复合酶处理20分钟,然后进行离心,再用截留分子量10万的超滤膜进行超滤澄清处理,然后用反渗透膜进行浓缩至20Brix(百利度),将制得的浓缩液与第一提取液合并,通过UHT超高温瞬时杀菌(130-135℃,3-5秒)进行杀菌处理,然后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制得红茶粉样品250克。茶粉冲泡后,具有典型浓郁的祁门红茶特征。-->实施例4取白茶叶(白毫银针)1公斤,粉碎后加入少量的去离子水浸润,再加入5公斤的去离子水在30℃条件下低温提取20分钟,提取液经高速离心后,得第一提取液。在低温提取后的残茶叶中再加入40℃的去离子水10公斤中温浸提10分钟,过滤除渣,得第二提取液。在中温提取后的残茶叶中加入70℃的水5公斤提取5分钟,过滤除渣,得第三提取液。合并第二提取液和第三提取液,在45℃条件下加入复合酶处理20分钟,然后进行离心,再用截留分子量10万的超滤膜进行超滤澄清处理,然后用反渗透膜进行浓缩至20Brix(百利度),将制得的浓缩液与第一提取液合并,通过UHT超高温瞬时杀菌(120-130℃,3-5秒)进行杀菌处理,然后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制得白茶粉样品250克。茶粉冲泡后,具有典型浓郁的白毫银针特征。上述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专利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属于侵犯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速溶茶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茶叶为原料,经分段多级提取、过滤、酶解、浓缩、干燥等工艺完成,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茶叶中加入20-30℃的水进行提取,过滤后制得第一提取液和残茶叶;B、在前述的残茶叶中加入40-70℃的水提取,过滤后制得第二提取液和残茶叶;C、在前述的残茶叶中加入85-100℃的水提取,过滤后获得第三提取液;D、将前述的第二提取液和第三提取液混合,并加入复合酶进行酶解,经精滤,超滤、浓缩制得浓缩液;E、将前述的浓缩液和第一提取液混合,经干燥制成茶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速溶茶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茶叶为原料,经分段多级提取、过滤、酶解、浓缩、干燥等工艺完成,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茶叶中加入20-30℃的水进行提取,过滤后制得第一提取液和残茶叶;B、在前述的残茶叶中加入40-70℃的水提取,过滤后制得第二提取液和残茶叶;C、在前述的残茶叶中加入85-100℃的水提取,过滤后获得第三提取液;D、将前述的第二提取液和第三提取液混合,并加入复合酶进行酶解,经精滤,超滤、浓缩制得浓缩液;E、将前述的浓缩液和第一提取液混合,经干燥制成茶粉。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速溶茶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茶为名优绿茶、乌龙茶、红茶、白茶或花茶中的一种。3.按照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名优速溶茶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步骤中,提取时茶叶与水的重量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兴俊
申请(专利权)人:大闽食品漳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