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多种抗核抗体的免疫印迹试剂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156747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9-12 21:36
一种检测多种抗核抗体的免疫印迹试剂盒,涉及一种检测多种抗核抗体的试剂盒,解决现有用于多种抗核抗体检测的免疫印迹产品质控体系不完善,不便于操作者对显色结果进行快速、直观、准确的判断的技术不足,硝酸纤维素膜或尼龙膜上含有分别由dsDNA、核小体、组蛋白、Sm、RNP/Sm、核糖体P蛋白、PCNA、SSA-60、SSA-52、SSB、CENP-B、Scl-70、JO-1、PM-Scl、ANA-M2、Mi-2、Ku共17种中的至少两种天然或重组抗原包被而成的两条以上平行的检测线,1条高浓度质控带,1条中浓度质控带,及1条低浓度质控带。通过一份临床样本和一次检测反应检测17种抗核抗体,克服单一或少数几种抗核抗体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不足、数种疾病相关自身抗体逐一单独检测在操作上的繁琐,大大提高检测效率和结果判断的准确度。(*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检测多种抗核抗体(anti-nucleic antibody,ANA)的试剂盒,属于生物医学领域。
技术介绍
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s)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其患病人数在占总人群的3~5%,据权威统计,我国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发病率在6000万人以上。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女性和中老年人,其特点是起病缓慢,病程长且反复发作,疾病的中晚期对健康危害很大,患者的生活质量低,疗效差,早期诊断有助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控制。许多自身抗体在相关疾病的发病前一段时间就可从血清中检测到。几十年来,免疫学研究已经发现多数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中存在着特异性自身抗体,抗核抗体是以真核细胞的核成分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的总称。抗核抗体(ANA)是针对细胞核抗原的自身抗体,不同类型或种类的ANA具有不同的特异性,检测ANA对诊断胶原性疾病特别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和与其密切相关的混合结缔组织疾病以及其他风湿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抗AMA-M2抗体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特异性抗体,可在90%的PBC患者中检测到,也常出现在胶原性疾病患者中,且在出现临床表现前即可产生。抗Jo-1抗体、抗PM-Scl抗体、抗Mi-2抗体和抗Ku抗体是诊断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和与肌炎相关的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重叠综合征的标志物。目前,临床实验室使用的检测样本中抗核抗体的方法包括间接免疫荧光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或免疫印迹法,但各有其不足。间接免疫荧光分析法是检测自身抗体的常用技术,其实验基质为Hep-2细胞或不同灵长类肝脏组织冰冻切片,含有完整的抗原谱。许多组织经间接免疫荧光分析法着染可提示自身抗体的存在,因其是通过细胞核或细胞浆内形成的荧光结合物(称为“核型”)来推测可能的自身抗体种类,故不能对自身抗体进行具体客观的评价,因此其特异性的证实需要其他技术如免疫印迹法、酶联免疫法等进行二级确认试验。并且对间接免疫荧光分析法着染的鉴定有一定的主观性,因而对结果的解释可能在不同时间点、不同观察者之间、新老组织切片之间存在差异。酶联免疫吸附法具有成熟度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方法简便快速、无放射性污染且检测结果排除了认为的主观判断,以及应用范围广等很多优点,但一次试验只能检测单一指标,通量低,检测成本较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辅助诊断应用推广方面存在着局限性。免疫印迹诊断试剂是在凝胶电泳和固相免疫测定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免疫生化技术,具有SDS-PAGE的高分辨力和固相免疫测定的高特异性和敏感性的优点。但是在SDS-PAGE的过程中,许多抗原决定簇的构像可能遭到破坏,不能与特异性抗体发生或者发生非特异性结合,造成结果判断错误。目前,国内外临床检验领域已有少数用于多种抗核抗体检测的免疫印迹产品,但尚无用于检测17种抗核抗体的免疫印迹产品,且现有产品质控体系不完善,不便于操作者对显色结果进行快速、直观、准确的判断。
技术实现思路
综上所述,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用于多种抗核抗体检测的免疫印迹产品质控体系不完善,不便于操作者对显色结果进行快速、直观、准确的判断的技术不足,而提出的一种检测多种抗核抗体的免疫印迹试剂盒。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检测多种抗核抗体的免疫印迹试剂盒,包括:反应膜条、酶结合物、显色底物、洗涤液、样本稀释液和终止液,其特征在于:反应膜条由载体和固定在载体上的硝酸纤维素膜或尼龙膜所组成,该硝酸纤维素膜或尼龙膜上含有分别由dsDNA、核小体、组蛋白、Sm、RNP/Sm、核糖体P蛋白、PCNA、SSA-60、SSA-52、SSB、CENP-B、Scl-70、JO-1、PM-Scl、ANA-M2、Mi-2、Ku共17种中的至少两种天然或重组抗原包被而成的两条以上平行的检测线,1条包被浓度为30-50μg/ml的高浓度质控带,1条包被浓度为15-25μg/ml的中浓度质控带,及1条包被浓度为1-10μg/ml的低浓度质控带。所述的载体为双面粘性的PVC板,正面与所述的硝酸纤维膜或尼龙膜固定粘接,背面固定粘接有透明的PET底衬板。所述的高浓度质控带、中等浓度质控带和低浓度质控带由人IgG,或抗鼠IgG或抗羊IgG划线而成。所述的酶结合物为辣根过氧化酶标记的鼠抗人IgG;所述的显色底物为四甲基联苯胺;所述的洗涤液为20×Tris缓冲液;所述样本稀释液为含封闭剂的Tris缓冲液;所述的终止液为0.1M/L硫酸。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一份临床样本和一次检测反应最多能检测17种抗核抗体,克服单一或少数几种抗核抗体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不足、数种疾病相关自身抗体逐一单独检测在操作上的繁琐,大大提高检测效率和结果判断的准确度。涉及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CREST综合征、硬皮病、混合结缔组织疾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肌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他重叠综合征。另外还有:1、反应膜条上包被的抗原为从动物组织中提取的天然抗原或采用昆虫细胞或杆状病毒真核表达的方式获得的重组蛋白,提高了与抗核抗体相关的自身免疫疾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2、抗原包被采用全自动点样仪,保证膜条上质控带及各抗原带位置的准确性,且可根据检测需求进行合理排序,区别于传统的SDS-PAGE技术按分子量大小将抗原依次分开转移至印迹膜上,同时保证了抗原决定簇构象的完整性;3、单人份膜条上同时包被有17种抗原,可实现一份临床样本一次实验最多可同时检测17种抗体,为与抗核抗体相关的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血清学依据;4、具有高浓度质控带、中等浓度质控带和低浓度质控带,使结果判断更为直观准确,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程监测及治疗预后提供全面指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试剂盒中反应膜条上抗原及质控带分布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试剂盒中反应膜条上抗原及质控带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更加容易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参照图1、图2中所示,本技术包括:反应膜条、酶结合物、显色底物、洗涤液、样本稀释液和终止液,其特征在于:反应膜条由载体和固定在载体上的硝酸纤维素膜或尼龙膜所组成,该硝酸纤维素膜或尼龙膜上含有分别由dsDNA、核小体、组蛋白、Sm、RNP/Sm、核糖体P蛋白、PCNA、SSA-60、SSA-52、SSB、CENP-B、Scl-70、JO-1、PM-Scl、ANA-M2、Mi-2、Ku共17种天然或重组抗原包被而成的17条平行的检测线7~23,1条包被浓度为30-50μg/ml的高浓度质控带4,1条包被浓度为15-25μg/ml的中浓度质控带5,及1条包被浓度为1-10μg/ml的低浓度质控带6。所述反应膜条的载体为双面粘性的PVC板25,正面与形成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检测多种抗核抗体的免疫印迹试剂盒,包括:反应膜条、酶结合物、显色底物、洗涤液、样本稀释液和终止液,其特征在于:反应膜条由载体和固定在载体上的硝酸纤维素膜或尼龙膜所组成,该硝酸纤维素膜或尼龙膜上含有两条以上平行的检测线,1条包被浓度为30?50μg/ml的高浓度质控带,1条包被浓度为15?25μg/ml的中浓度质控带,及1条包被浓度为1?10μg/ml的低浓度质控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多种抗核抗体的免疫印迹试剂盒,包括:反应膜条、酶结合物、显色底物、洗涤液、样本稀释液和终止液,其特征在于:反应膜条由载体和固定在载体上的硝酸纤维素膜或尼龙膜所组成,该硝酸纤维素膜或尼龙膜上含有两条以上平行的检测线,1条包被浓度为30-50μg/ml的高浓度质控带,1条包被浓度为15-25μg/ml的中浓度质控带,及1条包被浓度为1-10μg/ml的低浓度质控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体为双面粘性的PVC板,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鹍辉阳辉刘清波何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亚辉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