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拟真人艺术机器人领域。有关机器人的设想和制作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最初人们用树的枝条和稻草制成假人俗称“茅人”,用来驱赶野禽和野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农作物勉受侵害。后来这一构想被三国时期的诸蔼亮采纳。制成了数量可观的“茅人”用于战争,起迷惑作用。直到二十世纪补期这一启蒙性的方法才流传到西方国家,人们遇到了有毒的、危险的和劳动强度大的工作,当时利用自动控制原理制成了最简单的工业机器人,以取代人的体力劳动。近二十年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人们已着手研制各式各样的智能机器人,以取代人们的脑力劳动。当人类刚刚踏进二十一世纪,尽管世界拥有研制各种智能机器人的相关条件,由于历史和传统原因和思维惯性问题,人们始终把机器人规范为纯机械人的范畴。迫于设想设计界面的超越、迫于人们对于环境的追求、迫于人们对文化的追求,因此本技术较从前的机器人以一种界面突破,使机器人具有真人的相貌和外表,具有最基本的模拟真人的情感活动,使“她”涉及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和更加容恰地靠近人类为人类服务。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在现有智能机器人框架前题下,对功能和结构作一种大范围的改进和化减;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仿真人迎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a、头部和颈部活动处装有自动跟踪来去客人的伺服电机[1],头部、耳部装有传感探头;b、面部由仿真人复合弹性材料构成且与头壳体内相应的驱动器以经络线方式联接,完成笑容迎送客人;c、右手腕至肩部装三个活动关节段分别为[6]、[8]、[10],活动连接点分别为[7]、[9]、[11],复合材料[14]、经络线[13];d、头部和颈部的左、右转向区分别安装有迎送客人语言播放开关[18]、[19]。
【技术特征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