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在管道中作业的蠕行机器人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众所周知的管道监测和维修领域中,经常需要机器人进入管道中作业。管道机器人大致分为两种一种为行走机器人,另一种为蠕行机器人。行走机器人结构复杂,技术要求高,成本高,适应性和稳定性较差。蠕行机器人的适应性和稳定性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弹簧蠕行管道机器人》(刊号ISSN1008-4274作者戴中华《2003年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一文中提到弹簧蠕行管道机器人利用电磁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在转化为整个运动装置的动能,从而使装置运行。它存在如下问题1,只适应铁质管道,事实上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不同的环境需求,更多的新型材质管道出现,这种机器人就不能完全派上用场;2,对弹簧的要求较高,弹簧的弹性势能要与电磁能匹配,否则弹簧弹性过大过小都不能使弹簧正常的收缩,机器人也不能正常的工作;3,机器人装置效率低,电磁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再转化为整个运动装置的动能,机器人的靠的是各个弹簧的压缩依次前进,前进时后面的弹簧会对前面弹簧的压缩有反作用力,后面的定位器没有到达预定位置,从而使得前进的位移变小,影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杆蠕行管道机器人,其特征是:由两个定位器、若干个连杆机构、连接器首尾连接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利霞,杨志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联合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