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爬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12562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爬管装置,装设于待作业的管道上,包括有:一壳体;一电机,其设置于壳体内;一转轴,其可转动的设置在壳体内,且转轴的轴向与管道的轴向平行;一减速装置,其设置于壳体内,且连接于电机的输出端与转轴之间;至少一驱动链齿轮,其设置在所述转轴的一端;与驱动链齿轮数量相同的张紧轮,其设置于壳体内,且与驱动链齿轮位置对应;二周向行走轮轴,其设置于壳体外的下部;与驱动链齿轮数量相同的、呈封闭环状的齿形链,其将驱动链齿轮和张紧轮包裹于其内,经所述壳体下部的开口延伸出壳体并绕过所述二周向行走轮轴后,将管道包裹于其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携带各种作业头,具有良好的兼容性,给实际使用带来便利,降低工程成本。(*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爬管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对水下大直径罐体、单双层油气管道或导管架钢管的周向进行切割、焊接、检测等作业的爬管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的水下管道的截断、开坡口或焊接作业主要是采用手动热切割工具,其加工精度低,且受海底能见度影响,其操作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而且工作效率低下。若进行高精度的机械切割加工或焊接,需引进或租用国外设备,费用十分昂贵。而且,目前国外普遍采用的技术是爬管式切割或焊接设备,其缺点是具有较强的专用性,不能同时适应多种作业需求,如切割或焊接设备有各自的爬管装置,不能通用。这就给实际的使用带来了很多不便,而且无疑也增加了工程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对水下大直径罐体、单双层油气管道或导管架钢管的周向进行切割、焊接、检测等作业的爬管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爬管装置,装设于待作业的管道上,它包括有:一壳体;一电机,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一转轴,其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该转轴的轴向与所述管道的轴向平行;一减速装置,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连接于电机的输出端与转轴之间;至少一驱动链齿轮,其设置在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驱动链齿轮数量相同的张紧轮,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与驱动链齿轮位置对应;二周向行走轮轴,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外的下部;与所述驱动链齿轮数量相同的、呈封闭环状的齿形链,其将所述驱动链齿轮和张紧轮包裹于其内,经所述壳体下部的开口延伸出壳体并绕过所述二周向行走轮轴后,将所述管道包裹于其内。在实际操作的时候,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减速装置之间还可以设置有一过载保护器,该过载保护器的输入端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该过载保护器的输出端与减速装置-->连接。具体来说,所述减速装置包括有一CWU减速器以及一链传动减速器,该CWU减速器的输入端与所述过载保护器的输出端连接,该链传动减速器的小轮连接在该CWU减速器的输出端,该链传动减速器的大轮连接在所述转轴的中部,该大轮与小轮之间采用链连接传动。上述的爬管装置中,所述二周向行走轮轴的长度略长于壳体长度,该周向行走轮轴的两端设置有周向行走轮,且在所述管道的外圆设置有与该周向行走轮对应的周向导轨。所述二周向行走轮轴与所述齿形链的相接处套置有齿形链导链轮;所述张紧轮滑动的设置在一滑轨上,并通过一拉紧螺杆与壳体连接。另外,所述电机可以为液压马达或气马达,其位于所述壳体的后部,壳体的前部设置有一配件连接部。本技术由于采取以上设计,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驱动能力大,而且齿形链张紧在管道上作业可靠。2、本技术的爬管装置是一种载体,可以携带各种作业头,比如切割、焊接、检测装置等,具有良好的兼容性,给实际的使用带来了很多便利,降低工程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D-D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所示,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爬管装置,其装设于待作业的管道1上,它包括有:一壳体2;一电机3,其设置于壳体2内;一转轴4,其可转动的设置在壳体2内,且转轴4的轴向与管道1的轴向平行;一减速装置5,其设置于壳体2内,且连接于电机3的输出端与转轴4之间;至少一驱动链齿轮6,其设置在转轴4的一端;-->与驱动链齿轮6数量相同的张紧轮7,其设置于壳体2内,且与驱动链齿轮6位置对应,具体来说,张紧轮7滑动的设置在一滑轨71上,并通过一拉紧螺杆72与壳体2连接;二周向行走轮轴8,其设置于壳体2外的下部;与驱动链齿轮6数量相同的、呈封闭环状的齿形链9,其将驱动链齿轮6和张紧轮7包裹于其内,经壳体下部的开口21延伸出壳体2并绕过二周向行走轮轴8后,将管道1包裹于其内。本技术中,为了直接保护电机(即液压马达或气马达)、减速器,间接保护被携带的作业装置以防损坏,特别在电机3的输出端与减速装置5之间设置有一过载保护器31,过载保护器31的输入端与电机3的输出端连接,过载保护器31的输出端与减速装置5连接。上述的过载保护器31可以直接从市场购得,在此不做赘述。本实施例中,具体来说,减速装置5可以包括有一CWU减速器51(CWU的全称是CWU型圆弧圆柱蜗杆减速器,可以从市场购得),以及一链传动减速器52,该CWU减速器51的输入端与载保护器31的输出端连接,链传动减速器52的小轮(图中被遮挡,未显示)连接在CWU减速器51的输出端,链传动减速器52的大轮53连接在上述转轴4的中部,大轮53与该小轮之间采用链54连接传动。上述的减速装置5也可以是其他的结构,在此并不加以限制,其只要能完成减速的功能并将电机3的动力传递给转轴4即可。上述实施例中,二周向行走轮轴8的长度略长于壳体2的长度,从而可以在周向行走轮轴8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周向行走轮81、82,且在管道1的外圆设置有与周向行走轮82对应的周向导轨83,周向导轨83可以由两半拼装成,当然其也可以是其他的形式,在此并不加以限制。另外,二周向行走轮轴8与齿形链9的相接处套置有齿形链导链轮84;齿形链导链轮84的设置,可以减少齿形链9与周向行走轮轴8之间的摩擦力。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机可以是液压马达或气马达,比如BM-D80型液压马达,其具体位置可以位于壳体2的后部,这样在壳体2的前部便可以设置有一配件连接部22。配件连接部22处可以装载切割装置、焊接装置、检测装置等设备,从而可以实现本技术对管道周向的切割/开坡口、焊接管道、检测管道裂缝等。本技术在具体使用的时候,首先在工作船上,借助缆绳将本技术下放到-->待作业管道附近,由潜水员安装就位。安装时,壳体2纵向轴线平行于管道1轴线,在可拆装节处打开齿形链9,包绕待作业管道1后重新对接,并旋紧拉紧螺杆72,拉紧螺杆72带动张紧轮7在滑轨71上滑动,从而将齿形链9张紧,齿形链9便牢牢的“抓”在待作业的管道1上。另外,必要的时候,可以在待作业管道1上卡装周向导轨83。安装完毕后,驱动电机3转动,电机的动力经减速装置5传递给转轴4,转轴4转动带动驱动链齿轮6转动,驱动链齿轮6带动齿形链9产生位移,由于齿形链9已牢牢地“抓”在管道1的外壁上,这样便可拖动整机在齿形链9的限定下沿管道1圆周运动。作业完成后,由潜水员拆除设备并返回工作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爬管装置,装设于待作业的管道上,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    一壳体;    一电机,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一转轴,其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该转轴的轴向与所述管道的轴向平行;    一减速装置,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连接于电机的输出端与转轴之间;    至少一驱动链齿轮,其设置在所述转轴的一端;    与所述驱动链齿轮数量相同的张紧轮,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与驱动链齿轮位置对应;    二周向行走轮轴,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外的下部;    与所述驱动链齿轮数量相同的、呈封闭环状的齿形链,其将所述驱动链齿轮和张紧轮包裹于其内,经所述壳体下部的开口延伸出壳体并绕过所述二周向行走轮轴后,将所述管道包裹于其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爬管装置,装设于待作业的管道上,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一壳体;一电机,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一转轴,其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该转轴的轴向与所述管道的轴向平行;一减速装置,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连接于电机的输出端与转轴之间;至少一驱动链齿轮,其设置在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驱动链齿轮数量相同的张紧轮,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与驱动链齿轮位置对应;二周向行走轮轴,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外的下部;与所述驱动链齿轮数量相同的、呈封闭环状的齿形链,其将所述驱动链齿轮和张紧轮包裹于其内,经所述壳体下部的开口延伸出壳体并绕过所述二周向行走轮轴后,将所述管道包裹于其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减速装置之间设置有一过载保护器,该过载保护器的输入端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该过载保护器的输出端与减速装置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爬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装置包括有一CWU减速器以及一链传动减速器,该CWU减速器的输入端与所述载保护器的输出端连接,该链传动减速器的小轮连接在该CWU减速器的输出端,该链传动减速器的大轮连接在所述转轴的中部,该大轮与小轮之间采用链连接传动。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庆鑫房晓明弓海霞王立权刘贺平贾鹏潘东民高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