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贯穿式防爆胎真空助力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95559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9 05: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贯穿式防爆胎真空助力器,包括前壳体、后壳体、助力盘、膜片,膜片将前壳体与后壳体围成的腔室分隔成前腔和后腔,前腔和后腔分别连通发动机进气管和大气管道;两个双头螺栓分别贯穿前壳体、膜片和后壳体,并伸出前壳体和后壳体之外;所述膜片可在双头螺栓中间部位滑动且密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贯穿结构可以使制动时受力变形小,减少电磁阀重量,重量的减轻可以降低由于振动对电磁阀产品损坏可能性,对BMCS紧急刹车制动的灵敏性及制动可靠性更加有利。(*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真空助力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贯穿式防爆胎真空助力器
技术介绍
真空助力器是一种真空助力的伺服装置,常与汽车的制动装置配合使用,使驾驶员在踩刹车时省力。专利号为ZL200920200258.0的中国技术专利《带电磁阀真空助力器》中公开了一种带电磁阀真空助力器,其包括前、后壳体及膜片,膜片将前、后壳体围成的腔室分隔成前腔和后腔,前腔和后腔分别连通发动机进气管和大气管道,膜片上连接有推杆,推杆上安装有推杆头,推杆头设有前后腔通道,前后腔通道通过电器控制元件控制打开及闭合,大气通道由后腔电磁阀控制打开及闭合。该专利可自动实现刹车、减速而不受驾驶员操作影响,从而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但是,这种结构的真空助力器中电磁阀重量较大,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贯穿式防爆胎真空助力器。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贯穿式防爆胎真空助力器,包括前壳体、后壳体、助力盘、膜片,膜片将前壳体与后壳体围成的腔室分隔成前腔和后腔,前腔和后腔分别连通发动机进气管和大气管道;膜片上连接有推杆,推杆上安装有推杆头,推杆头上设有前后腔通道,前后腔通道通过电器控制元件控制打开及闭合,大气通道由后腔电磁阀控制打开及闭合;其特征在于,两个双头螺栓分别贯穿前壳体、膜片和后壳体,并伸出前壳体和后壳体之外;所述膜片可在双头螺栓中间部位滑动且密封。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电器控制元件为一电磁铁。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电磁铁与推杆头位置对应,前后腔通道上与电磁铁的对应处固定安装有密封件,电磁铁与推杆头之间设置有回位弹簧。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电磁铁通过导线与设置在前腔外壁的电源插头相连。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在于,后腔电磁阀安装在后壳体的进气螺栓上。本技术所述的贯穿式防爆胎(BMCS)真空助力器,采用了将电磁铁、电磁阀与贯穿式真空助力器结合的方式。在车辆行驶速度大于40KM/h出现爆胎时,通过电磁阀的自动开闭控制及电磁铁吸力,就会在500ms内实现助力器紧急制动。为了防止追尾事故发生,还可使汽车行驶速度减为设定速度以下自动解除制动,从而达到降低和化解爆胎风险的目的,又能防止或减少发生由于制动导致追尾事故的可能性,有效化解爆胎危险。本技术采用贯穿结构可以使制动时受力变形小,减少电磁阀重量,重量的减轻可以降低由于振动对电磁阀产品损坏可能性,对BMCS紧急刹车制动的灵敏性及制动可靠性更加有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贯穿式防爆胎真空助力器的结构图;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I前壳体、2后壳体、3膜片、4助力盘、5进气螺栓、6、电磁阀、7电磁铁、8双头螺栓、9电源插头、10推杆、11推杆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贯穿式防爆胎真空助力器,包括前壳体11、后壳体2、助力盘4、膜片3,膜片3将前壳体11与后壳体2围成的腔室分隔成前腔和后腔,前腔和后腔分别连通发动机进气管和大气管道;膜片3上连接有推杆10,推杆10上安装有推杆头11,推杆头11上设有前后腔通道,前后腔通道通过电器控制元件控制打开及闭合,大气通道由后腔电磁阀6控制打开及闭合;两个双头螺栓8分别贯穿前壳体11、膜片3和后壳体2,并伸出前壳体11和后壳体2之外;所述膜片3可在双头螺栓8中间部位滑动且密封。后腔电磁阀6安装在后壳体2的进气螺栓5上。所述电器控制元件为一电磁铁7,电磁铁7与推杆头11位置对应,前后腔通道上与电磁铁7的对应处固定安装有密封件,电磁铁7与推杆头11之间设置有回位弹簧。电磁铁7通过导线与设置在前腔外壁的电源插头9相连。在紧急情况下(比如爆胎),汽车控制系统向电器控制元件即后腔电磁阀6发出电信号,使得电磁铁7动作,与推杆头11紧贴,封堵住前后腔通道,后腔电磁阀6打开进气螺栓5上的通道,将后腔与外界连通,此时前腔被发动机抽成真空,后腔进入空气,制动总泵产生制动。以上所述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皆应属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贯穿式防爆胎真空助力器,包括前壳体(1)、后壳体(2)、助力盘(4)、膜片(3),膜片(3)将前壳体(1)与后壳体(2)围成的腔室分隔成前腔和后腔,前腔和后腔分别连通发动机进气管和大气管道;膜片(3)上连接有推杆(10),推杆(10)上安装有推杆头(11),推杆头(11)上设有前后腔通道,前后腔通道通过电器控制元件控制打开及闭合,大气通道由后腔电磁阀(6)控制打开及闭合; 其特征在于,两个双头螺栓(8)分别贯穿前壳体(I)、膜片(3)和后壳体(2),并伸出前壳体(I)和后壳体(2)之外;所述膜片(3)可在双头螺栓(8)中间部位滑动且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贯穿式防爆胎真空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控制元件为一电磁铁(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贯穿式防爆胎真空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7)与推杆头(11)位置对应,前后腔通道上与电磁铁(7 )的对应处固定安装有密封件,电磁铁(7 )与推杆头(11)之间设置有回位弹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贯穿式防爆胎真空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7)通过导线与设置在前腔外壁的电源插头(9)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贯穿式防爆胎真空助力器,其特征在于,后腔电磁阀(6)安装在后壳体(2)的进气螺栓(5)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贯穿式防爆胎真空助力器,包括前壳体、后壳体、助力盘、膜片,膜片将前壳体与后壳体围成的腔室分隔成前腔和后腔,前腔和后腔分别连通发动机进气管和大气管道;两个双头螺栓分别贯穿前壳体、膜片和后壳体,并伸出前壳体和后壳体之外;所述膜片可在双头螺栓中间部位滑动且密封。本技术采用贯穿结构可以使制动时受力变形小,减少电磁阀重量,重量的减轻可以降低由于振动对电磁阀产品损坏可能性,对BMCS紧急刹车制动的灵敏性及制动可靠性更加有利。文档编号B60T13/72GK203157983SQ20132018260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1日专利技术者陈集, 雷得胜 申请人:温州市东启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贯穿式防爆胎真空助力器,包括前壳体(1)、后壳体(2)、助力盘(4)、膜片(3),膜片(3)将前壳体(1)与后壳体(2)围成的腔室分隔成前腔和后腔,前腔和后腔分别连通发动机进气管和大气管道;膜片(3)上连接有推杆(10),推杆(10)上安装有推杆头(11),推杆头(11)上设有前后腔通道,前后腔通道通过电器控制元件控制打开及闭合,大气通道由后腔电磁阀(6)控制打开及闭合;其特征在于,两个双头螺栓(8)分别贯穿前壳体(1)、膜片(3)和后壳体(2),并伸出前壳体(1)和后壳体(2)之外;所述膜片(3)可在双头螺栓(8)中间部位滑动且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集雷得胜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东启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