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式双电机驱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095288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9 05: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模式双电机驱动系统,包括:所述第一电动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变速箱的第一输入轴连接,第二电动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变速箱的第二输入轴连接,所述变速箱的第一输入轴与变速箱的第二输入轴之间通过一离合器连接,所述变速箱内设有至少3挡结构,偶数挡分布在变速箱的第一输入轴上,奇数挡分布在变速箱的第二输入轴上,所述偶数挡之间通过偶数挡同步器连接,所述奇数挡之间通过奇数挡同步器连接。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用离合器连接变速箱的第一输入轴与第二输入轴,即可实现多模式的换挡,易于实现,通过两个电机的驱动组合控制,即可实现动力性和经济性的优化组合;且换挡通过双电机切换控制实现,无动力中断,舒适性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动力驱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模式双电机驱动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峻,电动汽车目前被国内外普遍认为是汽车工业发展的方向,其大规模推广应用不仅可以节能减排,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是许多国家摆脱对石油过度依赖、解决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现有的纯电动电驱动系统方案,按照变速方案分为两种,一种是采用单极减速装置的驱动系统,没有变速箱,采用单级减速齿轮实现减速,通过电机的调速来实现无级调速,但是由于无变速功能,很难兼顾加速时间与最高车速的矛盾,且在常用工况运行时,很难优化电机的工作区间以改善驱动系统效率;另外一种方案是采用传统多挡变速器的驱动方案,该方案能够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但是使得驱动系统结构复杂,驱动效率降低,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模式双电机驱动系统,通过两个电机的驱动组合控制,即可实现动力性和经济性的优化组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多模式双电机驱动系统,包括:第一电动机、第二电动机、变速箱,所述第一电动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变速箱的第一输入轴连接,第二电动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变速箱的第二输入轴连接,所述变速箱的第一输入轴与变速箱的第二输入轴之间通过一离合器连接,所述变速箱内设有4挡结构,分别为I挡齿轮组、2挡齿轮组、3挡齿轮组以及4挡齿轮组,所述I挡齿轮组与3挡齿轮组设于变速箱的第二输入轴上,2挡齿轮组与4挡齿轮组设于变速箱的第一输入轴上,所述I挡齿轮组与3挡齿轮组之间设有奇数挡同步器,2挡齿轮组与4挡齿轮组之间设有偶数挡同步器。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变速箱的输出轴上设有主减速器,所述主减速器与一差速器连接。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变速箱内设有5挡或6挡结构。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动机与第二电动机均包括发电模式、电动模式。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离合器为电控离合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多模式双电机驱动系统结构简单,用离合器连接变速箱的第一输入轴与第二输入轴,即可实现多模式的换挡,易于实现,通过两个电机的驱动组合控制,即可实现动力性和经济性的优化组合;且换挡通过双电机切换控制实现,无动力中断,舒适性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多模式双电机驱动系统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第一电动机,2、第二电动机,3、变速箱的第一输入轴,4、变速箱的第二输入轴,5、变速箱的输出轴,6、奇数挡同步器,7、偶数挡同步器,8、主减速器,9、差速器,10、离合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请参阅图1,本技术的一种多模式双电机驱动系统,包括:第一电动机1、第二电动机2、变速箱,所述第一电动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变速箱的第一输入轴3连接,第二电动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变速箱的第二输入轴4连接,所述变速箱的第一输入轴3与变速箱的第二输入轴4之间通过一电控离合器连接。所述变速箱内设有4挡结构,分别为I挡齿轮组、2挡齿轮组、3挡齿轮组以及4挡齿轮组,所述I挡齿轮组与3挡齿轮组设于变速箱的第二输入轴4上,2挡齿轮组与4挡齿轮组设于变速箱的第一输入轴3上,所述I挡齿轮组与3挡齿轮组之间设有1/3挡同步器,即奇数挡同步器6,2挡齿轮组与4挡齿轮组之间设有2/4挡同步器,即偶数挡同步器7。所述变速箱的输出轴5上设有主减速器8,所述主减速器8与一差速器9连接。根据车型不同,匹配的不同的挡位数量,变速箱内可设有5挡、6挡或更多挡位结构。上述的所述第一电动机I与第二电动机2均包括发电模式、电动模式。以变速箱内的结构为4挡结构为例,多模式双电机驱动系统能够实现多种模式,包括电机驱动模式,驱动时,如果驱动需求功率较小,可选择第一电动机I或第二电动机2单独驱动,以获得良好的驱动经济性能,此时,如果离合器10分离,根据所选择驱动电机的不同,可以分别选择I或3挡齿轮组、2或4挡齿轮组驱动。如果离合器10结合,则可以选择1-4挡齿轮组中任意挡位进行驱动。当大功率驱动需求时,可双电机联合驱动,获得良好的动力性能,此时,如果离合器10分离,可分别选择I或3挡齿轮组和2或4挡齿轮组进行驱动。如果离合器10结合,则可以选择1-4挡齿轮组中任意挡位进行驱动。电机倒车模式,电机反转,根据倒车需求功率的大小,也可以实现单电机倒车和双电机倒车,驱动方法与电机驱动模式相同。制动能量回收模式,第一电动机I与第二电动机2均工作在发电模式,也可以选择单电机发电或双电机发电,驱动方法与电机驱动模式相同。具体的驱动方法组合见下表:权利要求1.一种多模式双电机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动机、第二电动机、变速箱,所述第一电动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变速箱的第一输入轴连接,第二电动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变速箱的第二输入轴连接,所述变速箱的第一输入轴与变速箱的第二输入轴之间通过一离合器连接,所述变速箱内设有4挡结构,分别为I挡齿轮组、2挡齿轮组、3挡齿轮组以及4挡齿轮组,所述I挡齿轮组与3挡齿轮组设于变速箱的第二输入轴上,2挡齿轮组与4挡齿轮组设于变速箱的第一输入轴上,所述I挡齿轮组与3挡齿轮组之间设有奇数挡同步器,2挡齿轮组与4挡齿轮组之间设有偶数挡同步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式双电机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的输出轴上设有主减速器,所述主减速器与一差速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式双电机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内设有5挡或6挡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式双电机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动机与第二电动机均包括发电模式、电动模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式双电机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为电控离合器。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模式双电机驱动系统,包括所述第一电动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变速箱的第一输入轴连接,第二电动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变速箱的第二输入轴连接,所述变速箱的第一输入轴与变速箱的第二输入轴之间通过一离合器连接,所述变速箱内设有至少3挡结构,偶数挡分布在变速箱的第一输入轴上,奇数挡分布在变速箱的第二输入轴上,所述偶数挡之间通过偶数挡同步器连接,所述奇数挡之间通过奇数挡同步器连接。通过上述方式,本技术结构简单,用离合器连接变速箱的第一输入轴与第二输入轴,即可实现多模式的换挡,易于实现,通过两个电机的驱动组合控制,即可实现动力性和经济性的优化组合;且换挡通过双电机切换控制实现,无动力中断,舒适性好。文档编号B60K17/06GK203157712SQ20122066862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7日专利技术者张农, 朱波, 方煜宏 申请人:常州万安汽车部件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模式双电机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动机、第二电动机、变速箱,所述第一电动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变速箱的第一输入轴连接,第二电动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变速箱的第二输入轴连接,所述变速箱的第一输入轴与变速箱的第二输入轴之间通过一离合器连接,所述变速箱内设有4挡结构,分别为1挡齿轮组、2挡齿轮组、3挡齿轮组以及4挡齿轮组,所述1挡齿轮组与3挡齿轮组设于变速箱的第二输入轴上,2挡齿轮组与4挡齿轮组设于变速箱的第一输入轴上,所述1挡齿轮组与3挡齿轮组之间设有奇数挡同步器,2挡齿轮组与4挡齿轮组之间设有偶数挡同步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农朱波方煜宏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万安汽车部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