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通式翅片热交换与余热回收组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59433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1 2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互通式翅片热交换与余热回收组合装置,由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外筒与冷水进行热交换的内筒组合在一体,用上端盖、下端盖固定,上端盖上设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外筒或内筒的简体都是由若干圆环状互通式翅片上片与下片正反复合后两面凹槽之间形成循环流道,并使其上下叠合连通后焊接构成。两筒体的两端面用上端盖、下端盖固定连接。上端盖上设有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本发明专利技术把现有的余热回收装置的盘管与翅片传导加热回收烟道气余热的传统方法改变为具有循环流道的互通式翅片,让高温火焰和烟气直接加热互通式翅片及其内腔回流道中的冷水,使热量交换和余热回收同时进行,不但提高了设备的热效率,而且省却了盘管,使产品的制造成本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能充分利用和余热回收技术,具体指一种用于燃气壁挂炉的互通式翅片热交换与余热回收组合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家庭别墅、集体单位宿舍或小旅馆客房制取热水的燃气壁挂炉,通常采用大气式燃烧方式,其从烟道中排出的烟气温度较高,携带有大量热量。由于目前多数燃气壁挂炉采用直接将烟气排出室外的直排式,这不但浪费能源,而且还会产生局部的“热岛”效应,影响局部环境的小气候。随着国际上大气环境保护组织提出的“节能减排”要求越来越高,对这部分热能回收利用已是大势所趋。所以在烟道中安装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是一种好措施。但是,目前的余热回收装置大都是在烟道中安装盘管及翅片,排出的高温烟气先吹热翅片,然后翅片把热量传递给盘管来预热盘管内的冷水得以升温后再注入燃气壁挂炉的加热器中,这样不但可以节约部分燃气,而且不会影响局部环境小气候。本申请人在前不久申请了一种圆筒形余热回收装置,其结构、原理与前述一样。但这种余热回收装置的热效率还是不高,因为其热量传递须经过“翅片一盘管一水”的过程,而翅片传热给盘管仅仅依靠两者接触处的翅片厚度,所以传热效果不佳,而且翅片排列很密,盘管数量较多,制作时很费材料。为此本申请人设想把翅片设计成空心,即把冷水直接通入两层翅片所包含的内腔中,在内腔中设回流槽,使水在空心翅片的回流槽中进行循环,然后把所有的空心翅片的上下层之间互相连通,并将余热回收器与热交换器套合在一起,把烟气携带的热量通过翅片外壁传导给翅片内回流槽中冷水,提高进水的初始温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向燃气壁挂炉制造商提供一种将余热回收器与热交换器组合在一起的装置,它省却了盘管,使高温火焰及烟气直接加热空心翅片内腔中的冷水,同时能回收闻温烟气的余热,从而提闻燃气壁挂炉的热效率,为制造企业增加广品的売点。`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互通式翅片热交换与余热回收组合装置,由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外筒、与冷水进行热交换的内筒及上端盖、下端盖组成,还包括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所述外筒或内筒的筒体都由若干圆环状互通式翅片上下叠合并连通后焊接构成,所述内筒为热交换器,外筒为余热回收器,外筒套在内筒外,内筒中间的圆筒形空腔成为燃烧火焰和烟气的中心通道,所述两简体的两端面用上端盖、下端盖固定连接,所述上端盖上设有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见图1、图2)。所述构成外筒或内筒的形状和构造相同,都是用冲压有若干凹槽的上片与下片对称复合后的圆环形互通式翅片用钎焊焊接而成,所述互通式翅片的上片与下片正反复合后两面凹槽之间形成循环流道,所述凹槽与圆环的直径方向成一定角度排列,将上片与下片对称贴合后的内圆和外圆边沿焊接密封,所述每块互通式翅片上片与下片在安装进水接头或出水接头的对应部位设有圆孔,圆孔周围留有缝隙,供冷水或热水流通(见图7)。所述上端盖上设有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与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连线所处的圆环直径另一头设有连通外筒出水口与内筒进水口的上互通封头,在下端盖的与上互通封头对应位置设有下互通封头,连通外筒底面的出水口与内筒底面的进水口(见图3、图4、图5)。所述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为外端部具有接口螺纹的管状部件,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的下端分别与上端盖的外筒进水口或内筒出水口焊接牢固,所述进水接头外端与供水自来水管连接,所述出水接头外端与输送热水的管路连通。在所述互通式翅片上与上端盖的外筒进水口与内筒出水口、外筒出水口与内筒进水口对应部位设有圆孔,将所述每块互通式翅片的下片圆孔周边冲压成向下的凸台,并将圆孔周边向下翻边,所述翻边插入至下一块互通式翅片的上片圆孔中,若干块互通式翅片依次叠合并在凸台的中心圆孔处焊接点焊接密封,从而形成外筒或内筒的筒体(见图8、图9、图 10)。本专利技术把现有的余热回收装置的盘管与翅片传导加热回收烟道气余热的传统方法改变为具有循环流道的互通式翅片,让高温火焰和烟气直接加热互通式翅片及其内腔回流道中的冷水,使热量交换和余热回收同时进行,不但提高了设备的热效率,而且省却了盘管,使产品的制造成本降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局部剖视)示意图;图3是图2的仰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上端盖离散示意·图5是本专利技术下端盖离散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卸去上下端盖后立体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互通式翅片复合后上下凹槽形成的循环流道(实线为上片凹槽、虚线为下片凹槽)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外筒互通式翅片的分散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上、下两块互通式翅片在通水孔处焊接的示意图:图中所示18为上块互通式翅片的下片、17为下块互通式翅片的上片;图10是本专利技术内筒互通式翅片的分散示意图。图中各部名称及编号:1_进水接头、2-出水接头、3-上端盖、4-上连通封头、5-外筒、6_下连通封头、7_下端盖、8_内筒、9_外筒进水口、10-外筒出水口、11-内筒进水口、12-内筒出水口、13-上凹槽、14-下凹槽、15-翻边、16-焊接点、17-上片、18-下片。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至图10所示,翅片互通式热交换与余热回收组合装置改变了单层翅片、盘管传热的传统结构,将翅片设计成具有内循环回流道的互通式翅片,使燃气火焰和高温烟气直接加热互通式翅片中的水,并将换热和余热回收两者同时进行,能大大提高燃气壁挂炉的热效率。本装置由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外筒5、与冷水进行热交换的内筒8及上端盖3、下端盖7组成,还包括进水接头I和出水接头2。外筒5或内筒8的筒体都由若干圆环状互通式翅片上下叠合并连通后焊接构成,内筒8为热交换器,外筒5为余热回收器,外筒5套在内筒8外,内筒8中间的圆筒形空腔成为燃烧火焰和烟气的中心通道。两筒体的两端面用上端盖3、下端盖7固定连接,上端盖3上设有进水接头I和出水接头2。构成外筒5或内筒8的每块互通式翅片均由冲压有若干上凹槽13的上片17与下凹槽14的下片18对称复合后用钎焊焊接而成。上片17与下片18正反复合后上凹槽13与下凹槽14之间形成水的循环流道,凹槽与圆环直径方向成一定角度排列,在上片17与下片18对称贴合后的内圆和外圆的边沿焊接密封。每块互通式翅片的上片17与下片18在安装进水接头I或出水接头2的部位留有缝隙,供冷水或热水流通。上端盖3上设有进水接头I和出水接头2,在进水接头I和出水接头2所在直径另一头设有连通外筒出水口 10与内筒进水口 11的上互通封头4,在下端盖7的与上互通封头4对应位置设有下互通封头6,连通外筒5底面的出水口与内筒8底面进水口。进水接头I和出水接头2为外端部具有接口螺纹的管状部件,进水接头I和出水接头2的下端与上端盖3的外筒进水口 9或内筒出水口 12焊接牢固。进水接头I与供水自来水管连接,出水接头2与热水输送管连通。在互通式翅片上与上端盖3的外筒进水口 9与内筒出水口 12、外筒出水口 10与内筒进水口 11对应部位设有圆孔,将所述每块互通式翅片的下片17圆孔周边冲压成向下的凸台,并将圆孔周边向下翻边15,翻边15插入至下一块互通式翅片的上片18圆孔中,若干块互通式翅片依次叠合并在凸台的中心圆孔处焊接点16焊接密封,从而形成外筒5或内筒8的筒体本产品的运行原理和过程是这样的:自来水冷水从进水接头I进入,先分配给外筒5的各互通式翅片,经互通式翅片内腔回流道循环后汇集至外筒5的下出水口流出,然后经下连通封头6或上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互通式翅片热交换与余热回收组合装置,由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外筒(5)、与冷水进行热交换的内筒(8)及上端盖(3)、下端盖(7)组成,还包括进水接头(1)和出水接头(2),所述外筒(5)或内筒(8)的筒体都由若干圆环状互通式翅片上下叠合并连通后焊接构成,所述内筒(8)为热交换器,外筒(5)为余热回收器,外筒(5)套在内筒(8)外,内筒(8)中间的圆筒形空腔成为燃烧火焰和烟气的中心通道,所述外筒(5)和内筒(8)的两端面用上端盖(3)、下端盖(7)固定连接,所述上端盖(3)上设有进水接头(1)、出水接头(2)和上连通封头(4),下端盖(7)下设有下连通封头(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卓宏强戴丁军何昌宝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哈雷换热设备有限公司宁波市哈雷主热交换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