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焊接顶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52879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5 2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身焊接顶撑装置,包括机架(7),机架(7)两端设有顶撑气缸(8),顶撑气缸(8)的顶杆与压紧机构连接;还包括与顶撑气缸(8)连通的进气管(1)和出气管(2);机架(7)上设有控制阀(5),控制阀(5)通过出气管连接管(6)与出气管(2)连通,通过进气管连接管(3)与进气管(1)连通;控制阀(5)上设有控制阀进气管(13)和控制阀出气管(4),使侧围钣金与连接部分完全贴紧,彻底消除了焊接缝隙的产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制造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身焊接顶撑装置
技术介绍
在焊接微型面包车侧围时,现时生产由于没有顶撑固定,是采用锤敲致钣金贴合,都会产生或遗留下一个焊接间隙,在此过程中劳动强度增加且不能很好的使钣金贴合,并伴随钣金表面凹凸不平问题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焊接微型面包车侧围时采用锤敲方式使钣金贴合会产生焊接间隙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消除钣金贴合时产生的焊接间隙的车身焊接顶撑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身焊接顶撑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两端设有顶撑气缸,所述顶撑气缸的顶杆与压紧机构连接;还包括与顶撑气缸连通的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机架上设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通过出气管连接管与出气管连通,通过进气管连接管与进气管连通;控制阀上设有控制阀进气管和控制阀出气管。所述控制阀进气管与气源连接,所述控制阀出气管与外界空气连通。所述压紧机构包括顶撑接触板连接头和顶撑接触板,所述顶撑接触板连接头与顶撑气缸的顶杆连接,所述顶撑接触板连接头与顶撑接触板铰接。所述机架中部附近设有挂钩。所述机架为“V”形结构,并设有一根支撑杆两端分别与机架端部附近连接,形成一个三角形。还包括机架加强筋,所述机架加强筋两端分别与机架和支撑杆连接,所述机架加强筋有两个。所述机架上还设有高度支撑块。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顶撑接触板具有一个和后侧围一样的弧度,是将后侧围钣金推向后侧围的零件;顶撑接触板连接头是将顶撑气缸与顶撑接触板连接的零件,并且提供一个活动的头部避免应力集中;支撑杆是将这个机架支撑开的机构;机架加强筋是加强机架的强度以及提供一个手柄的功能;挂钩是将本工装与车身连接在一起的装置,避免在顶撑气缸顶后侧围钣金时本装置会移动;高度支撑块是将本装置保持水平的零件,避免在运作中受力不均导致意外发生,使侧围与连接部分完全贴紧,彻底消除了焊接缝隙的产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车身焊接顶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进气管,2、出气管,3、进气管连接管,4、控制阀出气管,5、控制阀,6、出气管连接管,7、机架,8、顶撑气缸,9、顶撑接触板,10、顶撑接触板连接头,11、支撑杆,12、机架加强筋,13、控制阀进气管,14、挂钩,15、高度支撑块。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一种车身焊接顶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机架7,机架7两端设有顶撑气缸8,顶撑气缸8的顶杆与压紧机构连接;还包括与顶撑气缸8连通的进气管I和出气管2 ;机架7上设有控制阀5,控制阀5通过出气管连接管6与出气管2连通,通过进气管连接管3与进气管I连通;控制阀5上设有控制阀进气管13和控制阀出气管4。控制阀进气管13与气源连接,控制阀出气管4与外界空气连通。压紧机构包括顶撑接触板连接头10和顶撑接触板9,顶撑接触板连接头10与顶撑气缸8的顶杆连接,顶撑接触板连接头10与顶撑接触板9铰接。机架7中部附近设有挂钩14。机架7为“V”形结构,并设有一根支撑杆11两端分别与机架7端部附近连接,形成一个三角形。还包括机架加强筋12,机架加强筋12两端分别与机架7和支撑杆11连接,机架加强筋12有两个。机架7上还设有高度支撑块15。本装置是由机架7、支撑杆11、机架加强筋12、挂钩14、高度支撑块15焊接组成机架总成,形成一个具有能固定装置和保持装置水平的机体。进气管1、进气管连接管3、控制阀5、顶撑气缸8、控制阀进气管13密封连接组成一个气缸进气系统,提供气缸顶撑力。出气管2、控制阀出气管4、控制阀5、出气管连接管6、顶撑气缸8密封连接组成一个气缸出气系统,提供气缸回位功能。顶撑气缸8、顶撑接触板9、顶撑接触板连接头10利用螺栓连接组成一个活动的且具有与侧围钣金形面一致的压紧板块。机架7、顶撑气缸8利用螺栓连接形成一个顶撑机构。本装置的工作原理:通过挂钩14钩住后座椅锁扣,由控制阀5经进气管连接管3和进气管I向顶撑气缸8进气, 顶撑气缸8推动顶撑接触板9压紧后侧围钣金向后侧围靠近,直到完全贴合为止即可焊接。焊接完成后后侧围钣金完全贴合,控制阀5出气,从车上取出此装置。进气管I是向气缸提供气压的进气管路。出气管2是气缸泄压回位的出气管路。进气管连接管3是连接进气管I和控制阀5的连接管路。出气管连接管6是连接出气管2和控制阀5的连接管路。控制阀5是控制气缸进出气的控制单元。控制阀进气管13是向整个装置供气的管路。控制阀出气管4是整个装置排气的管路。机架7是整个装置受力核心和提供所有零件安装位置的重要元件。顶撑气缸8是将气压转化成动力的机构。采用这样的结构后,顶撑接触板9具有一个和后侧围一样的弧度,是将后侧围钣金推向后侧围的零件;顶撑接触板连接头10是将顶撑气缸8与顶撑接触板9连接的零件,并且提供一个活动的头部避免应力集中;支撑杆11是将这个机架7支撑开的机构;机架加强筋12是加强机架7的强度以及提供一个手柄的功能;挂钩14是将本工装与车身连接在一起的装置,避免在顶撑气缸8顶后侧围钣金时本装置移动;高度支撑块15是将本装置保持水平的零件,避免在运作中受力不均导致意外发生,使侧围与连接部分完全贴紧,彻底消除了焊接缝隙的产生。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 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车身焊接顶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7),所述机架(7)两端设有顶撑气缸(8),所述顶撑气缸(8)的顶杆与压紧机构连接;还包括与顶撑气缸(8)连通的进气管(I)和出气管(2);所述机架(7)上设有控制阀(5),所述控制阀(5)通过出气管连接管(6)与出气管(2)连通,通过进气管连接管(3)与进气管(I)连通;控制阀(5)上设有控制阀进气管(13)和控制阀出气管(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焊接顶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进气管(13)与气源连接,所述控制阀出气管(4)与外界空气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焊接顶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包括顶撑接触板连接头(10)和顶撑接触板(9),所述顶撑接触板连接头(10)与顶撑气缸(8)的顶杆连接,所述顶撑接触板连接头(10)与顶撑接触板(9)铰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焊接顶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7)中部附近设有挂钩(14)。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焊接顶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7)为“V”形结构,并设有一根支撑杆(11)两端分别与机架(7 )端部附近连接,形成一个三角形。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焊接顶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架(7)加强筋(12),所述机架加强筋(12)两端分别与机架(7)和支撑杆(11)连接,所述机架加强筋(12)有两个。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焊接顶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7)上还设有高度支撑块( 15)。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身焊接顶撑装置,包括机架(7),机架(7)两端设有顶撑气缸(8),顶撑气缸(8)的顶杆与压紧机构连接;还包括与顶撑气缸(8)连通的进气管(1)和出气管(2);机架(7)上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身焊接顶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7),所述机架(7)两端设有顶撑气缸(8),所述顶撑气缸(8)的顶杆与压紧机构连接;还包括与顶撑气缸(8)连通的进气管(1)和出气管(2);所述机架(7)上设有控制阀(5),所述控制阀(5)通过出气管连接管(6)与出气管(2)连通,通过进气管连接管(3)与进气管(1)连通;控制阀(5)上设有控制阀进气管(13)和控制阀出气管(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中吴卫东李博林张立海
申请(专利权)人:众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