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滚轮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52855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5 2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移动滚轮架,包括两个滚轮架底座,两个滚轮架底座平行放置并相互连接,并且还连接有加劲环组件;每个滚轮架底座中空,且具有从中间向两端逐渐增厚的凹形弧形结构;滚轮架底座两端连接有滚轮,滚轮架底座两端内部分别分别安装有丝杆,所述丝杆一端连接有丝杆传动旋转电机,另一端连接在滚轮上;滚轮架底座底部两端还安装有轨道车轮,轨道车轮上安装有轨道车轮驱动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比现有滚轮架结构更优化,且不受管道运输和焊接空间位置的限制,安装效率高,很好的符合了现有隧洞的设计特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滚轮架,特别是一种可移动滚轮架
技术介绍
滚轮架是一种借助滚轮与焊件之间的摩擦力来带动圆筒形(或圆锥形)焊件旋转的装置,滚轮架可分为自调式、可调式、平车式、可倾斜式、防轴向窜动等多种形式。目前,针对隧洞内管道的安装,方法一般是先在隧洞外在滚轮架上对管道进行拼装,然后再把管道移到隧洞安装,这种方法比较麻烦而且又费时,尤其对于直径、体积较大的管道隧洞安装焊接;即使目前带有车轮可移动的滚轮架,由于驱动电机和车轮安装在滚轮架底座外侧,造成滚轮架体积较大,需要找个固定区域进行钢管的焊接,或者不能把滚轮架直接移动到隧洞内进行管道安装,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滚轮架在隧洞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滚轮架不能应用在隧洞的缺点,而提供一种可移动滚轮架,该滚轮架优化了结构尺寸,不受管道运输和焊接空间位置的限制,安装效率高,很好的符合了现有隧洞的设计特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移动滚轮架,包括两个滚轮架底座和安装在所述滚轮架底座两端的滚轮,所述两个滚轮架底座平行放置且相互连接;所述每个滚轮架底座两端分别安装有丝杆,所述丝杆一端连接有丝杆传动旋转电机,另一端连接在滚轮上;所述每个滚轮架底座底部安装有轨道车轮和轨道车轮驱动电机。丝杆传动旋转电机的作用`是通过旋转丝杆,带动相应端滚轮在滚轮架底座滑槽上滑动,进而实现滚轮架底座两端滚轮中心距的调整;由于滚轮架底座上的每个滚轮分别对应一丝杆传动旋转电机,可以实现同步控制,或分别控制,以满足滚轮中心距的不同要求。滚轮架底座底部两端安装的轨道车轮,可以方便移动滚轮架,非常适合在隧洞内进行作业任务。另外,若滚轮架为主动式时,滚轮装置上还安装有滚轮驱动电机对滚轮进行自转驱动;若滚轮架为从动式,滚轮装置起到辅助支承作用,则不需要再安装滚轮驱动电机了。优选地,所述滚轮架底座具有从中间向两端逐渐增厚的弧形结构。这种具有弧形结构的滚轮架底座,在焊件放置在底座上的时候,能够比具有水平结构的底座对焊件表面有更大面积的接触,同时也降低了焊件的重心,从而滚轮在对准焊件时更加容易。优选地,所述滚轮架底座为中空,所述丝杆传动旋转电机、丝杆均安装在所述滚轮架底座内部。优选地,所述滚轮架底座之间连接有加劲环组件,所述加劲环组件为若干片组合连接的加劲环。加劲环组件是为安装焊件而设计的,其作用是拉开加劲环组件,使其贴紧钢管外壁,对焊件进行加固,使焊件在滚轮架上安装时更容易进行;当不需要的时候,放下加劲环组件。优选地,所述轨道车轮驱动电机分别安装在所述两个滚轮架底座内侧。丝杆传动旋转电机安装在中空的滚轮架底座内部,以及轨道车轮驱动电机安装在滚轮架底座内侧,这样的结构缩小了滚轮架的外形尺寸,非常适合隧洞的空间要求。优选地,所述丝杆传动旋转电机为带有编码器闭环反馈控制器的交流伺服电机,且所述交流伺服电机与双包络涡轮蜗杆变速箱相连。优选地,所述轨道车轮驱动电机为普通电机。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述的滚轮架底座上的每个滚轮分别对应一丝杆传动旋转电机,可以实现同步或分别控制,以满足滚轮中心距的不同要求;其底部两端安装的轨道车轮,滚轮架移动方便,非常适合在隧洞内作业。另外采用了丝杆传动旋转电机安装在滚轮架底座内部、轨道车轮驱动电机安装在滚轮架底座内侧,弧形的滚轮架底座降低了焊件的重心,整个设计比现有滚轮架缩小了外形尺寸,节约了空间,使焊件的运输和焊接不受空间位置的限制,安装效率高,非常适合隧洞作业的空间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主动滚轮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仰视图;图3为图1的·正视图;图4为图1的俯视图。图中标记:1、滚轮架底座,2、滚轮,3、丝杆传动旋转电机,4、丝杆,5、轨道车轮驱动电机,6、轨道车轮,7、加劲环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一种可移动滚轮架,包括两个滚轮架底座I,两个滚轮架底座平行放置且用加劲环组件7连接在一起,加劲环组件7采用多片加劲环通过螺栓连接在滚轮架底座I之间;每个滚轮架底座I是中空的,且具有从中间向两端逐渐增厚的向下凹的弧形结构;滚轮架底座I两端用螺栓连接有滚轮2,滚轮架底座I两端内部分别安装有丝杆4,丝杆4 一端连接有丝杆传动旋转电机3,丝杆4另一端连接在滚轮2上;每个滚轮架底座底部I两端还安装有轨道车轮6,轨道车轮6上安装有轨道车轮驱动电机5。当滚轮架为主动式时,滚轮装置上还安装有滚轮驱动电机对滚轮进行自转驱动;若滚轮架为从动式,滚轮装置起到辅助支承作用,则不需要再安装滚轮驱动电机。需要隧洞工作时,移动滚轮架到隧洞内,把焊件放在滚轮架上,启动丝杆传动旋转电机3,丝杆传动旋转电机3带动丝杆4旋转,进而带动相应端滚轮2在滚轮架底座I滑槽上滑动,从而实现滚轮架底座I两端滚轮2中心距的调整,焊件也实现了整体高度的改变;由于滚轮架底座I上的每个滚轮2分别对应一丝杆传动旋转电机3,可以实现同步控制,或分别控制,以满足滚轮I中心距的不同要求,非常适合在隧洞内进行作业任务。当进行钢管焊接安装时,可以使用加劲环组件7,方法是拉开加劲环组件,使其贴紧钢管外壁,对钢管进行加固,使钢管在滚轮架上安装时更容易进行;当不需要的时候,放下加劲环组件7即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可移动滚轮架,包括两个滚轮架底座(I)和安装在所述滚轮架底座(I)两端的滚轮(2),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滚轮架底座(I)平行放置并相互连接;所述每个滚轮架底座(I)两端分别安装有丝杆(4),所述丝杆(4) 一端连接有丝杆传动旋转电机(3),另一端连接在滚轮(2)上;所述每个滚轮架底座(I)底部安装有轨道车轮(6)和轨道车轮驱动电机(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滚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架底座(I)具有从中间向两端逐渐增厚的弧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移动滚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架底座(I)为中空,所述丝杆传动旋转电机(3)、丝杆(4)均安装在所述滚轮架底座(I)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滚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架底座(I)之间连接有加劲环组件(7),所述加劲环组件(7)为若干片组合连接的加劲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滚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车轮驱动电机(5)分别安装在所述两个滚轮架底座(I)内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滚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传动旋转电机(3)为带有编码器闭环反馈控制器的交流伺服电机,且所述交流伺服电机与双包络涡轮蜗杆变速箱相连。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滚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车轮驱动电机(5)为普通电机。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可移动滚轮架,包括两个滚轮架底座,两个滚轮架底座平行放置并相互连接,并且还连接有加劲环组件;每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移动滚轮架,包括两个滚轮架底座(1)和安装在所述滚轮架底座(1)两端的滚轮(2),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滚轮架底座(1)平行放置并相互连接;所述每个滚轮架底座(1)两端分别安装有丝杆(4),所述丝杆(4)一端连接有丝杆传动旋转电机(3),另一端连接在滚轮(2)上;所述每个滚轮架底座(1)底部安装有轨道车轮(6)和轨道车轮驱动电机(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智祥段利民胡庆许屹石昌玉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阿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