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竖井中压力钢管施工,特别是一种竖井压力钢管施工系统、施工方法及翻转装置。
技术介绍
1、在竖井压力钢管施工过程中,一般先在工厂将压力钢管制造为3米一节,然后采用管口向上的方式,将钢管管节经过水平段水平运输到竖井顶部,竖井顶部的起重装置将钢管管节直接垂直吊运下放到竖井的安装部位。因运输高度受水平段空间限制,钢管管节安装的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在施工竖井压力钢管时,因为运输高度受空间限制,存在钢管管节的安装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竖井压力钢管施工系统、施工方法及翻转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竖井压力钢管施工系统,包括移运装置、翻转装置和起重装置,所述移运装置能够水平运输钢管管节,所述起重装置能够将钢管管节吊装并升降,所述翻转装置能够在隧洞的竖井顶部井口处将纵向放置的钢管管节翻转成竖向。
4、本专利技术所述竖井压力钢管施工系统,移运装置能够将纵向放置的钢管管节水平运输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竖井压力钢管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移运装置(2)、翻转装置(3)和起重装置(5),所述移运装置(2)能够水平运输钢管管节(6),所述起重装置(5)能够将钢管管节(6)吊装并升降,所述翻转装置(3)能够在隧洞的竖井(12)顶部井口处将纵向放置的钢管管节(6)翻转成竖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井压力钢管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运装置(2)能够在隧洞的水平段(11)移动,所述翻转装置(3)安装在水平段(11)和竖井(12)的拐角内侧,所述起重装置(5)安装于所述竖井(12)的正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竖井压力钢管施工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竖井压力钢管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移运装置(2)、翻转装置(3)和起重装置(5),所述移运装置(2)能够水平运输钢管管节(6),所述起重装置(5)能够将钢管管节(6)吊装并升降,所述翻转装置(3)能够在隧洞的竖井(12)顶部井口处将纵向放置的钢管管节(6)翻转成竖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井压力钢管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运装置(2)能够在隧洞的水平段(11)移动,所述翻转装置(3)安装在水平段(11)和竖井(12)的拐角内侧,所述起重装置(5)安装于所述竖井(12)的正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竖井压力钢管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运装置(2)为滚轮架,所述水平段(11)设置至少两个所述滚轮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竖井压力钢管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架包括横梁(21),所述横梁(21)两端分别向上铰接有举升臂(22),所述举升臂(22)末端设有支撑轮(23),所述支撑轮(23)通过驱动电机(26)驱动,所述支撑轮(23)用于支撑钢管管节(6),所述支撑轮(23)转动能够带动所述钢管管节(6)转动,所述横梁(21)连接有移动轮(25),所述移动轮(25)滚动能够带动所述滚轮架沿所述水平段(11)纵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井压力钢管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装置(5)包括吊索(5),所述吊索(5)能够回收或放出,所述吊索(5)末端连接所述钢管管节(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井压力钢管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装置(3)包括第一伸缩缸(31)、支撑板(32)和夹板(33),所述支撑板(32)铰接于水平段(11)和竖井(12)的拐角内侧,所述第一伸缩缸(31)一端铰接所述支撑板(32)上侧面或下侧面、另一端铰接于水平段(11)和竖井(12)的拐角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竖井压力钢管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夹持部内侧设有摩擦组件(34)。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竖井压力钢管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段(11)的水平段隧底(111)端部设有水平安装槽(112),所述水平安装槽(112)朝上和朝向所述竖井(12)均具有开口,所述水平安装槽(112)用于安装所述第一伸缩缸(31);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竖井压力钢管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平台(4),所述平台(4)能够水平固定于所述竖井(12)的竖井壁(121),所述平台(4)能够翻转至所述竖井(12)的竖井壁(1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伟,夏勇,李刚,袁彩霞,张玉川,何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阿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