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回转装置、岔管焊接设备及岔管焊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岔管的焊接施工方法,特别是一种回转装置、岔管焊接设备及岔管焊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岔管包括主管与两个支管,一般情况下,主管和两个支管均采用已经焊接形成的环形管节对位并焊接环形焊缝形成,然后将主管分别和两个支管之间的弧形焊缝、两个支管之间的弧形焊缝焊接形成岔管。现有岔管的制造工艺,主要是拼焊为主,焊接人工强度大,焊接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岔管的焊接存在人工强度大,焊接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回转装置、岔管焊接设备及岔管焊接方法。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回转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支点、至少两个第二支点和至少两个第三支点,所述第一支点形成第一回转中心线,所述第二支点形成第二回转中心线,所述第三支点形成第三回转中心线。
[0006]通过设置具有至少两个第一支点、至少两个第二支点和至少两个第三支点的回转装置,且使得第一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支点(11)、至少两个第二支点(12)和至少两个第三支点(13),所述第一支点(11)形成第一回转中心线(71),所述第二支点(12)形成第二回转中心线(72),所述第三支点(13)形成第三回转中心线(7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回转中心线(72)的水平投影、所述第三回转中心线(73)的水平投影和所述第一回转中心线(71)的水平投影相交,所述第二回转中心线(72)的水平投影和所述第三回转中心线(73)的水平投影关于所述第一回转中心线(71)的水平投影对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装置包括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所述第一支架(1)和所述第二支架(2)沿所述回转装置的横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支架(1)和所述第二支架(2)上对应均设有所述第一支点(11)、第二支点(12)和/或第三支点(13),所述第一支架(1)和所述第二支架(2)至少一个具有关于所述第一回转中心线(71)、第二回转中心线(72)和/或第三回转中心线(73)的径向支撑。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和所述第二支架(2)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支架(1)具有关于所述第一回转中心线(71)的径向支撑,所述第一支点(11)位于所述第一支架(1)中部,所述第二支点(12)和第三支点(13)位于所述第一支点(11)的两侧;所述第二支架(2)包括位于中部的连接部(21)以及位于两侧的第一子支架(23)和第二子支架(22),所述第一子支架(23)具有关于所述第三回转中心线(73)的径向支撑,所述第二子支架(22)具有关于所述第二回转中心线(72)的径向支撑,所述第一子支架(23)和第二子支架(22)通过所述连接部(21)连接,所述连接部(21)上设有所述第一支点(11),所述第一子支架(23)和第二子支架(22)对应设有所述第三支点(13)和第二支点(1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包括若干沿所述第一回转中心线(71)的径向设置的第一支撑(101)和第一龙骨(102),所有所述第一支撑(101)其中一端汇聚于所述第一回转中心线(71)上形成米字形结构或星号形结构,所述第一龙骨(102)一端连接于对应所述第一支撑(101)远离所述第一回转中心线(71)的一端、另一端汇聚于所述第一回转中心线(71)上并设置所述第一支点(11),所述第一支点(11)位于所述第一支撑(101)远离所述第二支架(2)的一侧;所述第一子支架(23)包括若干沿所述第三回转中心线(73)的径向设置的第三支撑(231)和第三龙骨(232),所有所述第三支撑(231)其中一端汇聚于所述第三回转中心线(73)上形成十字形结构,所述第三龙骨(232)一端连接于对应所述第三支撑(231)远离所述第三回转中心线(73)的一端、另一端汇聚于所述第三回转中心线(73)上并设置所述第三支点(13),所述第三支点(13)位于所述第三支撑(231)远离所述第一支架(1)的一侧;所述第二子支架(22)包括若干沿所述第二回转中心线(72)的径向设置的第二支撑(221)和第二龙骨(222),所有所述第二支撑(221)其中一端汇聚于所述第二回转中心线(72)上形成十字形结构,所述第二龙骨(222)一端连接于对应所述第二支撑(221)远离所述第二回转中心线(72)的一端、另一端汇聚于所述第二回转中心线(72)上并设置所述第二支点(12),所述第二支点(12)位于所述第二支撑(221)远离所述第一支架(1)的一侧。6.根据权利要求1
‑
5任一所述的回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转中心线(71)与岔管(6)的主管(61)轴线重合;所述第二回转中心线(72)与岔管(6)的第一支管(62)轴线重
合;所述第三回转中心线(73)与岔管(6)的第二支管(63)轴线重合。7.一种岔管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
‑
6任一所述回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智祥,殷康,鄢勇,黄昌林,姚秀全,周友龙,何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阿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