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禹豪专利>正文

一种蛇形螺旋推进式灾难救援搜索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43180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5 06: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蛇形螺旋推进式灾难救援搜索机器人,包括两节或两节以上动力系统,动力系统上设置有灾情探测模块,相邻的两节动力系统通过转向系统连接,转向系统包括设置在固定支架上的转向舵机;控制台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灾情探测模块、动力系统中的各个驱动装置和转向系统中的转向舵机,灾情探测模块输出端分别连接控制台的输入端,电源模块为各个用电设备供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灵活的蛇形结构和螺旋推进的动力方式结合在一起,具有功率大、稳定性高、适应性强、编程控制简单、转向灵活、功能强大的优点,可适应废墟或隧道里中各种复杂地形,无需姿态控制,实现全角度360度转向,有利于深入废墟深部搜索被困人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搜索机器人,尤其涉及一种蛇形螺旋推进式灾难救援搜索机器人
技术介绍
近年来世界各地地震灾害频发,特别如汶川大地震、日本大地震,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发现过晚。如何以最快的速度从废墟中寻找到幸存者,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在废墟中复杂的地形环境中进行幸存者搜寻,搜救机器人应运而生。搜救机器人的关键技术问题在于移动性(机械结构)、传感检测装置和人机通讯方式等方面,其中移动性是搜救机器人完成搜救工作的决定因素。机器人的移动平台应该能够在恶劣废墟环境中灵活地穿梭于狭小的空间之中,能够翻越障碍、爬楼梯、穿越泥泞的道路等,且搜救机器人的移动不应对周围不稳定结构产生影响,以免发生二次坍塌或爆炸等。此外,机器人还应该具备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具有备防水、耐高温的功能。现有的机器人以牵引和运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轮式、履带式、可变形(多态)和仿生搜救机器人。轮式机器人在凸凹不平的地面上运动时易于失去运动的稳定性;履带式机器人虽然增强了移动机构适应地面的能力,但其运动的灵活性较差,且体积偏大而不太适合搜救工作。近年来,仿生机器人正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其中蛇形机器人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蛇形螺旋推进式灾难救援搜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两节或两节以上动力系统,动力系统上设置有灾情探测模块,相邻的两节动力系统通过转向系统连接,所述的动力系统包括圆筒状动力外壳和设置在动力外壳内部的驱动装置,动力外壳外表面设置有蜗杆螺纹,动力外壳内表面设置有内齿圈,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有与内齿圈啮合的行星齿轮系;转向系统包括设置在固定支架上的转向舵机;控制台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灾情探测模块、动力系统中的各个驱动装置和转向系统中的转向舵机,灾情探测模块输出端分别连接控制台的输入端,电源模块为各个用电设备供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禹豪赵洋邓攀晓李姝
申请(专利权)人:刘禹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