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射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42030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5 0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露一种双射成型模具,包含母模仁、公模仁与双射进胶装置。公模仁与母模仁合模时形成第一成型区。公模仁具有第一表面。第一表面适于抵靠母模仁。公模仁上设置有贯穿公模仁的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于第一表面完全相交。双射进胶装置配置于公模仁远离母模仁的一边。双射进胶装置具有第一进胶模块及第二进胶模块。第一进胶模块适于在第一通道内移动并在第一成型区内形成第二成型区。第二进胶模块适于在第二通道内移动并在第一成型区内形成第三成型区。第二成型区及第三成型区形成第一成型区。(*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一种模具设备,且特别有关一种双射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塑胶产品可由模具来制作。模具可包含公模板、公模仁、母模板与母模仁。当公模仁与母模仁合模时,公模仁与母模仁之间会具有一特定形状的空间,且此空间的形状与希望得到的产品的形状相同。公模仁与母模仁之间的空间可注入胶料,并于胶料定型后将公模仁与母模仁分开,即可得到产品。当设计的产品具两种胶料(例如不同颜色或材料的胶料)时,模具需具有两公模仁两母模仁,并在第一种胶料一次成型后,将模具开模且旋转180度,接着再次合模将第二种胶料二次成型。然而,以上述方式制作出来的双射产品,通常会发生二次毛边、二次合模压伤、一二次产品错位与产品尺寸不良等问题。此外,由于模具需具有转动的功能,因此结构上较为复杂,模具的成本较高。另外,当双射产品两种颜色的胶料的体积差异较大时,选用模具的尺寸需以体积较大的胶料为基准,因此易造成模具成本的增加。再者,由于两种胶料的胶量相差大,且两种胶料用完的时间不同。出胶量较大的胶料可使用的时间较短,因此更换时间间隔较短,较为新鲜;出胶量较小的胶料可使用的时间较长,因此更换时间间隔较长,容易因放置过久而裂解,造成产品的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技术方案为一种双射成型模具。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一种双射成型模具包含母模仁、公模仁与双射进胶装置。公模仁与母模仁合模时形成第一成型区。公模仁具有第一表面。第一表面适于抵靠母模仁。公模仁上设置有贯穿公模仁的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于第一表面完全相交。双射进胶装置配置于公模仁远离母模仁的一边。双射进胶装置具有第一进胶模块及第二进胶模块。第一进胶模块适于在第一通道内移动并在第一成型区内形成第二成型区。第二进胶模块适于在第二通道内移动并在第一成型区内形成第三成型区。第二成型区及第三成型区形成第一成型区。在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公模仁具有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第一进胶模块及第二进胶模块分别具有限位部。第一进胶模块抵靠母模仁或第二进胶模块抵靠第一表面时,限位部抵靠第二表面。在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进胶模块及第二进胶模块的构造相对应。在本实用 新型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进胶模块的顶部呈凸状,第二进胶模块的顶部呈凹状。在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进胶模块包含至少二第一压板、第一活塞与第一型芯。二第一压板彼此相对。第一活塞的顶部穿出于二第一压板的一者,且第一活塞的底部适于在二第一压板之间移动。第一型芯连接于第一活塞的顶部,且稱合于第一通道。在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型芯的顶部具有斜面。斜面适于抵靠第二通道的内壁面。在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二进胶模块包含至少二第二压板、第二活塞与第二型芯。二第二压板彼此相对。第二活塞的顶部穿出于二第二压板的一者,且第二活塞的底部适于在二第二压板之间移动。第二型芯连接于第二活塞的顶部,且耦合于第二通道。在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二型芯的顶部具有斜面。斜面适于抵靠第一通道的内壁面。在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型芯的轴线与第二型芯的轴线相交。在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双射成型模具还包含母模板与公模板。母模板容置母模仁。公模板容置公模仁。在本技术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于公模仁上设置有贯穿公模仁的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且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于公模仁的第一表面完全相交,因此双射进胶装置的第一进胶模块与第二进胶模块可分别于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内移动内。当第一进胶模块的顶部位于第一表面的位置时,可在公模仁与母模仁之间形成的第一成型区内形成第二成型区。当第二进胶模块的顶部位于第一表面的位置时,可在第一成型区内形成第三成型区。也就是说,可通过设计第一进胶模块与第二进胶模块的顶部形状,使第一成型区内还可具有其他的成型区。在使用时,先将公模仁与母模仁合模,并控制第一进胶模块的顶部于第一通道中移至第一表面的位置。接着,于第一进胶模块的顶部、公模仁与母模仁之间的空间注入第一胶体。待第一胶体定型 后,第一进胶模块的顶部离开第一表面的位置,并控制第二进胶模块的顶部移至第一表面的位置。之后,第二进胶模块的顶部、第一胶体与母模仁之间的空间注入第二胶体,待第二胶体定型后,便可开模得到具第一、第二胶体的产品(例如双色产品)。双射成型模具于第二胶体注入前不需开模,可避免具第一、第二胶体的产品产生二次毛边、二次合模压伤、一二次产品错位与尺寸不良等问题。此外,双射成型模具不需具有转动的功能,因此可节省设备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绘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双射成型模具的透视图;图2绘示图1的母模仁移动至公模仁上且第一进胶模块伸长、第二进胶模块收缩时的透视图;图3绘示图2的双射成型模具注入第一胶体后的局部放大图;图4绘示图2的双射成型模具成型第一胶体后,第一进胶模块收缩、第二进胶模块伸长时的透视图;图5绘示图4的双射成型模具注入第二胶体后的局部放大图;图6绘示图4的第一活塞或第二活塞伸长时的示意图;图7绘示图4的第一活塞或第二活塞收缩时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双射成型模具110:公模仁112:第一表面114:第二表面116:第一通道118:第二通道120:母模仁122:第一成型区130:公模板132:空腔140:母模板150:第一进胶模块151:顶部152:第一型芯153:限位部154:第一压板156:第一活塞 157:斜面159:第二成型区160:第二进胶模块161:顶部162:第二型芯163:限位部164:第二压板166:第二活塞167:斜面169:第三成型区170:双射进胶装置172:管路174:管路182:管路184:管路190:螺丝210:第一胶体220:第二胶体D:方向Dl:方向D2:方向D3:方向D4:方向L1:轴线L2:轴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附图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已知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附图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图1绘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双射成型模具100的透视图。如图所示,双射成型模具100包含公模仁110、母模仁120、公模板130、母模板140与双射进胶装置170。其中公模板130容置公模仁110,母模板140容置母模仁120。公模仁110具有第一表面112。母模仁120可随母模板140以方向D移动至公模仁110上,使公模仁110的第一表面112抵靠母模仁120。当母模仁120与公模仁110相叠时,称为合模,此时母模仁120与公模仁110之间具有成型区,可将胶体(例如熔融塑胶)注入成型区而定型成特定形状的产品。待胶体固化后,可将母模仁120与公模仁110分开,称为开模,此时可将固化后的产品取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双射进胶装置170配置于公模仁110远离母模仁120的一边,且双射进胶装置170具有第一进胶模块150及第二进胶模块160。其中,第一进胶模块150及第二进胶模块160的构造相对应(相同)。在以下叙述中,将说明双射成型模具100的结构,及制作具有两种胶料产品(以双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母模仁;?一公模仁,其与该母模仁合模时形成一第一成型区,该公模仁具有一第一表面,该第一表面适于抵靠该母模仁,且该公模仁上设置有贯穿该公模仁的一第一通道及一第二通道,该一第一通道及该第二通道于该第一表面完全相交;?一双射进胶装置,配置于该公模仁远离该母模仁的一边,具有第一进胶模块及第二进胶模块,该第一进胶模块适于在该第一通道内移动并在该第一成型区内形成一第二成型区,该第二进胶模块适于在该第二通道内移动并在该第一成型区内形成一第三成型区,该第二成型区及该第三成型区形成该第一成型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英鑫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