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69652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检测装置,包括:主机;第一检测板,固定在该主机上,并具有多个金属探头;第二检测板,与第一检测板于一侧铰接,并且第二检测板朝向第一检测板的表面具有多个金属探头;承靠部,固定在该主机的一侧面,并且位于第二检测板与第一检测板铰接处一侧,该承靠部具有一承靠面;以及警示元件,电性连接至第一检测板的多个金属探头和第二检测板的多个金属探头。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检测装置,于该检测装置的两块检测板上均设置多个金属探头,当电子装置的壳体放置在该检测装置时,可以同时检测该壳体正反两个表面上的铜柱是否存在漏装情形,检测方便快捷,降低了测试成本和时间。(*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尤其涉及用于检测装设有铜柱的电子装置壳体的 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很多电子装置的壳体上通常会在不同的位置设有很多铜柱,例如, 在笔记本电脑的壳体的不同位置处安装很多铜柱,利用这些铜柱可以实现电脑接插件线路 板的组装和电性连接功能。如此一来,在笔记本电脑的检测过程中,必须逐一检测所有的铜 柱是否均存在于对应的位置,如果一些铜柱漏装的话,还应当及时予以填补。当前的一种解决方案是在于,设计一种铜柱检测器,在该检测器上配备很多金属 探头,当金属探头与铜柱接触时,会形成电性连接;然而,当金属探头与铜柱没有接触时,检 测器中的指示部件发出警示信号(例如,LED指示灯不会发光),从而提醒操作人员出现了 铜柱漏装现象。但是,上述的铜柱检测器仅仅适合于对电子装置的某一壳体的单面进行铜柱检 测,如果要同时检测该电子装置的该壳体的正反两面的铜柱是否漏装,还必须使用另外的 检测器,测试麻烦,还会增加测试成本和人力。有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新型的铜柱检测器 以解决上述困扰,是相关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项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电子装置在检测机壳时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 种新型的检测装置。依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检测装置,包括一主机;一第一检测板,固定在该主机上,并具有多个金属探头;一第二检测板,与第一检测板于一侧铰接,并且第二检测板朝向第一检测板的表 面具有多个金属探头;一承靠部,固定在该主机的一侧面,并且位于第二检测板与第一检测板铰接处一 侧,该承靠部具有一承靠面;以及一警示元件,电性连接至第一检测板的多个金属探头和第二检测板的多个金属探 头。较佳地,第一检测板的多个金属探头串联连接,以及第二检测板的多个金属探头 串联连接。依据一实施例,第一检测板的多个金属探头还与第二检测板的多个金属探头串 联连接。较佳地,第一检测板的多个金属探头串联连接,以及第二检测板的多个金属探头 串联连接。依据一实施例,第一检测板的多个金属探头与第二检测板的多个金属探头并联 连接。进一步,警示元件包括一第一警示单元和一第二警示单元,第一警示单元串联连接至第一检测板的多个金属探头,并且第二警示单元串联连接至第二检测板的多个金属探头。 优选地,第一警示单元和第二警示单元均为一 LED指示灯。较佳地,该承靠部的承靠面与第一检测板的夹角介于90度至180度之间。较佳地,该检测装置还包括一开关,以开启或关闭检测装置。采用本技术的检测装置,于该检测装置的两块检测板上均设置多个金属探 头,当电子装置的壳体放置在该检测装置时,旋转一检测板从而使两块检测板分别与壳体 的正面以及壳体的反面贴合,就能够同时检测该壳体正反两个表面上的铜柱是否存在漏装 情形,检测方便快捷,无需再额外使用另一检测器来检测壳体另一表面,降低了测试成本和 时间。附图说明读者在参照附图阅读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后,将会更清楚地了解本实 用新型的各个方面。其中,图1示出本技术的检测装置在第二检测板打开时的状态示意图;图2示出本技术的检测装置在第二检测板闭合时的状态示意图;图3示出本技术的检测装置的警示单元的电路结构的第一实施例;以及图4示出本技术的检测装置的警示单元的电路结构的第二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图1示出本技术的检测装置在第二检测板打开时的状态示意图,图2示出本 技术的检测装置在第二检测板闭合时的状态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2,该检测装置1包 括主机20、检测板30 (称为第一检测板)、检测板40 (称为第二检测板)、承靠部60以及警 示元件(图中未示)。具体来说,第一检测板30固定在主机20上,并且在第一检测板30的 不同位置上分布有多个金属探头50。第二检测板40与第一检测板30通过铰链70铰接在 一起,并且第二检测板40的一表面也具有多个金属探头50,这里的表面是指第二检测板40 朝向第一检测板30的表面。此外,警示元件电性连接至第一检测板30的多个金属探头和第 二检测板40的多个金属探头,并根据金属探头的探测结果输出一警示信号。承靠部60固 定于主机20的一侧,位于第二检测板40与第一检测板30铰接处一侧。进一步参考图2,该 承靠部60具有一承靠面602,并且该承靠面602与第一检测板30的夹角介于90度至180 度之间,当第一检测板30打开时,该承靠面602用于承靠该第一检测板30。于本实施例中, 该承靠部60例如可通过螺纹锁附固定在主机20的一侧面上,但不以此为限。在一实施例中,当电子装置的壳体,例如笔记本电脑的壳体,放置于检测装置1中 时,检测装置1的第一检测板30与笔记本电脑的该壳体的正面紧密接触并贴合,该第一检 测板30上的多个金属探头与壳体正面上待测的多个测试点相接触,与此同时,检测装置1 的第二检测板40与笔记本电脑的该壳体的反面紧密接触并贴合,该第二检测板40的多个 金属探头与壳体反面上待测的多个测试点相接触。根据不同类型的电子装置,其壳体正面 和壳体反面的铜粒分布位置可能不尽相同,通过调节检测板30和40上各自金属探头的探 测位置即可检测该壳体正反两面上的铜粒是否确实已安装,并且针对不同厚度的电子装置壳体,在进行铜柱检测时,可以通过调节第一检测板30和第二检测板40的金属探头高度来 实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虽然该实施例中以笔记本电脑的某一壳体的正 反表面上的铜粒安装的检测来示意性描述本技术的检测装置的工作过程,但是其并不 只局限于此,例如,该检测装置还可适用于其它装设有铜粒的电子装置壳体的检测。在另一实施例中,检测装置1还包括一开关,通过开关的闭合或断开相应地启动 或关停该检测装置。依据另一实施例,在电子装置的某一壳体的正反两面上的测试点设置 铜柱,当多个金属探头对应的测试点确实已安装铜柱时,警示元件发出一指示信号,意即铜 柱的安装符合要求。然而,如果某些金属探头与测试点接触时,测试点位置并无铜柱,则通 过金属探头的串联或并联连接,警示元件没有输出正常条件下所应发出的指示信号,这就 说明壳体存在铜柱被漏装的情形。图3示出本技术的检测装置的警示单元的电路结构的第一实施例。如图3所 示,检测装置具有一电源端和一接地端,在该电源端和接地端之间是由第一检测板30的多 个金属探头以及第二检测板40的多个金属探头构成的电路,更为具体地,由第一检测板30 的多个金属探头构成的支路称为电路A,以及由第二检测板40的多个金属探头构成的支路 称为电路B。此外,警示元件设置于电源端和接地端之间,以在电路形成电流回路后发出指 示信号。参照图3,电路A中第一检测板30的多个金属探头串联连接,电路B中第二检测板 40的多个金属探头串联连接,并且电路A与电路B,即,第一检测板30的多个金属探头与第 二检测板40的多个金属探头也串联连接。如此一来,当电子装置置放于检测装置1时,无 论是壳体的正面还是壳体的反面,只要有一处测试点的铜粒未正确安装,在电源端和接地 端之间就无法构成电流通路,而警示元件相应地也就不会发送正确的指示信号。较佳地,这 里的警示元件为一 LED指示灯,当LED指示灯没有发光时,表明存在铜粒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  一主机;  一第一检测板,固定在所述主机上,并具有多个金属探头;  一第二检测板,与所述第一检测板于一侧铰接,所述第二检测板朝向所述第一检测板的表面具有多个金属探头;  一承靠部,固定在所述主机的一侧面,并且位于所述第二检测板与第一检测板铰接处一侧,所述承靠部具有一承靠面;以及  一警示元件,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一检测板的多个金属探头和第二检测板的多个金属探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爱义黄志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英鑫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