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胺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037184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5 0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与利用传统的发酵法的制造方法相比,可以更有效且产率更高地制造尸胺的新型尸胺制造方法。所述尸胺的制造方法包括培养具有生产尸胺的能力、且在pH?5.5以下具有抗性的棒状菌群。优选所述棒状菌群具有赖氨酸脱羧酶活性,另外,优选所述棒状菌群具有高丝氨酸营养缺陷性和/或S-(2-氨乙基)-L-半胱氨酸抗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用具有尸胺生产能力的棒状菌群来制造尸胺的方法。
技术介绍
尸胺具有二胺结构,别名称为1,5_戊二胺或戊二胺等。近来,尸胺作为聚酰胺的单体原料而受到关注,因此期待大量生产。作为,已知利用棒状菌群的发酵法,具体而言,已知有:通过下述棒状菌群的发酵来制造尸胺的方法,所述棒状菌群具有尸胺生产能力、并且作为尸胺前体物质的赖氨酸的合成能力得到强化(参考专利文献I 4、非专利文献I);或者通过下述棒状菌群的发酵来制造尸胺的方法,所述棒状菌群由于赖氨酸脱羧酶基因的拷贝数增加而使得赖氨酸脱羧酶活性得到强化(参考专利文献5)。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2256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223770号公报专利文献3:W02007/113127 号专利文献4:W02008/101850 号专利文献5:W02008/092720 号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1:Stefaine Kind, Metabolic engineering.(代谢工程)12,341-351,(2010)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课题为开发出比利用传统的发酵法制造尸胺的方法更有效且产率更高的尸胺制造工艺。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专利技术人发现,具有生产尸胺的能力、且在pH 5.5以下具有抗性的棒状菌群可用作尸胺生产菌,从而导致本专利技术的完成。gp,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I) (4)。(I) 一种,包括培养具有生产尸胺的能力、且在pH 5.5以下具有抗性的棒状菌群。(2)根据(I)所述的,所述棒状菌群具有赖氨酸脱羧酶活性。(3)根据(I)或(2)所述的,所述棒状菌群选自由棒状杆菌属和短杆菌属构成的组。(4)根据(I)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所述棒状菌群具有高丝氨酸营养缺陷性和/或S-(2-氨乙基)-L-半胱氨酸抗性。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与利用传统的发酵法制造尸胺的方法相比,能够更有效且更高产率地制造尸胺。具体实施例方式如上所述,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使用了棒状菌群。棒状菌群为好氧性革兰氏阳性杆菌,传统上被分类为短杆菌属,但是现在也被包括在统一为棒状杆菌属的细菌中(Int.J.Syst.,Bacteriol., (1981) 41,p.225)。另外,包括与棒状杆菌属非常接近的短杆菌属细菌。作为这样的棒状菌群的例子,可以列举出:嗜乙酰乙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acetoacidophylum)、醋谷氨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acetoglutamicum)、解烧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alkanolyticum)、帚石南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callunae)、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百合花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lilium)、栖糖蜜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mellassecola)、热产氨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thermoaminogenes)、有效棒杆菌(Corynebacteriumefficiens)、力士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herculis)、叉开短杆菌(Brevivacteriumdivaricatum)、黄色短杆菌(Brevivacterium flavum)、7' L- ' /s' ^ r 1J 々 Λ.-1 'y丨J 才 7 〗9 A (Brevivacterium immariophilum)、乳糖发酵短杆菌(Brevivacteriumlactofermentum)、玫瑰色短杆菌(Brevivacterium roseum)、解糖短杆菌(BrevivacteriumsaccharoIyticum)> 生硫短杆菌(Brevivacterium thiogenitalis)、产 氨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ammoniagenes)、白短杆菌(Brevivacterium album)、寸 > 匕' ;s'(Brevivacterium cerinum)、嗜氨微杆菌(Microbacteriumammoniaphilum)。另外,作为各棒状菌群的具体菌株,可以举出:嗜乙酰乙酸棒杆菌ATCC13870,醋谷氨酸棒状杆菌ATCC15806,解烷棒状杆菌ATCC21511,帚石南棒状杆菌ATCC15991,谷氨酸棒杆菌ATCC13020、ATCC13020、ATCC13060,百合花棒杆菌ATCC15990,栖糖蜜棒杆菌ATCC17965,有效棒杆菌AJ12340 (保藏编号:FERMBP_1539),力士棒杆菌ATCC13868,叉开短杆菌 ATCC14020,黄色短杆菌 ATCC13826、ATCC14067、AJ12418 (保藏编号:FERMBP_2205),I 匕' K々f丨J々Λ.^ 丨J才7 4 9 A ATCC14068,乳糖发酵短杆菌ATCC13869,玫瑰色短杆菌ATCC13825,解糖短杆菌ATCC14066,生硫短杆菌ATCC19240,产氨棒杆菌ATCC6871、ATCC6872,白短杆菌 ATCC15111,7"r V ^ ^ ^ V ^ ^ ATCC15112,嗜氨微杆菌ATCC15354。上述棒状菌群可以从(例如)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ATCC)处购买获得。在ATCC中,每个菌株都附带有对应的登记号,该登记号记载在ATCC的目录中,可以参考该登记号购买获得各菌株。在本专利技术中,作为具有生产尸胺的能力的棒状菌群,优选使用通过从外部导入编码赖氨酸脱羧酶的多核苷酸而具有赖氨酸脱羧酶活性的棒状菌群。只要具有赖氨酸脱羧酶活性,即能够以赖氨酸为原料,通过对其进行脱羧而生产尸胺。赖氨酸脱羧酶优选为L-赖氨酸脱羧酶。另外,关于赖氨酸脱羧酶的来源也没有特别限制,但是优选使用来源于(例如)耐盐芽孢杆菌(Bacillus haloduran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 ;大肠杆菌)、反会月形单胞菌(Selenomonas ruminamtium)、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副溶血弧菌(Vibrioparahaemolyticus)、天蓝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coelicolor)、毛链霉菌(Streptomycespilosus)、侵蚀艾肯菌(Eikenella corrodens)、卩遼氨基酸真杆菌(Eubacteriumacidaminophilum)、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蜂房哈夫尼菌(Hafniaalvei)、脑膜炎奈瑟氏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嗜酸热原体(Thermoplasmaacidophilum)、或者深海热球菌(Pyrococcus abyssi )的赖氨酸脱羧酶,更优选使用来源于安全性得到确认的大肠杆菌的赖氨酸脱羧酶。这些赖氨酸脱羧酶(有时被称为“LDC”)的氨基酸序列以及对其进行编码的碱基序列登记在数据库(GenBank)中。例如,在本专利技术中可优选使用的来源于大肠杆菌的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佐木七生耳塚孝泽井秀树泽井健司
申请(专利权)人:东丽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