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导流卷烟滤棒及复合导流卷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26301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4 14: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复合导流卷烟滤棒,包括丝束滤芯以及包覆丝束滤芯的包装纸,沿烟气入口到烟气出口的方向,所述丝束滤芯依次包括第一段滤芯、第二段滤芯、第三段滤芯、第四段滤芯,所述丝束滤芯中还设置有球体状的第一导流件和第二导流件,所述第一导流件位于第一段滤芯或第二段滤芯中或者一部分位于第一段滤芯另一部分位于第二段滤芯中,所述第二导流件位于第三段滤芯或第四段滤芯中或者一部分位于第三段滤芯另一部分位于第四段滤芯中,所述第二段滤芯靠近第三段滤芯的端部设有与端部导通的导流孔,第二段滤芯与第三段滤芯之间设有空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复合导流卷烟滤棒在应用到卷烟抽吸时,能提高滤棒的过滤效率,实现吸烟后滤棒色泽的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卷烟,尤其涉及一种设有能够在抽吸时自动对烟气导流的卷烟滤棒及卷烟。
技术介绍
现有卷烟产品中,通常采用过滤嘴对卷烟主流烟气中的焦油进行过滤。现有技术中的过滤嘴结构简单,由于气流动力学的特点,卷烟主流烟气流经滤棒时,中心部位气流速和气流量最大,而外围气流速和气流量低,参见图1,图1中带箭头的线条代表气流线,气流线越长表示流速越大,气溶胶颗粒越多。由图1可以看出,现有技术的卷烟产品,主流烟气主要从滤棒中间部位逸出,滤棒外围部分逸出较少,这使得滤棒中间丝束利用效率过高,而外围丝束利用效率较低,从而导致吸烟后滤棒末端变为黄褐色,尤其是中间部分,这样会影响观感。 由此可见,如何使得吸烟后滤棒不会变成这种令人生厌的黄褐色色泽,即如何调节吸烟后滤棒的色泽,这是本领域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导流卷烟滤棒,可以自行对烟气导流,调节吸烟后滤棒的色泽。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复合导流卷烟。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导流卷烟滤棒,包括丝束滤芯以及包覆丝束滤芯的包装纸,沿烟气入口到烟气出口的方向,所述丝束滤芯依次包括第一段滤芯、第二段滤芯、第三段滤芯、第四段滤芯,所述丝束滤芯中还设置有球体状的第一导流件和第二导流件,所述第一导流件位于第一段滤芯或第二段滤芯中或者一部分位于第一段滤芯中、另一部分位于第二段滤芯中,所述第二导流件位于第三段滤芯或第四段滤芯中或者一部分位于第三段滤芯中、另一部分位于第四段滤芯中,所述第二段滤芯靠近第三段滤芯的端部设有与端部导通的导流孔,第二段滤芯与第三段滤芯之间设有空隙。优选地,第二段滤芯的长度为5_15mm。优选地,第二段滤芯的导流孔的直径为Imm以上,且小于第一导流件的直径,第一导流件的直径与导流孔的直径差为1_以上。优选地,第二段滤芯与第三段滤芯之间的空隙宽度为0.2mm-l.0mm。优选地,第二段滤芯与第三段滤芯之间的空隙宽度为0.4mm-0.8mm。优选地,所述丝束滤芯的直径大于第一导流件、第二导流件的直径且与第一导流件、第二导流件的直径之差为Imm以上。优选地,所述第一导流件、第二导流件均由微孔性材料或木质材料或表面光滑的惰性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导流孔为圆柱体形或棱柱体形或圆台体形。优选地,所述第一导流件、第二导流件的直径为2mm以上。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复合导流卷烟,包括烟丝棒以及滤棒,所述滤棒为前述的复合导流卷烟滤棒。与现有技术中的卷烟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复合导流卷烟滤棒,由于沿烟气入口到烟气出口的方向,所述丝束滤芯依次包括第一段滤芯、第二段滤芯、第三段滤芯、第四段滤芯,所述丝束滤芯中还设置有球体状的第一导流件和第二导流件,所述第一导流件位于第一段滤芯或第二段滤芯中或者一部分位于第一段滤芯另一部分位于第二段滤芯中,所述第二导流件位于第三段滤芯或第四段滤芯中或者一部分位于第三段滤芯另一部分位于第四段滤芯中,所述第二段滤芯靠近第三段滤芯的端部设有与端部导通的导流孔,第二段滤芯与第三段滤芯之间设有空隙,因而应用在卷烟上时,抽吸时,经过第一段滤芯的烟气,在遇到第一导流件时,被迫向滤棒外围转向,绕开第一导流件,经过第一导流件后,由于第二段滤芯设有导流孔,为中空滤芯,其中心位置的吸阻较小,烟气主要从中心位置逸出,在到达第二段滤芯与第三段滤芯间的空隙时,烟气重新充满整个滤棒,而在遇到第二导流件时,气流再次被迫转向,经过第二导流件后,由于吸烟过程的抽吸作用,使得烟气除沿滤棒外围流动外,同时向滤棒中心位置流动,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外围丝束的过滤作用,另一方面延长了烟气在滤棒中的流动路径,从而提高了滤棒的过滤效率,实现吸烟后滤棒色泽的调节。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卷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复合导流卷烟滤棒实施例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第二段滤芯的横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复合导流卷烟滤棒实施例二中第二段滤芯的横向端面示意 图5为本专利技术复合导流卷烟滤棒实施例三中第二段滤芯的横向端面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复合导流卷烟滤棒实施例四中第二段滤芯的横向端面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思是,利用气流动力学原理,自动改变吸烟过程中卷烟主流烟气在滤棒中的流向,实现吸烟后滤棒色泽的调节。实施例一参见图2、图3,本实施例的复合导流卷烟滤棒I包括滤棒主体,所述滤棒主体包括丝束滤芯以及包覆丝束滤芯的包装纸,其中,丝束滤芯由第一段滤芯11、第二段滤芯12、第三段滤芯13、第四段滤芯14复合而成,沿烟气入口到烟气出口的方向,第一段滤芯11、第二段滤芯12、第三段滤芯13、第四段滤芯14依次设置,其中第二段滤芯12和第三段滤芯13之间还设有空隙17。该空隙17用于平衡稳定气流。在丝束滤芯中还设有呈球体状的第一导流件15、第二导流件16,第一导流件15位于第一段滤芯11与第二段滤芯12之间,其一部分伸入到第一段滤芯中,另一部分伸入到第二段滤芯12中。第二导流件16位于第三段滤芯13与第四段滤芯14之间,其一部分伸入到第三段滤芯13中,另一部分伸入到第四段滤芯14中。其中,第二段滤芯12还设有一导流孔12a,该导流孔12a与第二段滤芯同轴设置,其与第二段滤芯的端面导通;第一导流件15、第二导流件16均为球体状,其直径Dl为6mm,而丝束滤芯的直径D2为8mm,第二导流件16外端部与第四段滤芯外端部的距离H为11mm。沿滤棒主体的径向,第一导流件15、第二导流件16处于丝束滤芯中心位置处。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卷烟滤棒在应用到卷烟中去,抽吸时,经过第一段滤芯的烟气,在遇到第一导流件时,被迫向滤棒外围转向,绕开第一导流件,经过第一导流件后,由于第二段滤芯设有导流孔,为中空滤芯,其中心位置的吸阻较小,烟气主要从中心位置逸出,在到达第二段滤芯与第三段滤芯间的空隙时,烟气重新充满整个滤棒,而在遇到第二导流件时,气流再次被迫转向,经过第二导流件后,由于吸烟过程的抽吸作用,使得烟气除沿滤棒外围流动外,同时向滤棒中心位置流动,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外围丝束的过滤作用,另一方面延长了烟气在滤棒中的流动路径,从而提高了滤棒的过滤效率,实现吸烟后滤棒色泽的调节。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导流件15可以完全包覆在第一段滤芯或第二段滤芯中,第二导流件16可以完全包覆在第三段滤芯或第四段滤芯中。本实施例中,第二段滤芯的长度为8_,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设置为5-15_中的任意一值;本实施例中,第二段滤芯与第三段滤芯之间的空隙宽为0.5mm,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为0.2-1.0mm中的任意一值。实施例二参见图4,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段滤芯设有两个导流孔12a,这两个导流孔位于第二段滤芯的中心区域,且相互平行设置。其他结构均与实施例一相同,此处不再赘述。实施例三参见图5,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段滤芯设有三个导流孔12a,这三个导流孔位于第二段滤芯的中心区域,围绕第二段滤芯的轴心线呈三角形设置。其他结构均与实施例一相同,此处不再赘述。实施例四参见图6,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段滤芯设有四个导流孔12a,这四个导流孔位于第二段滤芯的中心区域,围绕第二段滤芯的轴心线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导流卷烟滤棒,其特征在于,包括丝束滤芯以及包覆丝束滤芯的包装纸,沿烟气入口到烟气出口的方向,所述丝束滤芯依次包括第一段滤芯、第二段滤芯、第三段滤芯、第四段滤芯,所述丝束滤芯中还设置有球体状的第一导流件和第二导流件,所述第一导流件位于第一段滤芯或第二段滤芯中或者一部分位于第一段滤芯中、另一部分位于第二段滤芯中,所述第二导流件位于第三段滤芯或第四段滤芯中或者一部分位于第三段滤芯中、另一部分位于第四段滤芯中,所述第二段滤芯靠近第三段滤芯的端部设有与端部导通的导流孔,第二段滤芯与第三段滤芯之间设有空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浩辉陈森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