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条烟分拣检测的S弯整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16945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9 01:24
应用于条烟分拣检测的S弯整形装置,该装置包括有安装在机架上并位于同一竖直面上的顶层输入组件(3)、传送组件(5)和底层输出组件(9)。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条烟分拣过程中可对单条条烟的姿态进行调整,对相邻条烟的距离进行调整,从而满足条码扫描的条件,且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设备运行可靠。(*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条状物品尤其是条烟分拣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条烟在分拣过程中进行整形的装置。
技术介绍
每一条条烟都有唯一的一个条码,该条码包含了条烟的品牌等信息,条码被统一的印刷在条烟侧面。条烟未分拣时是按50条一箱装在大箱中。条烟分拣的过程是:根据客户订单,将客户所需的各品牌条烟按订单数量,从大箱中分拣出来,分拣出来的条烟按订单合流在一起,统一输送到包装点打包。为保证条烟分拣的正确性,当条烟在输送带上输送时,需对条烟进行跟踪检测。目前,应用于烟草商业配送中心的条烟分拣线上的条烟检测一种是通过简单的计数器检测,只能检测出分拣的条烟的数量,不能对条烟的品牌信息进行跟踪检测。如果分拣时出现条烟品牌分拣错误,而数量未出错的情况,此类分拣错误就不会被发现,就会导致订单出现错误,给用户造成损失。另一种是通过条码技术,但是无法保证大量条烟在输送过程中每个条烟的姿态满足条码扫描条件、或者相邻两个条烟距离满足扫描条码扫描条件,以致不能读码,导致错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在条烟分拣过程中可对单条条烟的姿态进行调整,对相邻条烟的距离进行调整,从而满足条码扫描的条件,且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设备运行可靠的S弯整形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应用于条烟 分拣检测的S弯整形装置,该装置包括有安装在机架上并位于同一竖直面上的顶层输入组件、传送组件和底层输出组件,顶层输入组件和传送组件在一端通过由第一外圆弧板和第一内圆弧板组成的圆弧形通道式第一整形机构连接,传送组件和底层输出组件在另一端通过由第二外圆弧板和第二内圆弧板组成的圆弧形通道式第二整形机构连接;顶层输入组件、第一整形机构、传送组件、第二整形机构、底层输出组件顺序连接构成S弯整形装置。本技术所述机架分为安装顶层输入组件的第一机架、安装传送组件的第二机架、安装底层输出组件的第三机架。所述顶层输入组件、传送组件、底层输出组件均为带式输送机。在底层输出组件的侧面设置有护栏。本技术巧妙地用圆弧形通道式第一整形机构和第二整形机构将顶层输入组件、传送组件和底层输出组件连接起来,通过将条烟在输送线路上两次经过圆弧形通道,达到将条烟姿态进行调整理顺,并使相邻的条烟之间保持适当距离,保证大量条烟在输送过程中每个条烟的姿态以及相邻两个条烟之间的距离满足现有条码扫描装置要求达到的条码扫描条件,以正确读取条码和检测,实现条烟的正确分拣。本技术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设备运行可靠。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附图所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拆去护栏、第一整形机构和第二整形机构后的A-A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主要包括有安装在机架上并位于同一竖直面上的顶层输入组件3、传送组件5和底层输出组件9,顶层输入组件3和传送组件5在一端通过由第一外圆弧板Ia和第一内圆弧板Ib组成的圆弧形通道式第一整形机构I连接,传送组件5和底层输出组件9在另一端通过由第二外圆弧板4a和第二内圆弧板4b组成的圆弧形通道式第二整形机构4连接;顶层输入组件3、第一整形机构1、传送组件5、第二整形机构4、底层输出组件9顺序连接构成S弯整形装置。机架可制作为一个整体的机架,也可制作为分体机架,即分别为安装顶层输入组件3的第一机架2、安装传送组件5的第二机架6、安装底层输出组件9的第三机架7。在底层输出组件9的侧面设置有护栏8。所述顶层输入组件3、传送组件5、底层输出组件9均为带式输送机。每台输送机均包括输送带及其驱动电机。输送带可以是同步带,也可以是平带、V带或多楔带。采用本技术S弯整形装置对条烟进行整形的过程如下:顶层输入组件的顶层驱动电机IOa带动顶层输送带Ila工作,将条烟12从顶层输入组件3输入,任意斜度摆放的条烟经顶层输入组件3输送进入到第一整形机构I位于第一外圆弧板Ia和第一内圆弧板Ib之间的圆弧形通道内,在惯性力的作用下条烟滑过第一整形机构I并落在传送组件5的输送带Ilb上,完成第一次整形;传送组件的传送驱动电机IOb带动传送输送带Ilb工作,条烟12被传送组件的输送带Ilb继续传送至进入到第二整形机构4位于第二外圆弧板4a和第二内圆弧板4b组成的圆弧形通道内,在惯性力的作用下条烟12滑过第二整形机构4并落在底层输出组件9的输送带Ilc上,完成第二次整形;底层输出组件的底层驱动电机IOc带动底层输送带Ilc工作,将经过二次整形后的条烟12输送至下游设备。本技术不仅适用于条烟的姿态调整,也适用于其它条状物的姿态调整。权利要求1.应用于条烟分拣检测的S弯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有安装在机架上并位于同一竖直面上的顶层输入组件(3)、传送组件(5)和底层输出组件(9),顶层输入组件(3)和传送组件(5)在一端通过由第一外圆弧板(Ia)和第一内圆弧板(Ib)组成的圆弧形通道式第一整形机构(I)连接,传送组件(5)和底层输出组件(9)在另一端通过由第二外圆弧板(4a)和第二内圆弧板(4b)组成的圆弧形通道式第二整形机构(4)连接;顶层输入组件(3)、第一整形机构(I)、传送组件(5)、第二整形机构(4)、底层输出组件(9)顺序连接构成S弯整形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条烟分拣检测的S弯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分为安装顶层输入组件(3)的第一机架(2)、安装传送组件(5)的第二机架(6)、安装底层输出组件(9)的第三机架(7)。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于条烟分拣检测的S弯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输入组件(3)、传送组件(5)、底层输出组件(9)均为带式输送机。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于条烟分拣检测的S弯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底层输出组件(9)的侧面设置有护栏(8)。专利摘要应用于条烟分拣检测的S弯整形装置,该装置包括有安装在机架上并位于同一竖直面上的顶层输入组件(3)、传送组件(5)和底层输出组件(9)。本技术在条烟分拣过程中可对单条条烟的姿态进行调整,对相邻条烟的距离进行调整,从而满足条码扫描的条件,且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设备运行可靠。文档编号B65B35/56GK203111571SQ20132009407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日专利技术者白炜, 孔昭龙, 曾广宁, 张祥丽, 王维, 王志明, 李晓丹, 罗清敏, 王帆, 虞有海 申请人:云南昆船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应用于条烟分拣检测的S弯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有安装在机架上并位于同一竖直面上的顶层输入组件(3)、传送组件(5)和底层输出组件(9),顶层输入组件(3)和传送组件(5)在一端通过由第一外圆弧板(1a)和第一内圆弧板(1b)组成的圆弧形通道式第一整形机构(1)连接,传送组件(5)和底层输出组件(9)在另一端通过由第二外圆弧板(4a)和第二内圆弧板(4b)组成的圆弧形通道式第二整形机构(4)连接;顶层输入组件(3)、第一整形机构(1)、传送组件(5)、第二整形机构(4)、底层输出组件(9)顺序连接构成S弯整形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炜孔昭龙曾广宁张祥丽王维王志明李晓丹罗清敏王帆虞有海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昆船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