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合成催化剂以及氨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009643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8 2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催化剂物质及其制造方法,其为用于合成氨的稳定且高性能的催化剂物质,该氨作为肥料的原料等而言为最重要的化学物质之一,该催化剂物质在不需要高压的温和的合成条件下发挥催化剂活性,此外从资源的观点考虑也有利。该催化剂由负载金属催化剂形成,该负载金属催化剂由将钙铝石型化合物作为氨合成催化剂的载体而得到,该钙铝石型化合物包含1015cm-3以上的传导电子。作为载体的钙铝石型化合物的形状可以为粉末、多孔体、固体烧结体、薄膜、固体单晶等中的任一种。使用此催化剂时则向过渡金属的供电子能力增强,可在100℃到600℃的反应温度、在10kPa到30MPa左右较低的反应压力下使原料氮气与氢气在催化剂上进行反应从而促进氨合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于使氢气与氮气进行反应而合成氨的氨合成催化剂以及该催化剂的制造方法以及使用了该催化剂的氨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支撑人类生存的谷物的生产中不可欠缺的人工肥料(硫酸铵、尿素肥料)由氨制作。以氮气与氢气为原料并且使用以铁为主体的催化剂进行氨合成的技术由哈伯-波希(Haber-Bosch)专利技术,该技术(称为“哈伯_波希法”)在自1910年代工业化完成之后经历了约一个世纪的今天,依然是支撑人类生活的必不可少的技术。哈伯-波希法是:使用在Fe3O4中包含数重量%的Al2O3和K2O的双重促进铁(doubly promoted iron)催化剂,使氮气与氢气的混合气体在400 600°C、约20MPa 约IOOMPa的高温高压条件下直接反应,将由N2 + 3H2 — 2NH3的反应生成的氨冷却,或由水吸收而分离的方法。该技术在目前也几乎仍以完成当时的状态的制造工序而进行工业化应用。另一方面,作为在300°C以下的低温度具有氨合成活性的过渡金属,已知有一种催化剂,其实质上以金属状态使用Mo、W、Re、Fe、Co、Ru、0s之中的一种元素;或Fe与Ru、Ru与Re、Fe与Mo的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细野秀雄原亨和北野政明金圣雄松石聪户田喜丈横山寿治林文隆
申请(专利权)人: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工业大学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