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膜层间剥离制备超疏水表面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003516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7 1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膜层间剥离制备超疏水表面的方法,具体步骤包括:a、配制共混物,b、混炼,c、压片,d、压膜,e、层叠压膜,f、层间剥离,g、测量超疏水表面的接触角、滚动角。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简单层间剥离方法,制备出了聚丙烯、聚乙烯以及聚丙烯/聚乙烯共混物超疏水薄膜,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可与聚合物的压延工艺相结合,大规模、低成本生产各种聚合物超疏水薄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液体对固体的表面浸润是一个重要的界面现象,它不仅影响着自然界中动、植物的生命活动,也与人们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固体表面的浸润性通常以水滴在表面的接触角来衡量,接触角小于90°的表面称为亲水表面,大于90°的表面称为疏水表面,而将与水的接触角大于150°的表面称之为超疏水表面(Superhydrophobicsurface) 0如今超疏水表面引起了世界范围内极大的关注,现已成为仿生纳米材料技术中的热点之一。它在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有着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将其应用在高降雪地区的室外天线上,可以防止积雪以保证信号畅通;用于石油管道中,可以防止石油对管道壁黏附;作为汽车、飞机、航空器等的挡风玻璃,不仅可以减少空气中灰尘等污染物的污染,还能够使其在高湿度环境或雨天保持干燥;用于水中运输工具或水下核潜艇上,可以减少水的阻力,提高行驶速度;用于微流体装置中,可以实现对流体的低阻力、无漏损传送;也可用它来修饰纺织品,做防水和防污的服装等。固体表面的浸润性是由固体表面的化学组成和微观几何结构所共同决定的。制备超疏水表面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膜层间剥离制备超疏水表面的方法,其特征是:具体步骤如下:a、配制共混物:将聚丙烯和聚乙烯按组分比(75~97%):(3~25%)混合配制成聚丙烯/聚乙烯共混物;b、混炼:用哈克转矩流变仪将a中配制的聚丙烯/聚乙烯共混物混炼成样品,混炼温度为150~200℃,混炼时间为5~7min;c、压片:将b中的混炼后的聚丙烯/聚乙烯共混物样品放在开放式炼胶机上进行压片;d、压膜:调节模具厚度为0.5~1.5mm,模压温度为180~200℃,将c中压片后形成的聚丙烯/聚乙烯共混物通过平板硫化机压成聚丙烯/聚乙烯薄膜;e、层叠压膜:调节模具模压温度为195~205℃,预热时间为1~5min,保压时间为...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秀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