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限滑结构的差速器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95648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8:12
一种带限滑结构的差速器总成,用于汽车车桥差速器制造。差速器左、右壳通过连接螺栓固定,行星齿轮通过十字轴与差速器右壳连接,半轴齿轮与行星齿轮相啮合,行星齿轮轴向装有带有凸台的球面垫片,差速器壳体上设有对应的凹槽,半轴齿轮的轴向装有平面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垫片与差速器壳体之间增设有碟簧,半轴齿轮在碟簧的作用下始终压在行星齿轮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碟簧在差速器总成中的应用,使差速器齿轮始终处于接触状态,减少了冲击噪音;并且碟簧变形可以弥补各部件之间磨损量,延长维护周期;通过设置不同碟簧压力,可得到不同差速器锁紧系数,提高了整车防滑性能。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制造成本低,具有低噪音、低维护及限滑功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
,具体是一种用于汽车车桥的带限滑结构的差速器总成
技术介绍
传统的汽车车桥差速器总成采用普通的对称式圆锥行星齿轮与半轴齿轮相啮合的结构,差速器齿轮与差速器壳体之间采用减磨垫片,对称式齿轮差速器的锁紧系数为1-1.1,其抗滑能力差,整车检测合格率也相当低。由于差速器齿轮齿侧间隙的存在,使得差速器齿轮在正反车交替运行过程中,经常有差速器齿轮相互撞击的声音。并且差速器齿轮间的啮合间隙受差速器壳体的安装尺寸、差速器齿轮的安装尺寸及减磨垫片厚度影响,当差速器使用一定时间后,差速器壳体、差速器齿轮、尤其是垫片磨损后,差速器齿轮之间的间隙变大,造成差速器齿轮使用过程中噪音增大,需要经常更换减磨垫片。而更换减磨垫片时,还需要将减速器总成拆解,更换费时费力,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限滑结构的差速器总成,以实现消除差速器齿轮齿侧间隙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差速器右壳与差速器左壳通过连接螺栓固定,行星齿轮通过十字轴与差速器右壳连接,半轴齿轮与行星齿轮相啮合,行星齿轮的轴向装有带有凸台的球面垫片,差速器壳体上设有对应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限滑结构的差速器总成,差速器右壳(1)与差速器左壳(7)通过连接螺栓(8)固定,行星齿轮(3)通过十字轴与差速器右壳(1)连接,半轴齿轮(5)与行星齿轮(3)相啮合,行星齿轮(3)的轴向装有带有凸台的球面垫片(2),差速器壳体上设有对应的凹槽,半轴齿轮(5)的轴向装有平面垫片(6),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垫片(6)与差速器壳体之间增设有碟簧(4),半轴齿轮(5)在碟簧(4)的作用下压在行星齿轮(3)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胜利缪保平谢鸿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德纳车桥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