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对流加热通风模组装置,具体是一种新的电加热和通风技术在汽车座椅中的应用。至少有一个电加热元件,由分别安装在电加热元件两侧的散热器所组成的对流加热通风组件,对流加热通风组件的一端连接工作风口,另一端连接离心式风扇。把工作风口连接到座椅椅座和靠背中,用以提供加热或冷却所需要的热风或环境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环境风进行冷却的方式,克服了已有技术的不足,明显地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和能耗低等优点,是非常适合于汽车座椅的加热或冷却方式,可满足座椅在使用中的舒适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加热和通风技术的应用。特别是一种用于汽车座椅中的具有对流加热通风功能的模组装置,具体是一种新的电加热和通风技术在汽车座椅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座椅是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必需品,人们希望无论是在炎热的夏季或寒冷的冬季使用时,都能得到舒适的温度需求。本专利技术是电加热和通风技术应用于汽车座椅中加热或冷却的创新结构型式。它是使用汽车本身的直流电源来驱动电加热元件和通风系统来达到座椅的加热或冷却的目的,并且是通过空气对流的方式来实现对座椅加热或冷却的功能。CN101084135A公开并已授权“用于交通工具温度模块的控制系统”,该专利技术体现了绿色低碳的环保理念,满足了人们对汽车座椅舒适度的需求。但是在该温度模块中应用的热电半导体技术,存在着加热或制冷工作时功率较大、能耗较高和效率较低,以及在座椅靠背中需封闭安装而造成的进、排风困难等缺点。因此有必要对已有的汽车座椅温度模块系统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汽车座椅对流加热通风模组装置。本专利技术非常显著地克服了已有技术的缺点,尤其是原温度模块中应用热电半导体技术进行冷却时,存在着制冷效率低(约0.6左右),以及在座椅靠背中需封闭而造成的进、排风困难(原温度模块由进风口和工作风口、排风口三部分组成)等方面。而本技术系采用环境风进行冷却的方式(本对流加热通风模组由进风口和工作风口两部分组成),因此明显地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和能耗低等优点,是非常适合于汽车座椅的加热或冷却方式,可满足座椅在使用中的舒适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对流加热通风模组装置包括:至少有一个电加热元件,该电加热元件可以是电加热膜,由分别安装在电加热元件两侧的散热器所组成的对流加热通风组件,其散热器也可以是散热片,其材质为铜、铝或招合金散热材料。对流加热通风组件的一端连接工作风口,另一端连接离心式风扇。风扇出风口与所述对流加热通风组件及工作风口中的空气流体运动方向相一致。在靠离心式风扇出风口的位置安装对流加热通风组件,在对流加热通风组件的另一端是工作风口。把工作风口连接到座椅椅座和靠背中,用以提供加热或冷却所需要的热风或环境风。当模组装置在座椅椅座中安装时,可安装在椅座下方。在座椅靠背中安装时,可安装在靠背中,或安装在椅座下方并通过加装相应的通风管道方式向靠背送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对流加热通风模组装置包括:离心式风扇、对流加热通风组件及工作风口,其主要特征是:至少有一个电加热元件,该电加热元件可以是电加热膜,由分别安装在电加热元件两侧的散热器所组成的对流加热通风组件,其散热器也可以是散热片,其材质为铜、铝或招合金散热材料。对流加热通风组件的一端连接工作风口,另一端连接离心式风扇。风扇出风口与所述对流加热通风组件及工作风口中的空气流体运动方向相一致。在靠离心式风扇出风口的位置安装对流加热通风组件,在对流加热通风组件的另一端是工作风口。把工作风口连接到座椅椅座和靠背中,用以提供加热或冷却所需要的热风或环境风。当模组装置在座椅椅座中安装时,可安装在椅座下方。在座椅靠背中安装时,可安装在靠背中,或安装在椅座下方并通过加装相应的通风管道方式向靠背送风。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的对流加热通风模组装置的特点具体描述如下:当电加热元件通入直流电时,其两侧同时加热,并将热量分别传导到安装在其两侧的散热器上。离心式风扇通入直流电转动,将环境空气流体吹入到对流加热通风组件中,空气流体在通过对流加热通风组件时进行热交换,并由工作风口吹出热风。而当需要冷却时,可断开电加热元件的电源,离心式风扇依旧转动工作,这时由工作风口吹出环境风。乘座者可根据自身的需求分别选定热或冷的状态,然后经选择的热风或环境风的空气流体进入到座椅椅座和靠背中,实现其加热或冷却的功能。热或冷的选定与调整,只需乘座者通过改变直流电电流的通断与大小即可很方便的实现。附图说明图1:对流加热通风模组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但它们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做出的任何限制。如图1所示,它是对流加热通风模组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其中,I是尚心式风扇,2是对流加热通风组件,3是电加热兀件,4是散热器,5是工作风口。当电加热元件3通入直流电时,其两侧同时加热,并将热量分别传导到安装在其两侧的散热器4上,离心式风扇I通入直流电转动,将环境空气流体吹入到对流加热通风组件2中,空气流体在通过对流加热通风组件2时进行热交换,并由工作风口 5吹出热风。而当需要冷却时,可断开电加热元件3的电源,离心式风扇I依旧转动工作,这时由工作风口5吹出环境风。乘座者可根据自身的需求分别选定热或冷的状态,然后经选择的热风或环境风的空气流体进入到座椅椅座和靠背中,实现其加热或冷却的功能。热或冷的选定与调整,只需乘座者通过改变直流电电流的通断与大小即可很方便的实现。本专利技术显著地克服了已有技术的缺点,尤其是采用环境风进行冷却的方式,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和能耗低等优点,是非常适合于汽车座椅的加热或冷却方式,可满足座椅在使用中的舒适性。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座椅对流加热通风模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至少有一个电加热元件,由分别安装在电加热元件两侧的散热器所组成的对流加热通风组件,对流加热通风组件的一端连接工作风口,另一端连接离心式风扇,风扇出风口与所述对流加热通风组件及工作风口中的空气流体运动方向相一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对流加热通风模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靠离心式风扇出风口的位置安装对流加热通风组件,在对流加热通风组件的另一端是工作风口,把工作风口连接到座椅椅座和靠背中,用以提供加热或冷却所需要的热风或环境风。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对流加热通风模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元件是电加热膜,并由分别安装在其两侧的散热器共同组成对流加热通风组件。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汽车座椅对流加热通风模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元件两侧的散热器也可以是散热片,其材质为铜、铝或铝合金散热材料。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对流加热通风模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座椅椅座中安装时,可安装在椅座下方。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对流加热通风模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座椅靠背中安装时,可安装在靠背中, 或安装在椅座下方并通过加装相应的通风管道方式向靠背送风。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对流加热通风模组装置,具体是一种新的电加热和通风技术在汽车座椅中的应用。至少有一个电加热元件,由分别安装在电加热元件两侧的散热器所组成的对流加热通风组件,对流加热通风组件的一端连接工作风口,另一端连接离心式风扇。把工作风口连接到座椅椅座和靠背中,用以提供加热或冷却所需要的热风或环境风。本技术采用环境风进行冷却的方式,克服了已有技术的不足,明显地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和能耗低等优点,是非常适合于汽车座椅的加热或冷却方式,可满足座椅在使用中的舒适性。文档编号B60N2/56GK203093806SQ20122060888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9日专利技术者姜大伟 申请人:姜大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座椅对流加热通风模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至少有一个电加热元件,由分别安装在电加热元件两侧的散热器所组成的对流加热通风组件,对流加热通风组件的一端连接工作风口,另一端连接离心式风扇,风扇出风口与所述对流加热通风组件及工作风口中的空气流体运动方向相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姜大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