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州医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制备自增强仿生材料的引导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89913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自增强仿生材料的引导模具,包括引导模具本体,引导模具本体上开设有若干用于基体相或增强相引导和定位的槽和/或孔,槽横向为长方形,槽纵向排列,槽的高度为0.1~5mm,纵向相邻槽的间距为1~3mm;孔直径0.01~3mm,通过槽和孔交错排列实现纤维的梯度堆叠,然后在超声波的作用下进行复合,制备自增强仿生材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仿生材料制备时增强相无法自由调节和控制排列方式,难以实现梯度分布等不足,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便宜、梯度构造方便等特点,适用于自增强仿生材料的制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仿生材料制备技术,具体来说是一种用于制备自增强仿生材料的引导模具
技术介绍
聚乳酸等生物可降解材料在人体内可降解,产物随着代谢产物排出,可使患者免除二次手术的痛苦,现已在组织工程、手术缝合、骨科修复等医学领域得以应用。然而,上述材料在替代金属材料时,存在初始机械强度低、韧性差等缺陷。采用自增强技术可有效提高材料的强度和韧性,在望解决聚乳酸等可降解生物材料的初始强度低和韧性不佳的问题。国内外对增强技术开展了很多研究,目前主要有纺丝工艺、熔体注塑和挤出、纤维集束模压成型、定向自由拉伸、固态挤出和成纤模压增强等方法。仿生材料的研究发现,自然界的很多天然材料如竹子具有明显的梯度结构特征,其力学比强度甚至超过钢铁等金属材料,显示出优异的特性。然而,上述自增强技术在制备自增强复合材料时,增强相形态结构难以保持,排列方式无法自由控制和调节,基本上不能实现梯度增强材料的结构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便宜、能构造纤维分布梯度及适用于自增强仿生材料制备的引导模具。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制备自增强仿生材料的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制备自增强仿生材料的引导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引导模具本体,引导模具本体上开设有若干用于基体相或增强相引导和定位的槽,槽横向为长方形,槽纵向排列,槽的高度为0.1~5mm,纵向相邻槽的间距为1~3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范文陈晓明彭晔朱继翔田秀梅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医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