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油式管状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54297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4 2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油式管状加热器,它包括管壳、管接头、导入管、回流管、热介质和传感器。所述管壳为夹套管结构,内置的轴向内管居中,外管壁与内管同轴套合且两端相互密封连接,外管壁由截顶圆锥体和圆柱体组成,一端以内管为起点的是截顶圆锥体小端,另一端圆柱体的束节段设有螺纹与管接头配合形成定位安装,在管壳的束节段端面环内管等间距交替密封连接导入管和回流管。所述热介质经导入管和回流管组成循环流动通道,在任意一根导入管与相邻回流管之间同轴向安置传感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加热快捷、均匀,使得引入模腔内的胶料和无碱玻璃纤维没有温差,做到内外层同步固化。本发明专利技术特别适合用于φ150mm~φ200mm的环氧基拉挤芯棒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热器,特别是一种以导热油为介质的管状加热器,该加热器用于生产环氧基拉挤芯棒的胶料和无碱玻璃纤维加热。
技术介绍
环氧基拉挤芯棒是一种复合绝缘材料,该材料除有优良的绝缘性能外,还具有强度高、耐热、耐寒,防霉、防潮、抗冲击等特性,在电力装置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和电网电压等级的不断提高,对配套的环氧基拉挤芯棒质量指标提出了更高要求,市场上需求的规格也越来越大。环氧基拉挤棒由环氧树脂、无碱玻璃纤维、催化剂等原料配制而成,生产时先将混配成的胶料和无碱玻璃纤维牵引至模具内,然后再加热至160°C 200°C热固化成型。Φ 130mm以下规格的环氧基拉挤芯棒因体积小,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能够做到整体加热而同步固化。 而大于Φ130_的环氧基拉挤芯棒因体积相对较大,在现有设备配套的加热条件下很难做到内外温度一致,内外温差必然造成固化不同步,由此生成的内应力易引发裂纹而导致产品报废。所以,当今市场上流通的商品环氧基拉挤芯棒仅有Φ 130mm以下规格,没有Φ 130mm以上规格。本行业一些制造商曾将射频加热技术用于大规格环氧拉挤芯棒的生产,尽管此种加热技术有效。但是,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油式管状加热器,它包括管壳(1)、管接头(2)、导入管(3)、回流管(4)、热介质(5)和传感器(6);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壳(1)为夹套管结构,内置的轴向内管(1.1)居中,外管壁与内管(1.1)同轴套合且两端相互密封连接,外管壁由截顶圆锥体和圆柱体组成,一端以内管(1.1)为起点的是截顶圆锥体小端,另一端圆柱体的束节段设有螺纹与管接头(2)配合形成定位安装,在管壳(1)外管壁的束节段端面环内管(1.1)等间距交替密封连接导入管(3)和回流管(4);所述热介质(5)为导热油,导入管(3)和回流管(4)组成热介质(5)循环流动通道,在任意一根导入管(3)与相邻回流管(4)之间同轴向安置传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油式管状加热器,它包括管壳(I)、管接头(2)、导入管(3)、回流管(4)、热介质(5)和传感器(6);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壳(I)为夹套管结构,内置的轴向内管(1.1)居中,外管壁与内管(1.0同轴套合且两端相互密封连接,外管壁由截顶圆锥体和圆柱体组成,一端以内管(1.0为起点的是截顶圆锥体小端,另一端圆柱体的束节段设有螺纹与管接头(2)配合形成定位安装,在管壳(I)外管壁的束节段端面环内管(1.1)等间距交替密封连接导入管(3)和回流管(4);所述热介质(5)为导热油,导入管(3)和回流管(4)组成热介质(5)循环流动通道,在任意一根导入管(3)与相邻回流管(4)之间同轴向安置传感器(6)。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剑锋夏友军夏友民葛广满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华东绝缘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