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机器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89441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齿轮机器手,属于家庭服务机械手。具有一个自由度,是有一个直流电机控制,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结构相同且连接一起且结构相同,大拇指单独和四肢机构用连杆连接,有点机带动齿轮实现减速,再带动连杆,连杆连接四指和拇指实现抓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拆卸方便,各手指间都可安装传感器,能使控制更加灵活,安全性增强。(*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仿人机器人领域,尤其是指机器人在作业时的机械手装置。
技术介绍
仿人机器人正处于飞速发展的时期,世界各国已研制出各类能再实际中使用的仿人机器人。就像人手对人的作用一样,仿人机械手是仿人机器人的关键部件之一。目前研制的各类仿人机器人手爪或者是多指灵巧手,能进行灵活抓取操作,但驱动元件多,负载能力差;或者是专用夹持器,负载能力强,抓取稳定性好,但是适应不同物体的能力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齿轮机器手,包括手掌、手指机构、拇指机构和所有的手指驱动机构;手掌内放置小功率直流驱动电机,节约了手的空间,缩小了体积。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手掌为基座,电机固定在手掌内,带动齿轮实现各级减速,半齿连接在四指上,当半齿转动时带动四指张合,四指和拇指由连杆连接。本技术通过研究人手的生理结构,采用仿人手结构,汲取了人手的一些优点,美化了一般机器人手爪的外形。仿人手家庭服务机器手,其优点是不仅能够满足家庭服务机器人的要求,更能应用于其他高端领域,例如代替宇航员在恶劣危险的太空环境中进行一些复杂的作业。本技术可以为人工智能、遥控操作以及抓取规划等方面的科研工作者提供良好的试验平台;还可以成为一些地面机器人的机械手,此外,还可以在核、生、化、环境中从事探测、取样、装配、修理等作业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传动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四指连接传动图;图5为本技术拇指固定图;图6为本技术四指固定图。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本技术的特征是由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和大拇指组成,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结构相同且连接一起,大拇指单独和四肢机构用连杆连接。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新型齿轮机器手是由电机100固定在手掌107内,手掌107、拇指101和端盖轴123固定在支架104上,电机100转动时带动第一齿轮128与第二齿轮109啮合,第二齿轮109与第三齿轮110同轴,第三齿轮110与半齿轮111啮合,半齿轮111连接四指轴115,用连杆121将大拇指101与中指后段103连接,中指前段102固定在四指轴115上,第一套筒113和第二套筒114由第一拇指轴112连接,第三套筒117、无名指套筒119与小指套筒120连接在轴116上,拇指连接器127与第二拇指轴126相连接,将其固定安装在端盖 125与半端盖之间,由端盖轴123相连接。权利要求1.一种齿轮机器手,其特征在于:手掌为基座,电机固定在手掌内,带动齿轮实现各级减速,半齿连接在四指上,当半齿转动时带动四指张合,四指和拇指由连杆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书I所述的齿轮机器手,其特征在于:电机(100)固定在手掌(107)内,手掌(107)、拇指(101)和端盖轴(123)固定在支架(104)上,电机(100)转动时带动第一齿轮(128)与第二齿轮(109)啮合,第二齿轮(109)与第三齿轮(110)同轴,第三齿轮(110)与半齿轮(111)啮合,半齿轮(111)连接四指轴(115),用连杆(121)将大拇指(101)与中指后段(103)连接,中指前段(102)固定在四指轴(115)上,第一套筒(113)和第二套筒(114)由第一拇指轴(112)连接,第三套筒(117)、无名指套筒(119)与小指套筒(120)连接在轴 (116)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齿轮机器手,属于家庭服务机械手。具有一个自由度,是有一个直流电机控制,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结构相同且连接一起且结构相同,大拇指单独和四肢机构用连杆连接,有点机带动齿轮实现减速,再带动连杆,连杆连接四指和拇指实现抓握。本技术的优点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拆卸方便,各手指间都可安装传感器,能使控制更加灵活,安全性增强。文档编号B25J15/10GK203092579SQ20122069612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5日专利技术者庞在祥, 宫丽男, 田园, 王占礼, 张邦成, 姜大伟, 张冰, 柳虹亮, 高智, 刘铁军, 梁倩, 陆铃, 张艺林, 王南 申请人:长春工业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齿轮机器手,其特征在于:手掌为基座,电机固定在手掌内,带动齿轮实现各级减速,半齿连接在四指上,当半齿转动时带动四指张合,四指和拇指由连杆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在祥宫丽男田园王占礼张邦成姜大伟张冰柳虹亮高智刘铁军梁倩陆铃张艺林王南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工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