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秦永刚专利>正文

轴承抓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8944 阅读:2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于小型机械零件拆卸的轴承抓具,它适用于直径小于80毫米的小型轴承和其他小型齿轮、小型联轴器的拆卸,其特征在于两个弧形拉爪通过一个套箍箍住,其一端由爪钩钩成环形接触面将拉力作用于待卸轴承,另一端爪钩相对嵌接在台阶螺母的环形凹槽中,台阶螺母系与穿过其中心的丝杆相啮合,丝杆顶住待卸轴承的机轴,随着台阶螺母在外力的作用下旋转产生的位移,将被卸件卸下。(*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沙及一种用于小型机械零件拆卸的手工工具,适用于直径小于80毫米的小型轴承和其他小型齿轮,小型联轴器的拆卸。
技术介绍
原来的轴承抓具,存在着以下不足,即在丝杆上套装的两个呈半圆筒状的弧形拉儿虽然两初氏相互吻合构成一个筒体,且由一个略大于该拉爪半径的并与之匹配的筒状套箍箍色使其爪钩在钩住被却轴承时不致散开,但是两拉爪的另一端,其内圆面加工成与丝杆相啮合的内螺纹,由于该内螺纹系由两个半圆所组成,从而组合不成一个整圆,因而与丝杆啮合时,不但啮合性差,而且由于啮合截面减少而降低了承受的载荷能力,另外这种结构还造成了机械加工的困难,更主要的是使用时不便于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时装拆方便,易于机械加工与丝杆啮合性好并可增大载荷能力的轴承抓具。本技术的任务是通过如下方式完成的,两个呈半圆筒状且相互自合构成一个筒体的弧形拉爪,与被卸轴承接触一侧的另一端内圆面,由原来的内螺纹也改成为弧形爪钩,以便使这弧形爪钩可相对嵌接在台阶螺母的环形凹槽中,该台阶螺母系与穿过其中心的丝杆相啮合。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合理,装拆方便。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的纵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该抓具有两个呈半圆筒状且相互吻合构成一个筒体的弧形拉爪(6),其外表面有一个与之匹配的套箍(5)箍住,弧形拉爪(6)的爪钩(1),可朝着机轴(3)的一端钩住被卸轴承(2),其另一端的爪钩(7)可相对嵌接在台阶螺母(8)的环形凹槽中,该台阶螺母(8)系与穿过其中心的丝杆(9)相啮合,工作时首先拧紧丝杆(9),使之顶住机轴(3),然后用扳手旋转台阶螺母(8),这样,弧形拉爪(6)通过其爪钩(1),直接将力作用在被卸轴承(2)上,从而将被卸件徐徐卸下,为了减少丝杆(9)在机轴(3)的端面上旋转时产生的摩擦力,可在丝杆与机轴接触面上安装一个流珠(4)。权利要求1.一种轴承抓具,两个呈半圆筒状且相互自合构成一个筒体的弧形拉爪,外表面有一个套箍,弧形拉爪一端有环状爪钩,其特征在于两个呈半圆筒状的弧形拉爪的另一端也有环状爪钩,该端的爪钩嵌接在台阶螺母的环形凹槽中,该合阶螺母与穿过其中心的丝杆相啮合。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于小型机械零件拆卸的轴承抓具,它适用于直径小于80毫米的小型轴承和其他小型齿轮、小型联轴器的拆卸,其特征在于两个弧形拉爪通过一个套箍箍住,其一端由爪钩钩成环形接触面将拉力作用于待卸轴承,另一端爪钩相对嵌接在台阶螺母的环形凹槽中,台阶螺母系与穿过其中心的丝杆相啮合,丝杆顶住待卸轴承的机轴,随着台阶螺母在外力的作用下旋转产生的位移,将被卸件卸下。文档编号B25B27/06GK2787389SQ20052008372公开日2006年6月14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24日专利技术者秦永刚 申请人:秦永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承抓具,两个呈半圆筒状且相互自合构成一个筒体的弧形拉爪,外表面有一个套箍,弧形拉爪一端有环状爪钩,其特征在于:两个呈半圆筒状的弧形拉爪的另一端也有环状爪钩,该端的爪钩嵌接在台阶螺母的环形凹槽中,该台阶螺母与穿过其中心的丝杆相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永刚
申请(专利权)人:秦永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