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拆卸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7687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轴承拆卸器具,属机械维修器具技术领域,用于解决轴承拆卸难的问题,构成中有吊杆、吊杆下端的托板、托板两端的卡板、吊杆上端的压板及吊环,两卡板的一端与托板可拆卸连接,可通过卡板与托板的可拆卸连接变换卡板的伸缩位置,使其以回缩状进入轴承座中卡固部位后再扩张插入卡固部位,将轴承组件由轴承座内整体吊装出来,解决轴承拆卸难的问题,摒弃了落后的手工拆卸方式,降低了劳动强度及耗时,同时还具有结构简便,易于加工制作,使用操作方便等显著特性,适宜作为大型轴承座中的轴承,尤其是冶金连轧机组中工作辊轴承座中轴承的拆卸器具使用。(*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轴承座中滚动轴承拆卸器具,尤其是冶金连轧机组中工作辊轴承座中轴承拆卸器具,属机械维修器具

技术介绍
冶金连轧机组中的工作辊安装在装有两盘四列圆锥滚子轴承的轴承座上。轴承座的装配过程为先将轴承座部件检测、清洗、装配,再将滚动轴承装入轴承座内,然后将滚动轴承连同轴承座整体推压到工作辊的连接轴端上。滚动轴承随工作辊旋转运行一段时间后必须拆卸下来进行解体、清洗、检查、换件、加油、更换压力区等项检修工作。单盘四列圆锥滚子轴承的外径达430毫米,重量近50kg,整个轴承组件重量近60公斤,仅凭人力无法将轴承整体取出和放入;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孔之间的配合间隙为0.05~0.1mm,毫米,轴承内、外圈上没有吊装卡固点,件与件之间的配合紧密,也无法利用普通吊具拆卸,故只能采用手工分件取出的拆卸方式。分件拆卸时须使零部件之间产生足够入手的缝隙,为此必须在组件中撬出入手缝隙,撬缝时极易损伤轴承零部件,同时由于改变了零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给轴承磨损情况的检查及运行规律的掌握带来了不利影响。此后的分件放入时易出现挤手碰手现象并导致润滑脂污染和涂脂不均,给滚动轴承的运行埋下隐患。另,分件拆卸方式还具有操作费事、费时,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等显著的弊端。综上,必需研制开发适用的拆卸器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轴承拆卸器具,以解决轴承座中轴承拆卸难的问题。本技术所称问题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轴承拆卸器具,独特之处在于,构成中设有吊杆1、吊杆1下端的托板2、托板2两端的卡板3、吊杆1上端的压板4及吊环5,两卡板3的一端与托板2可拆卸连接。上述轴承拆卸器具,所述卡板3的一端通过螺钉6与托板2可拆卸连接,卡板3上的螺钉孔7为长圆形孔。上述轴承拆卸器具,所述吊环5带有螺母10,并通过螺母10旋压在吊杆1上端的压板4上。上述轴承拆卸器具,所述卡板3另一端的板面上增设有竖直的限位板8。上述拆卸器具,所述限位板8为竖直的弧形限位板。为便于插入,上述轴承拆卸器具,所述卡板3另一端的板面宽度h小于可拆卸连接端的板面宽度H。本技术提供的卡板伸缩式拆卸吊具可通过卡板与托板的可拆卸连接变换卡板的伸缩位置,使其先以回缩状态通过轴承内圈孔、进入卡固部位,然后向外扩张插入卡固部位,插入后通过吊环及压板实现与轴承组件的整体连接固定,从而将轴承组件由轴承座内整体吊装出来。本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轴承座中轴承组件拆卸难的问题,摒弃了落后的手工分件拆卸作业方式,大大降低了拆卸劳动强度及耗时,避免了分件拆卸时损伤轴承零部件、改变零部件相对位置及挤、碰手事故等弊病,有利于保证轴承的装配质量,可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所在辊轴及生产设施的生产效率,同时还具有结构简便,易于加工制作,使用操作方便等显著特性,适宜作为大型轴承座中的轴承,尤其是冶金连轧机组中工作辊轴承座中轴承的拆卸器具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附图中零部件标号分别为1-吊杆、2-托板、3-卡板、4--压板、5-吊环、6-螺钉、7-长圆形孔、8-限位板、9.10-螺母。具体实施方式参阅附图。图示实施中,吊杆1下端的托板2通过螺母10固定在吊杆1的螺纹下端头上,托板2为矩形板,两卡板3分别通过螺钉6与矩形托板2的两端可拆卸连接。为方便调节两卡板3的伸缩位置,卡板3上穿越螺钉6的螺钉孔7为长圆形孔。圈状吊环5直接固定在螺母9上,将压板4连同吊环5一并固定在吊杆1的上螺纹端头上。仍参阅附图。卡板3另一端即外端板面上增设的竖直限位板8用于卡板3的径向外伸定位,由于其位于轴承内圈孔中,故采用与轴承内圈孔匹配的弧形。仍参阅附图。卡板3外端的板面宽度h小于可拆卸连接端的板面宽度H时有利于增加插入深度。仍参阅附图。轴承座中的轴承内外圈与轴承座内的轴向台肩之间通常都留有一定宽度的环形空间,本技术充分考虑并利用了该环形空间,以该环形空间为卡固位置。本使用新型使用方法为卸下吊环5及压板4,松开螺钉6,使两卡板3向内回缩至最小直径,将回缩的卡板3连同托板2经轴承内进入环形空间位置处,使两卡板3向外移动插入环形空间内,两卡板3上的竖直弧形限位板8与轴承内圈孔相接触时表示插入到位,此时拧紧螺钉6,固定住两卡板3的外伸插入位置,然后放上压板2,使压板2自然横担在轴承外端面上,通过螺母9旋拧上吊环5并压紧压板4,使吊环5与天车吊钩相连接,便可将轴承整体由轴承座中起吊出来并移送到指定位置。权利要求1.一种轴承拆卸器具,其特征在于,构成中设有吊杆、吊杆下端的托板、托板两端的卡板、吊杆上端的压板及吊环,两卡板的一端与托板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拆卸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的一端通过螺钉与托板可拆卸连接,卡板上的螺钉孔为长圆形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拆卸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环带有螺母,并通过螺母旋压在吊杆上端的压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拆卸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另一端的板面上增设有竖直的限位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拆卸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为竖直的弧形限位板。专利摘要一种轴承拆卸器具,属机械维修器具
,用于解决轴承拆卸难的问题,构成中有吊杆、吊杆下端的托板、托板两端的卡板、吊杆上端的压板及吊环,两卡板的一端与托板可拆卸连接,可通过卡板与托板的可拆卸连接变换卡板的伸缩位置,使其以回缩状进入轴承座中卡固部位后再扩张插入卡固部位,将轴承组件由轴承座内整体吊装出来,解决轴承拆卸难的问题,摒弃了落后的手工拆卸方式,降低了劳动强度及耗时,同时还具有结构简便,易于加工制作,使用操作方便等显著特性,适宜作为大型轴承座中的轴承,尤其是冶金连轧机组中工作辊轴承座中轴承的拆卸器具使用。文档编号B25B27/02GK2925769SQ20062002658公开日2007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3日专利技术者薛绍忠 申请人:唐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承拆卸器具,其特征在于,构成中设有吊杆[1]、吊杆[1]下端的托板[2]、托板[2]两端的卡板[3]、吊杆[1]上端的压板[4]及吊环[5],两卡板[3]的一端与托板[2]可拆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绍忠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