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拆卸的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22739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1 0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易拆卸的轴承,包括轴承内圈、轴承外圈、滚珠、涨紧密封圈、上保持圈、下保持圈,所述轴承内圈安装在轴承内圈内,所述轴承内圈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涨紧卡槽,所述轴承外圈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二涨紧卡槽,所述滚珠数量有若干,所述滚珠的形状为椭圆形,所述滚珠均匀环绕设置在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之间,所述上保持圈和下保持圈安装在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之间,所述涨紧密封圈安装在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轴承轻易的从轴套和轴之间的小空间内取出,在开阔的空间下快速容易的拆卸下磨损的轴承,适用于大中型机械的轴承拆卸更换维护,有效提高了维护的效率,保证了生产的有序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轴承的
,特别是一种易拆卸的轴承

技术介绍
轴承是常用于轴传动结构当中一个常见的部件,轴承在轴传动的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是防止传动轴在使用的过程中与结构当中的端面发生摩擦,降低传动轴在使用过程中所受到的摩擦阻力,保证传动轴的使用寿命以及传输效率。通常的轴承是通过将传动轴与轴承的内圈连接,而在内圈和外圈之间放置若干滚珠和保持架,通过传动轴带动内圈进行转动,而外圈保持不动,通过轴承内圈的转动而使得滚珠和保持架一通运动,相同情况下的滚动摩擦与滑动摩擦相比,摩擦力较小。从而起到了减少摩擦的作用。而轴承运行时,滚珠与轴承的内圈和外圈之间一直有滚动摩擦力的作用,虽然摩擦力较小,但是轴承的运作时间较长,轴承内的部件容易磨损。磨损的轴承需要从机械上拆卸下来进行更换。由于轴承大都安装在轴套和轴之间,拆卸时很难找到受力点,拆卸不便。而且现有轴承大都为一体封装结构,只能选择完整拆出,在操作空间不足的情况下拆卸极为费时费力,导致了生产的效益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易拆卸的轴承,能够使轴承轻易的从轴套和轴之间的小空间内取出,在开阔的空间下快速容易的拆卸下磨损的轴承,适用于大中型机械的轴承拆卸更换维护,有效提高了维护的效率,保证了生产的有序正常进行。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易拆卸的轴承,包括轴承内圈、轴承外圈、滚珠、涨紧密封圈、上保持圈、下保持圈,所述轴承内圈安装在轴承内圈内,所述轴承内圈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涨紧卡槽,所述轴承外圈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二涨紧卡槽,所述滚珠数量有若干,所述滚珠的形状为椭圆形,所述滚珠均匀环绕设置在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之间,所述上保持圈和下保持圈安装在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之间,所述涨紧密封圈安装在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之间。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涨紧卡槽的数量有两个,所述第一涨紧卡槽设置在轴承内圈的侧面两端,所述第二涨紧卡槽与第一涨紧卡槽的位置呈左右一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二涨紧卡槽与第一涨紧卡槽的宽度和凹槽深度均相同。作为优选,所述上保持圈和下保持圈的形状大小均相同,所述上保持圈的下部设置有滚珠凹槽,所述上保持圈安装在上端的第二涨紧卡槽与第一涨紧卡槽内,所述下保持圈安装在下端的第二涨紧卡槽与第一涨紧卡槽内。作为优选,所述涨紧密封圈安装在第二涨紧卡槽与第一涨紧卡槽内,所述涨紧密封圈安装在上保持圈和下保持圈外侧,所述轴承内圈的外侧壁为光滑直面,所述轴承外圈的内侧壁为光滑直面。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涨紧槽的宽度是凹槽深度的两倍,所述涨紧密封圈的厚度是上保持圈厚度的四倍,所述涨紧密封圈和上保持圈的总厚度与第一涨紧卡槽的宽度相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将轴承内圈、轴承外圈、滚珠、涨紧密封圈、上保持圈、下保持圈、第二涨紧卡槽、第一涨紧卡槽结合在一起,经过实验优化,上保持圈和下保持圈组合起到了保持架的作用,同时便于拆卸,弹性涨紧密封圈取出后,第一涨紧卡槽的富余宽度可以方便的取出上保持圈和下保持圈,然后可以将椭圆形滚珠倒出,轴承外圈与轴承内圈自然分离开来,最后可以带着轴承外圈与轴承内圈到开阔地带进行拆卸。本技术能够使轴承轻易的从轴套和轴之间的小空间内取出,在开阔的空间下快速容易的拆卸下磨损的轴承,适用于大中型机械的轴承拆卸更换维护,有效提高了维护的效率,保证了生产的有序正常进行。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易拆卸的轴承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易拆卸的轴承的主视剖面图。图中:1-轴承内圈、2-滚珠、3-涨紧密封圈、4-上保持圈、5-下保持圈、6-第一涨紧卡槽、7-第二涨紧卡槽、8-滚珠凹槽、9-轴承外圈。【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一种易拆卸的轴承,包括轴承内圈1、轴承外圈9、滚珠2、涨紧密封圈3、上保持圈4、下保持圈5,所述轴承内圈1安装在轴承内圈1内,所述轴承内圈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涨紧卡槽6,所述轴承外圈9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二涨紧卡槽7,所述滚珠2数量有若干,所述滚珠2的形状为椭圆形,所述滚珠2均匀环绕设置在轴承内圈1和轴承外圈9之间,所述上保持圈4和下保持圈5安装在轴承内圈1和轴承外圈9之间,所述涨紧密封圈3安装在轴承内圈1和轴承外圈9之间,所述第一涨紧卡槽6的数量有两个,所述第一涨紧卡槽6设置在轴承内圈1的侧面两端,所述第二涨紧卡槽7与第一涨紧卡槽6的位置呈左右一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二涨紧卡槽7与第一涨紧卡槽6的宽度和凹槽深度均相同,所述上保持圈4和下保持圈5的形状大小均相同,所述上保持圈4的下部设置有滚珠凹槽8,所述上保持圈4安装在上端的第二涨紧卡槽7与第一涨紧卡槽6内,所述下保持圈5安装在下端的第二涨紧卡槽7与第一涨紧卡槽6内,所述涨紧密封圈3安装在第二涨紧卡槽7与第一涨紧卡槽6内,所述涨紧密封圈3安装在上保持圈4和下保持圈5外侧,所述轴承内圈1的外侧壁为光滑直面,所述轴承外圈9的内侧壁为光滑直面,所述第一涨紧卡槽6的宽度是凹槽深度的两倍,所述涨紧密封圈3的厚度是上保持圈4厚度的四倍,所述涨紧密封圈3和上保持圈4的总厚度与第一涨紧卡槽6的宽度相同。本技术工作过程:本技术通过将轴承内圈1、轴承外圈9、滚珠2、涨紧密封圈3、上保持圈4、下保持圈5、第二涨紧卡槽7、第一涨紧卡槽6结合在一起,经过实验优化,上保持圈4和下保持圈5组合起到了保持架的作用,同时便于拆卸,弹性涨紧密封圈3取出后,第一涨紧卡槽6的富余宽度可以方便的取出上保持圈4和下保持圈5,然后可以将椭圆形滚珠2倒出,轴承外圈9与轴承内圈1自然分离开来,最后可以带着轴承外圈9与轴承内圈1到开阔地带进行拆卸。本实用新型能够使轴承轻易的从轴套和轴之间的小空间内取出,在开阔的空间下快速容易的拆卸下磨损的轴承,适用于大中型机械的轴承拆卸更换维护,有效提高了维护的效率,保证了生产的有序正常进行。上述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技术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易拆卸的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内圈(1)、轴承外圈(9)、滚珠(2)、涨紧密封圈(3)、上保持圈(4)、下保持圈(5),所述轴承内圈(1)安装在轴承内圈(1)内,所述轴承内圈(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涨紧卡槽(6),所述轴承外圈(9)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二涨紧卡槽(7),所述滚珠(2)数量有若干,所述滚珠(2)的形状为椭圆形,所述滚珠(2)均匀环绕设置在轴承内圈(1)和轴承外圈(9)之间,所述上保持圈(4)和下保持圈(5)安装在轴承内圈(1)和轴承外圈(9)之间,所述涨紧密封圈(3)安装在轴承内圈(1)和轴承外圈(9)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拆卸的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内圈(1)、轴承外圈(9)、滚珠
(2)、涨紧密封圈(3)、上保持圈(4)、下保持圈(5),所述轴承内圈(1)
安装在轴承内圈(1)内,所述轴承内圈(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涨紧卡
槽(6),所述轴承外圈(9)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二涨紧卡槽(7),所述滚珠(2)
数量有若干,所述滚珠(2)的形状为椭圆形,所述滚珠(2)均匀环绕设置
在轴承内圈(1)和轴承外圈(9)之间,所述上保持圈(4)和下保持圈(5)
安装在轴承内圈(1)和轴承外圈(9)之间,所述涨紧密封圈(3)安装在轴
承内圈(1)和轴承外圈(9)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拆卸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涨紧卡槽(6)
的数量有两个,所述第一涨紧卡槽(6)设置在轴承内圈(1)的侧面两端,
所述第二涨紧卡槽(7)与第一涨紧卡槽(6)的位置呈左右一一对应关系,
所述第二涨紧卡槽(7)与第一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金法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金涛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