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自动炒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84291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茶叶自动炒制机,所述茶叶自动炒制机中的机械系统包括机架、自动进料装置、主轴、炒板、炒锅、电加热器和出料口;动力系统包括主轴电机和下压电机,主轴电机通过动力传递装置驱动主轴旋转,下压电机通过动力传递装置上下调整炒锅位置;控制系统包括操作面板、温度控制装置和主控制器。操作面板通过控制电路与主控制器连接,主控制器通过控制电路分别与主轴电机、下压电机、进料斗、电加热器、出料口和温度控制装置连接,温度控制装置与炒锅或者电加热器连接。主控制器采用采用AVR微机控制器,控制系统还包括用于控制主轴电机的变频调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降低能耗,而且精确模拟制茶工艺,确保茶叶质量的一致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茶叶加工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茶叶自动炒制机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茶叶需求量的增加和劳动力成本的提高,茶叶加工业推出了多款茶叶自动炒制机。在茶叶的加工过程中,现有的茶叶自动炒制机能自动完成进料、杀青、理条、压扁、成形、炒干和出料等工序。相对于手工操作的茶叶炒制机来说,现有的茶叶自动炒制机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劳动力成本。然而,现有的茶叶自动炒制机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现有的茶叶自动炒制机采用皮带轮,链条或者减速机来实现主轴电机的减速,在整个炒制茶叶的过程中,其主轴电机几乎一直处于满负荷工作状态,因而无谓地消耗了大量的电能,增加了用户的生产成本。2. 由于51系列单片机或者PLC所存贮的数据不超过16组,故现有的茶叶自动炒制机难以模拟熟练工的整个炒制过程,且缺少反馈过程,尤其是不能针对茶叶形态的变化确定合理的炒制参数,如温度、压力等,因而难以保证每次所炒制茶叶的质量一致性。3.现有的茶叶自动炒制机中的温度控制装置大多采用电热板通过接触器控制整个炒锅的温度,这种通过简单的接触器来控制温度的方式不仅耗电量大,而且温度波动也特别大,既不利于节省电能,也不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茶叶自动炒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系统、动力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机械系统包括机架(1)、进料斗(30)、主轴(5)、炒板(24)、炒锅(2)、电加热器和出料板(17);进料斗(30)设置在机架(1)的顶部,主轴(5)和炒板(24)设置于炒锅(2)的内部,炒板(24)通过连杆(3)与主轴(5)连接,电加热器设置于炒锅(2)的底部,出料板(17)设置在炒锅(2)的一侧;?动力系统包括主轴电机(6)和下压电机(40),主轴电机(6)驱动主轴(5)旋转,主轴(5)带动炒板(24)运动,下压电机(40)驱动炒锅(2)上下移动;?控制系统包括操作面板(49)、温度控制装置和主控制器,操作面板(4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炜波周宓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创聿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