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半导体封装
技术介绍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硅通孔互联技术成为半导体封装的常用方法。硅通孔互联技术通常包含硅通孔制作、PECVD (等离子增强气相沉积)技术成形绝缘层以及金属填充,该技术极大地增加了半导体封装的灵活性。硅通孔互联技术也已经应用于硅基转接板的封装,硅通孔形成过程主要采用“B0SCH”刻蚀方法,即交替使用刻蚀及钝化工艺,“B0SCH”刻蚀方法最终会在孔壁上留下高低起伏的纹路(scallop),即孔壁波纹,如图1所示,“B0SCH”的交替刻蚀方法不仅速度慢,而且孔壁波纹造成后续所用PECVD (等离子增强气相沉积)形成的绝缘层覆盖不完整。同时,在硅基转接板的封装过程中,常用CMP (化学机械抛光)工艺进行表面整平及通孔内金属的底端暴露,在此抛光过程中,往往造成金属或金属离子迁移,使器件产生漏电,导致产品失效。以上因素,导致了现有的硅基转接板的封装技术成本高、产品成品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封装结构简单、封装成本低、产品成品率高的硅基转接板的封装方法。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步骤: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硅基转接板的封装方法,包括步骤:提供硅基载体(1),在硅基载体(1)的正面设置包封区域(2);采用激光开孔的方式在所述包封区域(2)内开设若干个竖孔(21);?采用化学镀或者电镀方式在竖孔(21)内填充导电介质,便于分别设置于硅基载体(1)正面、背面的正面布线金属层(41)、背面布线金属层(42)对应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基转接板的封装方法,包括步骤: 提供硅基载体(1),在硅基载体(I)的正面设置包封区域(2); 采用激光开孔的方式在所述包封区域(2)内开设若干个竖孔(21); 采用化学镀或者电镀方式在竖孔(21)内填充导电介质,便于分别设置于硅基载体(I)正面、背面的正面布线金属层(41)、背面布线金属层(42)对应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硅基载体(I)的正面设置包封区域(2)之前,还包括步骤: 在所述硅基载体(I)的表面进行布线,形成阵列排布的半导体工艺与布线区域(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封区域(2)设置在相邻半导体工艺与布线区域(11)之间形成的沟槽(12)内,所述沟槽(12)用机械切割或刻蚀的方法形成,所述包封区域(2)通过 晶圆包封或印刷的方法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硅基载体(I)的正面设置正面再布线金属层(41)之前,还包括步骤: 所述硅基载体(I)与包封区域(2)的正面涂布正面绝缘层(31),并形成正面绝缘层开口(311),所述正面再布线金属层(41)成形于正面绝缘层(31)上,所述竖孔(21)内的导电介质通过正面绝缘层开口(311)延伸至正面布线金属层(4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再布线金属层(41)表面涂布正面保护层(51),并形成若干个正面保护层开口(511),露出正面再布线金属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黎,赖志明,陈栋,陈锦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长电先进封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